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洲国际(02313)$ $晶苑国际(02232)$ $华利集团(SZ300979)$
1)公司的核心壁垒跟福耀很像=抓住机会上量+极高的规模效应+垂直一体化+精细化管理
2)比福耀好的地方:外资客户的关系,这点的重要性可能被低估了?比如TTI抱住Homedepot的威力是极其巨大的
3)比福耀差的地方:没有安全件的属性,更容易被更换
4)有意思的地方1:这个行业每个公司过得都不错,说明分层很细,各做各的
5)有意思的地方2:跟福耀很像,单厂区新产能=下游客户需求的5%,小公司根本不敢,因为要忍受漫长的爬产周期(亏损周期)。所以只要别人不上量,这个飞轮就跑不起来
6)产业链价值分析,客户是谁很重要:为什么联想很难2-3%的npm,但是申洲有20
2.收益率review:赚的什么钱
图:申洲国际收益率复盘比较
以2009-2020为例
Rev:2.8x,CAGR 12.9%
GPM:31.7%到31.2%,微降
NPM:20.5%到22.1%,上升1.6pcts,思考:这你受得了吗!核心是一直放量+格局好
EPS:3x
PE-TTM(TTM似乎更好):4x
总涨幅:20x,对应符合收益率31.5%,这是考虑分红再投资的版本。如果不考虑,则是3x*4x-1=11x,对应符合收益率24%
这里要注意,如果选在极低点2018年买,这是一个百倍股。总收益率156x,复合收益率52.4%,其中EPS贡献6x,估值贡献10x,剩的是分红再投资。
That’s why 不要浪费任何一个危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rebalancing,去选择潜力更大、更具有性价比的公司。
ROE:从32.2%到18.7%,核心是周转率减半
3.Storyline:
1)一体化壁垒
2)国际产能
3)持续抢占份额
4.M1:TAM。根据AI整理的IMS数据,2010年TAM 120e美元,2024年TAM 700e美元,5x增长
申洲主要赛道:全球针织服装 OEM/ODM。采用 Frost & Sullivan+Euromonitor 数据。
• 2008 年:约 1 万亿人民币(全球针织服装制造产值,下同)
• 2020 年:约 1.65 万亿人民币,CAGR ≈ 4.3%,申洲有8pcts的超额,主要是市占率提升带来的
其中中国(含出口)由 4700 亿增至 6800 亿,越南由 220 亿增至 880 亿。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Global Knitted Garment Manufacturing Report 2021》
Euromonitor “Apparel Manufacturing, 2020 edition”
中国海关出口数据 & 越南纺织协会 (VITAS)
图:全球运动鞋服市场TAM
5. M2:Market Share,2010年5-10%左右到2024年20-30%,2-3x增长,正好对应8%的超额来源
图:海康、大华市占率变化,source:国盛证券
天花板 ①:品牌反集中策略
• adidas、UNIQLO 明确规定单一代工厂针织占比不超 30 %,Nike 亦要求“单园区不超 20 %”。 • 申洲要想继续提比重,只能:
1.开辟 新区域园区(印尼、柬埔寨、墨西哥);
2.在细分品类(如飞织服装)拿更高 share,而总体占比仍受限。
天花板 ②:价格与账期边际效益递减
• 目前申洲给 Nike 等客户的议价优势已在业内领跑,再降价空间有限; • 若想以“成本换份额”,利润率会直接受压,管理层倾向保持 >28 % 毛利红线。
五大客户的其他“心头好”——主流竞争代工厂速览
6. M3:Margin。申洲最牛的是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利润端不降反升。充分证明了这是多么好的一个赛道。
GPM:31.7%到31.2%,微降
NPM:20.5%到22.1%,上升1.6pcts,思考:这你受得了吗!核心是一直放量+格局好
7. M4:商业模式
巴菲特的护城河,竞争优势及护城河的久期
公司的竞争策略是什么
竞争格局/竞争优势:公司是如何和竞争对手竞争的,竞争对手是如何跟公司竞争的。为什么形成了现在的结果?比如鲁泰,明明16年看着不错,为啥最后成这样了。
有些人的命运是一出生就决定了,记得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一个公司之前是做运动鞋的,现在要扩品类做服饰,问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会如何变化?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其思考方式,其实支持常识罢了,鞋的毛利率比服饰高
1)「经验曲线 + 内生沉没成本」形成动态进入障碍
Sutton(1991)提出:当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地位而持续投 内生性沉没成本(Endogenous Sunk Cost) 时,行业集中度将随规模扩大而提高。
运动针织 OEM 的 ESC 包含:
持续技改(连体编织机、自动吊挂)
染整节能改造(热电联供、RO 反渗透)
ESG 审计 & 碳排投资(CDP、Science Based Targets)
老玩家每年把 3–4% 收入再砸回设备与合规,新玩家若想匹配 一次性就得补齐十余年的累计投入,资金墙陡增。
2)规模不经济的“陷阱窗口”
头部品牌给新厂的首单通常 ≤100 万件/年。
功能针织“一园区流”的最低经济规模 ≈ 年产 3–5 千万件。
意味着一开始就必须靠 多品牌 + 中低端订单 把产能填满;
‑ 但多品牌=多标准,多标准=更高品控与柔性难度 → 进一步抬升固定成本。
新进入者很难跨过“规模够大才赚钱 ↔ 没有规模品牌不给单”的鸡生蛋悖论。
3)供求格局:需求复合增长,供给受到“双限”
约束 细节
环境容量 “天花板” 中国沿海/越南工业区排污指标已饱和,新项目环评审批周期 >18 个月
能源 & 碳 欧盟 CBAM、Nike 2030 Scope 3 -55% 目标 → 品牌更愿意增量放给已有绿电/余热项目的老伙伴
人口红利坍缩 熟练技工不足,新厂培训成本飙升
因此即使毛利可观,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也 不鼓励再上同质化产能,行业扩张被外部政策钳制。
8. M5:管理团队
1)瑕疵:融资了2-3次,这一点很不喜欢
2)股东回报:但是坚持了长期的股东回报,这点加大分
3)最近的思考:买股票=买企业,所以你要买对你好的团队,因为你决定不了他对你好不好,都是纳米股东
9. 增长drivers&竞争策略
1)产能扩张
• 宁波北仑三期、四期;越南乂安、平阳;柬埔寨西哈努克。总年产能从 2.1 亿件提至 4.2 亿件。
2)产品升级
• 从基础圆筒 T 恤 → 功能性针织(Dri-FIT, HEATTECH, Climalite)→ 复合软壳/无缝压胶。ASP 2008-20 CAGR 5.6%。
3)客户加单&份额提升
• Nike 运动针织份额由 15%→35%(公司测算);优衣库全球供应商排名由 Top8→Top1。
4)区域多元化
• 越南&柬埔寨规避中美关税;内销 + 跨境电商反哺。
5)运营效率
• 自动裁剪机、吊挂系统推行后,人均产出翻倍;同时节约 8% 物耗。
6)人民币贬值
• 2014-2019 CNY/USD 贬值约 11%,出口结汇产生汇兑收益。
10. 几个结构:
客户结构变化趋势:
Nike:占比从 18% 提升至 26%,成为最重要客户。
优衣库:占比从 13% 提升至 19%,受益于优衣库全球扩张和功能性服装(如 HEATTECH)的需求。
客户集中度:前五大客户占比从 58% 提升至 68%,但客户结构稳定,风险可控。
11.公司面临哪些风险?
12. 研报投资逻辑总结:
十年未变
1. 垂直一体化运营及规模效应:将交货周期缩短至 50 天(急单 2 周),满足快反趋势,在客户端具备溢价能力,盈利能力更强,并基于规模优势带动成本进一步下降;
2. 机械化生产+研发创新:申洲重视研发(研发投入占营收 2%),拥有多项专利及领先的研发优势,能够为客户研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自动化生产及技改提升效率,去年人均创收同比增长 8%;
3. 环保及社会责任意识:在环保监管力度加强的背景下,小企业退出、行业集中度提升利好优质供应商,申洲作为行业龙头率先受益;员工管理出色,受伤率及流动率低,生产效率和订单完成的稳定性强;
4. 出色的企业管理能力:精准把握市场机遇,率先调整产品结构,并具备协调管理存在竞争关系客户(Adidas 与 Nike)的实力。
13.How the Mighty Fall?/公司未来可能在哪里摔倒?
21年之后为什么持续miss?为什么卖方普遍认为的一次性损失持续了2-3年?
1)疫情:供给侧受到影响,经常停工,但是工资等费用支出要照付
2)总需求
3)原材料成本
结合众多公司来看,总需求和原材料的短期变化,任何人都无法立刻传导。而因此带来的上车机会是千载难逢的
14.现金流分析:钱都用到哪去了,CAPEX周期
15.未来十年合理的利润是多少,最好/最差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IDK
16.DCF回测:如果当年看对了这个公司,也只是5折价格买入,但为什么能有这么高的回报呢?因为增长的持续性!!这才是价值投资复利的魅力!
17.跟踪这个公司的Key Metrics是什么?!每个行业怎么做生意的,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同一个行业内,客户是nike 还是 anta,他的要求也是千差万别的!
1)市场份额
2)Rev(市场需求)
3)交期 Lead Time,这个是有物理限制的,因为申洲是一体化工厂,运输时间大幅缩小。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物理约束。然后面对Rush Order的能力也不一样
4)人均效能
5)ESG
6)自研面料,优衣库基本都靠他来自研了
18.Remaining Questions:
1)客户是怎么想的?这点似乎非常非常重要,和客户的关系是不是更重要的能力?
2)谁能在申洲之后继续拿份额?
3)谁的份额被申洲拿走了?且通过价格战还拿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