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京东方精电被踢出恒生综合指数,而且有被踢出港股通的可能,把一众小股东折腾得欲仙欲死。我对京东方精电股价的短期表现不予置评,这个很容易被情绪主导,这是心理学的范畴,或者叫行为经济学。
京东方精电目前90%+的业务都是车载业务,执行“器件-系统-座舱”的三步走战略,目前还是在“器件-系统”的进阶过程中,“智慧座舱”还在起步阶段,车载业务当中80-90%的业务属于初级的“显示器件”业务,即目前精电主要在替母公司(京东方)做模组的代加工业务,这也是海外投资人不看好精电的主要原因,市占率全球第一、份额还在不断提高,营收持续快速增长,毛利相对稳定,现金流更是好的亮瞎眼,但是这一切基本都是母公司给的。
精电的战略定位是京东方集团“屏之物联”战略落地的重要抓手,目前的状态明显与战略目标相差甚远,可以说是万里长征才迈出第一步。
精电的几个现状分析:
1、几个模组工厂刚投产,产能利用率还不高,成都车载基地二期2024年底投产,争取2025年底产能利用达到80%+,越南车载基地2025年初投产,跨国团队建设困难叠加贸易战阴影,产能爬坡难度不会小;
2、国内车厂、tie1供应商该拓展的都已经拓展完毕,2024年开始重点拓展海外客户,目前还处于耕耘阶段,离收获还有一点距离;
3、近几年公司持续发力智能显示系统、先进显示系统、智能座舱系统、海外显示系统等领域,系统业务收入及占总收入比重连续3年保持增长。但是系统业务的基数实在太低,还处于前期投入阶段,说白了目前还是个赔钱货;
4、“HERO”战略再次升级,“HERO”原来的定位是智慧座舱,精电深化“HERO”创新场景与生态互驱共融,以显示技术驱动融合智能化应用,通过打造智能场景解决方案持续引领健康、娱乐、休闲、办公领域的融合创新与全新变革。“HERO”战略目标是要建设行业生态,未来五年内能形成一定规模就不错了。
总结:
1、在京东方集团的庇护下做好车载显示器件业务,尽快将成都、越南两个车载模组基地的产能都跑起来,产能利用率至少要超过80%,2025年底估计能完成;
2、海外业务(注:订单决策在海外做出的,合同可能是国内签的)占比接近50%,未来2-3年应该可以达成,目前已经差不有40%了;
3、系统业务收入提升到50%,未来5年估计能达成;
4、通过“HERO”战略,建设智慧座舱/智能家居的行业生态,要看到未来5-10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