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电子(SZ301379)$ 天山电子投研梳理:以“芯屏协同”战略切入半导体存储赛道,构建AI时代算存融合新生态
天山电子(股票代码:301379.SZ)作为国内定制化液晶显示模组与触控解决方案的重要供应商,近年来正积极推动战略升级,其核心路径是从专业显示向半导体存储领域延伸,旨在形成“显示+存储”的协同生态。结合公司最新财报、投资者互动信息及机构调研内容,其战略布局与执行进展已逐渐清晰。
一、战略转型动因:从显示专家到“芯屏存”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传统优势集中于液晶显示模组,特别是通过将单一显示模块升级为集成主控、结构件与软件的“复杂模组”,为智能家居、工业控制、车载电子等终端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然而,显示行业竞争加剧、增长趋于平稳,推动公司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在这一背景下,公司提出“芯屏协同,算存融合”战略,其逻辑在于:AI应用、智能终端对实时数据处理与存储的需求激增,显示作为数据交互界面,存储作为数据承载载体,与算力结合日益紧密。公司依托现有终端客户资源与技术整合能力,向存储领域延伸,可增强客户黏性,提升单机价值量。
二、垂直整合:以投资为杠杆,布局存储全产业链
为快速切入存储领域,天山电子通过武汉鼎典控股平台进行了战略性投资:
投资新存科技:聚焦存储芯片研发与制造,覆盖3D NAND闪存等核心技术;
投资天链芯:专注于主控芯片设计及内存模块研发。
此举构建了“存储芯片-主控芯片-内存模组-商业化”的垂直整合链条,降低供应链外部依赖,提升在存储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根据机构调研信息,公司计划重点发展三大产品线:
CXL扩展内存模组:面向高性能计算、AI服务器,解决内存带宽瓶颈;
企业级SSD固态硬盘:首款混合盘(兼顾性能与容量)已进入研发设计阶段;
存储外设:如移动固态硬盘等消费级产品,完善终端应用覆盖。
三、财务与研发进展:稳健基本盘支撑战略投入
根据2025年财报(数据基于公开披露整理),公司显示主业基本盘保持稳定:
全年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复杂模组占比提升,智能家居、工控医疗等场景需求持续;
毛利率因产品结构优化维持相对稳定,但研发费用率有所上升,主要投向存储新技术开发。
在存储领域,首款企业级SSD混合盘的研发按计划推进,预计2025–2026年完成样品验证。投资者互动平台显示,公司正与潜在客户进行前期技术对接,但大规模量产仍需时间。机构研报指出,企业级存储市场壁垒较高,认证周期长,但一旦突破,单客户价值显著。
四、机遇与风险:长赛道需长期投入,短期业绩承压
机遇:
AI推理边缘化、智能终端数据本地化处理趋势推动存储需求,尤其是CXL内存、高速SSD市场空间广阔;
“芯屏协同”可为客户提供软硬件一体方案,增强差异化竞争力;
通过投资实现技术链闭环,若产品通过客户验证,有望快速导入现有显示客户群。
风险:
存储芯片行业周期性强,价格波动可能影响盈利稳定性;
企业级存储需通过严苛可靠性认证,与三星、铠侠等国际巨头竞争,技术追赶压力大;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若产品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可能拖累整体利润。
五、投资逻辑梳理
天山电子的转型逻辑清晰:以显示为基盘,通过产业链投资与研发投入,卡位高性能存储赛道。短期来看,存储业务尚未贡献显著收入,显示主业仍需支撑转型期投入;中长期若企业级SSD、CXL模组等产品成功量产并导入客户,将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投资者需关注:
产品进展:首款企业级SSD的客户认证进度与订单落地情况;
协同效应:存储产品与显示模组的整合方案是否获得主流客户认可;
行业周期:存储市场价格走势及供应链稳定性。
综上,天山电子的战略转型具备前瞻性,但处于投入期,需密切跟踪其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在AI驱动算存融合的背景下,公司若能成功兑现“芯屏协同”愿景,有望成为特色化存储解决方案的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