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分析一下贝克微

用户头像
万物不及大帅
 · 中国香港  

最近在看贝克微,主要是想了解下芯片版块,结合自己理解,在AI帮助下,简单分析一下:

(备注:当前股价55.0,市值34.68亿)

== ==

近日,贝克微发布了 2025 年中期财报。相比 2024 年同期,营收增速明显放缓:2025 上半年营收约 297,701 千元,同比仅增长 2.45%。市场对这一现象的解读出现分歧:究竟是下游需求不足,还是公司产能受限?本文将基于财报数据及行业逻辑进行多维度分析。

一、营收增速放缓的事实

营收增速明显放缓,但毛利率略有上升,说明公司盈利能力并未下降。

二、库存与预付款变化

分析:

1.原材料大幅增加,制成品略有下降 → 公司上半年主动备料,生产仍在进行,未完全堆积成制成品。

2.预付款大幅增加 → 用于供应商结算和项目投资,保障未来产能。

3.制成品下降而非增加 → 反驳了下游需求不足的逻辑,如果订单减少,制成品库存应堆积。

三、销售与现金流分析

解读:

1.销售仍在进行,应收账款账龄合理,无大规模滞销或坏账风险

2.现金基本持平,资金主要用于预付款和项目投资

3.贷款略增,用于采购原材料和项目投资

四、下游需求不足假设验证

如果营收放缓因下游需求不足,则预期出现:

1.制成品库存大幅增加

2.毛利率下降(可能降价促销)

3.应收账款账龄恶化

财报显示:

1.制成品库存下降

2.毛利率略上升

3.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合理

结论:下游需求不足并非主要原因。

五、供给端节奏与产能投入

财报显示:

1.原材料与预付款大幅上升 → 主动备料和支付项目投资押金

2.制成品消耗正常、销售仍进行 → 生产仍在进行,并非因需求不足停产

3.毛利率维持 → 未通过降价促销推动销售

结论:营收增速放缓更像是 公司供给端节奏的时点效应,即大量投入尚未完全转化为当期销售。

六、公司长期逻辑

贝克微聚焦 高端工业级模拟 IC 图案晶圆,属于中间态产品。

1.整个行业是复苏增长的:应用场景多+国产替代加速

2.公司sku数量增加很快,这个行业本身每个sku贡献营收占比很小,目前来看业绩上限的核心是sku数量的增加,公司的技术能力确保了业绩上限很高

3.公司所卖产品毛利率高50%+,有核心竞争力,价格不卷

4.公司存货预付款不断增加,应对不断的需求增长(合约负债不重要,图案晶圆一般都是现需现买,不像别的要提前付款预定)

七、估值与筹码逻辑

1.芯片行业大、市值小,公司港股估值低于同行

2.港股流通股份少,未流通股份有在国内科创板上市的可能 → 潜在估值提升动力

3.高位回调约 20%,筹码交换完成,市场关注点清晰

八、短期利好驱动

1.公司此前配股募集资金,用于解决上游产能问题

2.资金尚未完全使用,一旦合理投入产能提升 → 供应链韧性增强 → 股价可能直接受益

九、风险提示

1.营收影响:关税影响 + 分销渠道调整(增加直销)

2.下半年业绩压制因素:晶圆厂产能限制

3.SKU 增长带来的长尾风险:好的 SKU 先完成,新增 SKU 不一定带来更高营收,可能增加库存与成本

== ==

以上是个人跟踪和思考,结论可能十分错误。据此投资,盈亏自负

$贝克微(0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