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光伏产业加速迈入“安全+绿色”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6月10日,由中坚材料主办的「安全绿色技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会上,备受瞩目的“双梁型合金钢边框”重磅发布,成为应对极端气候、提升组件安全的创新解决方案。来自央国企、EPC、组件龙头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光伏行业在“硬科技”驱动下的未来发展路径。
安全为先,双梁型合金钢边框重磅亮相
随着极端气候频发,电站安全事故日趋严峻。在组件持续大型化、薄片化趋势下,光伏系统的机械强度亟需突破,行业迫切需要更高安全等级的载荷标准。
中坚材料技术经理邓如华围绕行业面临的气候挑战及结构瓶颈,系统介绍了公司最新研发成果——双梁型合金钢边框。该产品基于三代技术迭代,采用高强度锌铝镁合金钢,大幅提升耐腐蚀与结构强度。其A面“龙出头”结构有效防积灰,B面承载梁具备强承载与缓冲功能,C面加强梁则优化双面率并增强抗撕裂能力。
该边框外观与传统铝框高度一致,兼容现有组件生产及安装工艺,具备优良适配性与替代性。正面极限载荷高达10000Pa,可抵御17级台风,碳排放较铝框降低61.8%,实现绿色与安全的双重提升。目前,产品已通过IEC63556等多项极端环境测试,特别适用于"沙戈荒"、高风雪、强冰雹等严苛应用场景。
御风组件多地实证,零损失表现引关注
中来股份副总裁、应用BU总经理邱国辉介绍,采用“单玻+透明背板+双梁型合金钢边框”设计的“御风组件”已在全国19省成功应用,总装机量达168MWp,历经强台风、冰雹、大雪等多轮极端天气,仅1户组件出现外力损坏,其余全部完好,充分彰显了“御风组件”的高安全和高可靠,也引起了广大电站投资者的高度关注。邱国辉先生还指出,双梁型合金钢边框的防积灰设计,可以提高御风组件的发电效率,进一步为电站投资者增加发电收益。
中来光电研发技术总监安超博士指出,钢边框以其优越的强度性能(正面载荷8100Pa,背面3200Pa)和良好兼容性,已在中来多个项目中验证可靠性,累计发货及订单接近400MW。钢边框正成为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关键路径。
技术与保险双轮驱动,夯实绿色根基
宝钢中央研究院刘洁博士介绍,BaoXM®锌铝镁镀层钢板在光伏边框中的绿色应用,既提升耐蚀性,也有助于应对碳关税。该材料成形性佳,切口具自愈合能力,广泛适用于沿海及极端气候区。宝钢提供多规格高镀层产品,并承诺耐腐蚀年限,保障长期稳定供货。
中国人保苏州分公司副总经理陆培剑指出,当前自然灾害在光伏电站风险中占比已超六成。他高度评价钢边框组件的抗风险能力,并表示将推动保险由“事后赔付”向“风险减量+资本协同”转型,助力行业稳健发展。苏州人保依托服务隆基等头部企业的经验,为行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风险保障。
战略签约,推动合作再升级
中坚材料现场与中电建贵阳院、中电建四川院达成战略合作,并与赛福天新能源签署宁夏石嘴山500MW钢边框项目协议,彰显客户对中坚产品与技术路线的高度认可。
贵阳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海超表示,高海拔、高风压等复杂环境对结构材料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中坚双梁型钢边框的技术突破,为贵阳院提供更高效、可靠的结构解决方案,此次战略合作将开启双方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回归本质,开启“硬卷”时代
研讨会最后,中来集团创始人林建伟发表致辞,光伏行业虽处高速发展阶段,但正经历内卷焦虑,降本与产能竞争加剧。然而,未来行业竞争的核心,将不再是单纯的规模扩张,而是要回归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开启“硬卷”时代。
他以中坚钢边框为例,讲述了7年研发、三代迭代的创新历程:自2018年立项,2024年实现百兆瓦级应用,2025年将迈入吉瓦级推广。林建伟强调,中坚钢边框核心创新在于“双梁”,通过开创“双梁”结构设计与工艺优化,成功突破铝边框易形变等痛点,兼具高安全性与成本优势。预计5年内,该技术有望成为主流解决方案,显著提升组件质量与可靠性。
他呼吁行业凝聚共识,以专业、技术和生态协同为支撑,共同构建更安全、更绿色、更高质量的光伏生态体系。
光伏产业前景广阔,组件功率与规模仍在持续提升。打造更可靠、安全、绿色的系统方案,已成为行业共同课题。中坚材料将持续以硬核科技引领钢边框新时代,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未来已来,携手同行,共创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