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SZ002074)$ 基于公开信息,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在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没有直接公开宣布与特定的“上市公司”有明确的股权投资或排他性技术合作关系。
但从产业关联性和媒体报道中提及的固态电池产业链来看,以下公司被认为是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且其业务与张强团队的研究方向有潜在的关联:
潜在关联较大的上市公司分析
虽然张强教授团队的成果是基础性技术突破,但其目标是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实用化固态锂电池,特别是采用了富锂锰基正极和含氟聚醚电解质体系。这使得产业链中专注于固态电池材料和整包技术的公司成为潜在关联对象。
1. 电池材料供应商(直接受益于新材料需求)
张强团队开发的是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并匹配了高电压富锂锰基正极。因此,涉及这些材料供应的公司可能关联较大:
* 雪天盐业(美特新材料平台): 有报道指出,雪天盐业通过其美特新材料平台成功切入高电压正极材料赛道,并实现吨级产品供货,其产品(高电压正极材料)与张强团队使用的富锂锰基正极技术路线相呼应,被认为是产学研协同发力的例子。
* 中伟股份: 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与境内外固态电池头部客户均有业务合作,并有固态电池材料出货。作为锂电池正极前驱体龙头,其产品升级方向与固态电池材料息息相关。
* 天奈科技: 该公司主要提供**碳纳米管(CNT)**导电浆料,在固态电池领域CNT的供货量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CNT是改善电极材料导电性能的关键材料,因此与固态电池厂商有深度合作。
2. 固态电池/锂电池头部厂商(终端应用方)
张强团队的最终成果是能量密度达到 604 \text{ Wh/kg} 的聚合物软包全电池。拥有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布局的头部电池企业是最大的技术需求方:
* 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卫蓝新能源(非上市公司,但与蔚来有合作)等公司,都在积极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是清华大学这类科研成果潜在的技术受让方或合作方。
总结来说:
目前直接关联报道最具体的是雪天盐业,媒体将其高电压正极材料的量产进展视为与张强团队电解质突破的**“有效互补”。但从整个产业链来看,所有在固态电解质**、高电压正极材料以及固态电池整包方面有布局的上市公司(如上述提及的中伟股份、天奈科技等,以及电池巨头)都与此项突破有潜在关联。
如果您关注的是二级市场投资,建议以官方公告和正式合作协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