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核材(SZ002130)$ 华为Atlas 950 SuperPoD:UB Mesh架构 利空光纤光模块,利好DAC铜缆——铜进光退首次明确证实?
一不小心找到了一些有点意思的东西... 上周华为发布会,原文是:
Atlas 950 SuperPoD,是面向超大型AI计算任务的最佳选择,从基础器件、协议算法到光电技术,实现系统级创新突破。通过正交架构,Atlas 950实现零线缆电互联,采用液冷接头浮动盲插设计做到零漏液,其独创的材料和工艺让光模块液冷可靠性提升一倍。其创新的UB-Mesh递归直连拓扑网络架构,支持单板内、单板间和机架间的NPU全互联,以64卡为步长按需扩展,最大可实现8192卡无收敛全互联。这个东西有点意思,根据华为自己的说法,“Atlas 950超节点,至少在未来多年都将保持是全球最强算力的超节点,并且在各项主要能力上都远超业界主要产品。其中,相比英伟达同样将在明年下半年上市的NVL144,Atlas 950超节点卡的规模是其56.8倍,总算力是其6.7倍,内存容量是其15倍,达到1152TB;互联带宽是其62倍,达到16.3PB/s。即使是与英伟达计划2027年上市的 NVL576相比,Atlas 950超节点在各方面依然是领先的。”
那这里的关键,UB-Mesh架构是什么呢?我也是找到了华为发在arvix上的论文,其中详细讲了UB(Unified Bus)—— UB-Mesh 采用分层本地化的 nD-FullMesh 网络拓扑,充分利用 LLM 训练的数据局部性,优先选择短距离直接互连,以减少数据移动距离和交换机使用量。
而一个详细的表格给出了对于各种物理介质的使用量。1D/2D 短距离(≤10 米):无源电气电缆(∼1 米):占比86.7%,用于板内 / 机架内 NPU 的直接互连(如 1D-FullMesh、2D-FullMesh)。有源电气电缆(∼10 米):占比7.2%,用于机架间短距离互连(如 3D 维度)。长距离(≥10² 米):光纤仅用于 4D 及以上维度(如跨楼层 / 建筑),占比合计6%(α 维度 4.8% + βγ 等维度 1.2%)。
UB 总线摒弃传统混合互连,全部采用电气电缆作为主要物理介质,通过统一总线协议实现 NPU、CPU、交换机(LRS/HRS)等组件的互连。这种设计减少了光模块依赖,93% 的光模块需求被削减。
介质选择的设计目标是降低成本:电气电缆(尤其是无源电缆)成本远低于光纤和高基数交换机。提升可靠性:电气连接的 MTBF(平均故障间隔)显著高于光纤(UB-Mesh 集群 MTBF 达 98.5 小时,Clos 架构仅 13.8 小时,段落)。支持灵活带宽分配:通过电气链路的 IO 控制器(如 NPU 的 x72 UB lanes),动态调整短 / 长距离带宽。
好了,我讲的就是这些,你们自己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我的观点就是,看多$华丰科技(SH688629)$ $沃尔核材(SZ00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