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一些操作信息同步以及思考分享

用户头像
香山老张
 · 北京  

今年是自主创业的第一年,很多事情都很忙,辞去在大平台众星捧月的岗位,放弃看似光鲜的几百万年薪,是因为心中有更大的梦想,更多的理想需要去实现。我创业的方向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破产重整投资,难免与一堆上市公司实控人接洽,以及许多破产管理人的沟通,过程中掌握了太多的不对称信息,也承担着保密义务,所以渐渐减少了分享。

近期,工作的忙势也告一段落了,回顾一下二级市场的走势,跟大家汇报一下近期的一些操作以及几点思考:

一、几笔操作

其一,去年重仓的st傲农,二级市场已经达到预期,6元以上卖出,收益率达到了90%,持股周期10个月;参与财务投资的200万股成本为2.5元(上市公司公告里的财投价格1.7元/股,以及配合大股东解决关联占用的0.8元/股),该部分浮盈140%,扣除给基金管理人的20%后端分成后,浮盈依然超过100%,但暂时尚未解禁,解禁后会第一时间卖出。

其二,上半年低位挖掘的重组股st东晶,二级市场的收益已经达到预期,已经卖出,收益率也超过了90%,持股周期5个月。当然,这个股还有后续空间,大概率会注入资产保壳,但我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战略性放弃。

其三,去年通过港股通开始买入的严重低估且高分红的华晨中国已完成使命,并出清。华晨中国是22年底,参与华晨集团重整时便关注的,发现严重低估,24年初挣了一波,可惜错过了5.9元分红的那一大波。好在去年10月重新建仓,初始成本2.56,历经两次分红,第一次分红1元,第二次分红0.8元(尚未到账),分红有20%的税,扣税后成本为2.56-(1+0.8)*0.8=1.12元,而现在股价3.7元,收益还不错,如果考虑到红利再投,回报率更高。华晨中国至今依旧低估,但我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主要仓位撤离,留下我太太的仓位,后续每年的股息率不会低,如果新世代有爆发性增长,预计还有不少空间,不过这不在我的能力范围内。

其四、低位建仓的几只股票都还拿着,有些暂时浮亏,有些有部分盈利,但不多,分别是ST美谷ST东易ST荣控,这几只的买入逻辑已经多次分享,简单重申一下:

1、ST美谷的重整投资人不错,后续重整成功有空间,重整财务投资人的成本2.4元,现在价格3.1元,感觉市场在送钱,目标价格6元;

2、ST东易的重整投资人前年操盘大位科技,可谓相当成功,重整投资人的成为3元,我建仓成本3.8元,目标价格8元;

3、ST荣控,非常干净的一个壳,保营收再注入优质资产的机会很大,目标价格看到20元。

二、几点想法

1、破产重整的财务投资额度过于稀缺,想拿一手份额的风险与日俱增,安心做个LP,交管理费和后段分成更为稳健和妥当。

今年陆续报名了几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投资额度,最后发现拿到额度的无一例外要么是产业投资人指定的,要么是原实控人指定的,要么就是“手眼通天”,这个赛道卷得太厉害了,想拿一手额度去收别人的管理费难度越来越大,其中可能涉及的权钱交易风险也是与日俱增,这不是我能干得来的,因此,退而求其次,每年精选几家财务投资,给GP交管理费和后端分成。

由于赛道卷,拿项目的难度大,需要付出的成本高,财投的后端分成常态为30%,部分优质项目已经高达50%,性价比逐渐在降低。未来这一块继续配置,但需挖掘新的赛道。

2、把握好二级市场的机会,做好投资组合,所能获取的收益并不比破产重整财务投资低,且操作灵活。

今年4月份集中研究了一批,由于没有研究团队,都是自己在看,覆盖的面有限,但发掘出来的很多标的其实还不错,可惜要么因为价格不满意,要么因为信心不够没参与,现在回溯来看,如果做个投资组合,至今收益率还是不错的。

例如:

ST威尔,当初挖掘时股价低于10元,至今已经26元了;

ST亚太,当初挖掘时股价低于2.5元,至今已经8.6元;

ST金刚,当初挖掘时股价低于8元,至今已经14元;

二级的仓位可以适当加仓,做好风险管理和分仓位管理,二级市场还是有机会获取巨大收益的。

3、坚持只做能力圈内的事情,不要企图依靠抄作业在股市长期生存,只能让你变得患得患失,涨的时候不安心,跌的时候更焦虑。

去年年底,因为没有什么好的重组重整标的,再加上医药领域一直是我想配置的。那会儿雪球上看到了一众大v狂推云顶新耀$云顶新耀(01952)$ ,自己对医药股的理解很有限,但看到一个市值150亿的创新药公司,有机会去到1000亿,于是在46元买入了一些,后来一路涨涨跌跌,最低跌到了36.3,也涨到了69元,但终究因为看不懂,最终在回调后,以53元的价格全部卖出。

或许云顶新耀是个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但不在我的能力圈,因此拿着的时候总是患得患失,拿得不安心,这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要把仓位放在能力圈内,所以,今年眼睁睁错过了荣昌生物,从23元到106元,一点都没参与。

这给我的启发是要把主要仓位放在能力圈内,能力圈外的,且属于人类未来方向的,典型的如医药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算力芯片等,可以小仓位(不超过一千万)跟随大佬配置,核心是要找到靠谱的人,而不是动辄吹几千亿十几倍的大忽悠,自古以来,想成大事都得第一要务是识人。历经一年多的大量阅读以及甄别,初步也挖掘了几位在医药领域颇有造诣的大佬@LTLyra @flcq ,也请各位专业的朋友帮我判断,并推荐在人工智能、算力芯片领域的大佬,本人计划在这些领域抄作业配置部分仓位。目前已经建仓的是亚盛医药,73元买入了3万股,作为底仓,如果跌破70元,逐步加仓。

三、几个新标的

由于经历过大起大落,也见识过投资市场的巨大风险,因为本人从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哪怕是再好的标的。两点原因吧:第一财富有一定的量级了,不再追求一夜暴富,更重要的是稳打稳扎;其二人到中年,输不起了,多挣几千万的边际效应很低了,而如果亏掉几千万带来的痛苦则难以承受,因此自然心态好了。去年好多人问你如此看好华晨中国为啥不全仓,才买几百万股,其实这就是答案。华晨中国固然看起来很好,但我不能把我的全部身家赌上去,哪怕只有1%的风险概率,这我也是输不起的。

因此,今年以来,除了破产重整和并购重组股外,我持续挖掘了几只低估值的股票,因为很多是港股的,特意去开了招商永隆的账户,作为投资组合,分享给大家:

1、中国圣牧$中国圣牧(01432)$ ,了解这只股票纯属偶然,今年7月底8月初,受同学邀请,我们北大组织参观中国圣牧,并穿越度阴山,几天的访谈以及与主要牧场负责人的交流,感慨自己无意间发现了一个优质标的。

投资逻辑很简单:中国最大的沙漠有机奶供应商,独一无二的先天环境,乌兰布和沙漠和度阴山形成的天然屏障,优秀卓越对企业无比热爱的管理层,蒙牛作为大股东的持续支持以及原奶采购合作,还有大北农依旧耿耿于怀可能发起的控股权之争。

中国圣牧目前26.8亿港币的市场,中长期看到100亿港币;

2、融创服务$融创服务(01516)$ ,近期关注融创中国的重组,发现融创中国或许有投资价值(如果重组成功),但融创服务肯定有投资价值。作为融创的业主,我住在北京的香山壹号院,每天都能感受到融创物业的专业服务,当我研究了融创服务的股票时,依旧被他吸引。

投资逻辑也很简单:极度低估,有回归合理估值的空间

账面30亿的现金,出售广西章泰能够收回现金8亿元,合计38亿元的现金;

剔除掉减值亏损后,核心利润维持在8亿元左右,物业股平均PE在12到15倍,估值区间为96亿-120亿;

已经计提的关联方减值26亿元,存在部分回拨的可能性,目前打折或者转股的都是金融机构债务,一般的经营性债务并未简单粗暴打折,随着融创重组成功,关联方的债务有机会回拨,回拨的都是净利润;

随着融创重组的成功,保交楼完成后,在管面积会进一步上升,能够贡献更多的营收和利润。

整体来说,融创管理面积为2.93亿平方米,85%的物业在核心城市,物业整体偏高端,未来有合理的增长空间。

当前市值53亿元,中长期看到120-150亿港币。

今天就分享这么多了,有机会的话再跟大家交流,祝各位投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