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绩及业务亮点概述
1. 整体业绩
- 集团营收相关数据:116亿元,连续5个季度创历史新高;毛利率22.5%,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连续3个季度创历史新高。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手机及AIoT业务收入、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经调整净利润等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营收同比增长30.5%。
2. 核心业务亮点
- 手机业务:全球出货量排名前三(市场份额14.7%),连续20个季度全球前三;中国大陆激活量排名第一,海外多区域份额提升(东南亚第一、欧洲第二等);高端机在4000-6000元价格段占有率提升,品牌入选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第二名。
- AIoT业务:第二季度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毛利率22.5%(同比+2.8个百分点);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增速显著;平板、可穿戴设备、耳机等产品全球出货量排名靠前,首款AI眼镜销量超预期。
- 智能电动汽车:第二季度交付8.1万台,7月单月交付超3万台;苏7 Ultra刷新纽北原型车圈速纪录,首款SUV“预期系列”开售18小时锁单24万台;计划2027年进军欧洲市场。
- 研发与ESG:第二季度研发支出78亿元(同比+41.2%),研发人员22640人(占员工总数46.2%);办公场所及汽车工厂光伏发电量提升,参与公益捐赠,创新基金资助超2.1亿元。
二、问答环节(问题及回复)
1.摩根士丹利
- 问题1(AIoT业务):国内和海外市场表现如何?海外新零售体系对AIoT增长的作用?
- 回复:国内受益于线下新零售扩张,海外受益于渠道打开,中国市场增速高于海外(因大家电主要在国内销售);海外新零售今年实现规模化闭环(全年计划开400-500家店),明年发力(目标1000家以上),将提升IoT业务渠道效率。
- 问题2(手机毛利率):短期毛利率波动原因及长期趋势,零部件成本上升与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影响?
- 回复:短期受内存(DDR4X)和电池材料成本上涨、二季度新品少影响;预计第四季度新品集中上市后毛利率回升;长期依赖高端化,需投入芯片、OS、AI技术。
2. 高盛
- 问题1(AIoT毛利率):环比压力来源及下半年趋势,国补和消费大盘影响?
- 回复:环比压力主要因618促销,毛利率仍处历史较高水平(连续4季度超20%);全年目标不受国补和竞争影响,有望完成年初预算。
- 问题2(研发投入):投入方向、自动驾驶技术进展,车及新业务(大模型、芯片)投入是否持续?
- 回复:研发覆盖芯片、AI、OS及各产品线(手机、电视、汽车等);自动驾驶技术(1000万Eclipse)提升精度;大模型和芯片投入按预算推进,呈加大趋势。
3. UBS
- 问题1(电动汽车毛利率):中长期稳态毛利率水平,下半年盈利不确定性来源?
- 回复:当前毛利率受益于高均价(25.3万元,含税28.6万元)和平台化规模效应;长期毛利率取决于订单量,避免促销可维持较好水平;下半年目标单季度/单月盈利,累计盈利需长期投入(过去累计投入超300亿元)。
- 问题2(海外互联网业务):海外增速快于国内的原因,模式有何新尝试?
- 回复:受益于本地化精细化运营和高端机结构改善(600美金以上产品增长50%-60%);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合作,用户群扩大推动收入增长。
4. 中金公司
- 问题1(端侧AI):小米在端侧AI软硬件方向的想法?
- 回复:AI布局分大模型、转化层、应用层,当前优先选择端侧或云端中体验更优的方案;未来端侧AI是趋势,将推动更多设备AI化,已在手机、汽车、眼镜等产品落地应用。
- 问题2(全生态愿景):10亿连接设备数下,长期规划是什么?
- 回复:目标从“弱粘性”升级为“强粘性”,实现网络效应,从“范围经济”转向“网络经济”,提升商业模式价值。
5. 花旗
- 问题1(手机行业):下半年全球手机增长预期?国内政策影响?全年出货目标能否达标?
- 回复:全球大盘预计微增或持平,下半年市场更理性;全年目标修正为1.75亿台(同比+5%-6%),优先优化产品结构和ASP,而非规模。
- 问题2(电动汽车):长期合理毛利率水平?欧洲市场准备及对利润的影响?
- 回复:毛利率取决于产品竞争力和规模效应,不参与价格战,聚焦订单交付和新车型开发;2027年进军欧洲,目前处于调研筹备阶段,暂无法测算利润影响,将复制国内模式。
6. 中信证券
- 问题1(汽车成本):汽车业务成本增长的拆解及后续判断?
- 回复:毛利率受益于高均价(高端车)和平台化规模效应(三款车共享平台),生产效率高;成本端无大的变量,后续趋势稳定。
- 问题2(海外品牌力):海外品牌力塑造及投入?
- 回复:小米品牌在欧洲知名度超95%,但汽车知名度待提升;通过用户自发传播积累口碑,参考国内品牌构建路径,不担心品牌认知问题。
7. 华泰证券
- 问题1(机器人业务):机器人品类的商业机会?
- 回复:看好工厂人形机器人方向,已投入四五年,目标先在自有工厂闭环验证效率,目前难度高,商业化时间待定。
- 问题2(大家电业务):空调业务如何再上台阶?
- 回复:空调业务因投入早于冰洗两年,目前规模增长60%、均价涨200元、毛利率提升;不追求短期排名,聚焦产品竞争力、核心技术、用户NPS,中国市场仍有几倍成长空间,海外刚起步。
8. 东方证券
- 问题(AI人才战略):AI人才布局方向及倾向的人才类型?
- 回复:研发投入中约25%用于AI,聚焦人才和算力;已有核心团队支撑成果落地,未来将持续产出更多成果。
三、会议总结
- 小米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亮眼,手机、AIoT、智能电动汽车三大核心业务均保持高增长,研发投入和全球化布局持续深化。
- 未来战略聚焦技术硬核化、品牌高端化、市场全球化、模态生态化,目标通过长期投入实现商业模式升级(从范围经济到网络经济),预计未来5年实现“质变”。
- 问答环节中,管理层重点回应了业务增长驱动、成本控制、海外扩张、技术投入等核心问题,强调高端化、平台化和规模化对长期盈利的支撑。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ADR(XI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