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攻守兼备!【回复】

用户头像
复极斋
 · 新疆  

2025年6月12日星期四

两位是新朋友,说没有看懂前面关于三区间+三节点的帖子,云云。

我回复一下,这是应该有的礼节。

首先需要特别说明:这是我自己瞎琢磨的路数,简陋的很,别当真,就是纯粹的瞎聊而已。其次,这是纯技术上的办法,和基本面消息面政策面没有关系,一位朋友说的那些属于消息面的东西,对于我来说,基本上没有意义,因为我确确实实不知道这些事情,同时,我也不相信我看到的财经资讯,因为这些财经资讯不是我自己亲自采集到的,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你敢保证它们是真的吗?所以,我从来没有把这些消息当成真的,姑妄说之,姑妄听之而已。就是说:先生说的路数和我的路数,不是一回事。再次,我们小散炒股,只有一个真正的目的,那就是:赚钱。而不是做学问,更不是抬杠。所以,一切手段都是为了能够赚钱。这样,股市里面其实只有一个道理是真实的,即: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除此之外,别的所谓的道理都是瞎扯淡。

“交代”完了这些前提之后,那就聊聊我的陋见:

现在的大势和大盘,说不清。这一点,估计没有人会反对。大盘3400点也好,3300点也好,如果你我持有的个股不赚钱,那么这个大盘的点数也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对于非小散的力量来说,也是一样的。它们也需要赚钱。这些非小散的力量,我把它们庸俗的分成三类:一是机构力量;一是主力力量;一是庄家力量。我以为:这三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我曾经很多次聊过这些。这里也只能再啰嗦一遍。因为展开论述需要有铺垫。先说机构力量:就是比我们小散的资金多出N倍的力量,这种力量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是有无数个这种力量,而且每一个股票的盘口里面也有无数个这样的机构力量,其实就是另外一种小散,你甚至可以把它们叫:大散。这种力量,没有什么意义,无非是钱比我们小散多一些而已;说它们没有什么意义,是因为它们对股价既没有意向性,也没有执行力。什么意思?简单说:我看好一个股票,这就是我对这个股票有了意向性。如果我能够按照我的这个意向性去影响这个股票的股价朝着我的意向性发展,那么我就有了执行力。有想法,并且能够实现这个想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真正的关键。而机构力量,对这两者来说,是无能为力的。就像你我小散一样,我们小散看好一个股票,有了一种意向性,但是我们没有能力影响这个股票的股价按照我们的意向性去发展,我们就没有执行力。机构和我们小散是一样的。否则,你很难理解:为什么每个股票里面都有无数的机构?就像这两天贵州茅台一样,贵州茅台盘口里面的机构,数不清有多少,但这些机构力量现在都在赔钱。这里面有一个隐意:如果仔细一点,你会发现上面我说机构的时候,好像说“错了”。即:说它们没有什么意义,是因为它们对股价既没有意向性,也没有执行力。这句话。你这个老不死的家伙,怎么能说:机构力量“对股价既没有意向性···”呢?难道:机构力量进入一个股票是因为不看好这个股票吗?是闭着眼乱买的吗?显然这句话是“错的”。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妙处!你仔细品!这是一个大问题,但却非常隐秘,如果不细心体会,你发现不了机构力量是多么混账多么曹丹!以后如果我有兴致,展开聊聊这个小话题。简言之:机构力量就是另外一种小散。我们很多小散朋友不细查这些,开口闭口就是什么机构如何如何,其实都是用词不准确。一句话:机构力量啥也不是。

接下来就是庄家力量:这是老派的旧词、曾经的说法;其实,现在这种所谓的庄家力量已经非常少了;或者说:这种所谓的庄家力量到了现在,绝大部分已经改头换面了。我们先来说说这种力量的基本特征:对股价有着强烈的意向性,而且对股价的走势具有强力的影响力和执行力,甚至完全可以掌控股价的趋势。俗称:庄家!但是,几乎所有的庄家都有一个不好的结果。例子很多,故事很多,传奇也很多,爱恨情仇就更多了。所以,后来的后来,这种形式的做盘基本上就隐退了。但并没有真正消失。老派的坐庄形式式微了,新派的形式却层出不穷,甚至根本看不出是所谓的庄家力量或庄家模式。但,细究其根本,仍然是按照庄家力量的路数在搞事情。这里面的情势就非常复杂了。其中有一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大家也都熟悉,那就是:游资劫掠式的做盘。例子太多,不宜公开聊。比如:突然拉升,连续几个或十几个涨停板,这种做盘的手法其本源就是一种坐庄。它是在一个股票盘口里面的筹码大部分处于散乱无序状态时,突然偷袭,利用或编织一些消息,快速巩固多头的意向性,再利用资金的优势,极速做盘,这一个特别短的时间段里面,完成一次高度控盘的操作。其实,说到底这也是坐庄。只不过把曾经的坐庄模式进行了更合理的升级。现在,这种做盘的模式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好,监管起来也越来越难。这就是:进步。我们小散怎么能够安全合理且健康的参与这种模式之中?这是一个真正的好课题。需要我们小散里面的有心人好好“研究”。随便说一下:这种模式想要成功,必须得到上市公司本尊的密切配合,才行。否则,是无法想象的。至于怎么配合?就不知道了。你随便猜。

我真正要说的是:主力力量。

前面的机构力量,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而所谓的庄家力量,又太高深。这样,对我们小散来说:主力力量,就是唯一可依赖的力量了。

换言之:我们小散真正要修炼的功夫,只能是:攻守兼备!

前面的机构力量是一种守。后面的庄家力量是一种攻。而我们小散,跟着机构死守,其实就是瞎扯淡。而我们小散跟着庄家强攻,大概率会是一种炮灰。这样,我们小散想要在股市里面活一万年,那只剩下一个路数:进可攻退可守的攻守兼备!

这个话题就太大了,码10万字,也说不清。前面那个帖子【三区间+三节点的帖子】就是一次说明。我这里就不干巴巴的“阐述”了。我用具体的例子来简单说明一下什么是攻守兼备?

宏源药业:这是前面迎的一位客人,让我们来看看她。宏源药业的发行价是50块钱,上市以来,从来就没有看见过50块钱,最高也就45元【几次分红的复权,我们就不细聊了】。就是说:宏源药业上市之后,一直就处于破发的状态中。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即:当时IPO时,发行价的确定就是非常不合理的,完全属于高价发行。这是一个大问题,不是今天我们瞎扯淡的范围。既然二级市场不接受宏源药业的发行价,那么必须进行重新定位,才行。这个过程就非常麻烦了,而且是非常痛苦的。从2023年3月20日上市以来,宏源药业盘口里面所有的介入者都是赔钱的,当然就包括机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说机构力量既没有意向性,又没有执行力的例子。是不是很痛苦呢?这样,宏源药业在技术面就面临着这样几个问题:一是重新定位;一是定位之后,重新整理盘口;一是重新整理之后,开始新的做盘。这个过程,是有着很严格的逻辑关系的。无法颠倒。进言之:在华宏源药业没有完成重新整理之前,所有的操作都是不智的。对于我们小散来说:当什么时候宏源药业开始新的做盘,那我们才应该关注它。这就是具体进行技术分析的原因。和宏源药业基本面消息面政策面没有关系。宏源药业在2026年才有解禁股,现在的流通盘只有1.6亿,刨去前10大流通股股东,真正的流通盘也就1.4亿余,按照正常的筹码分布分析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把这1.4亿的筹码分成几个部分,这些都是教科书里面的常规路数,我就不啰嗦了。经过这样一番瞎折腾之后,我们就得出宏源药业实际盘口里面一个合理的量能水平的估算数值,就是说:当宏源药业的量能达到什么程度时,就意味着宏源药业短线盘口很可能要开始做盘了?即:宏源药业短线盘口什么状态就是主力力量已经成型的状态!我水平不行,直接说我的估算结果【估算过程太繁琐,朋友们也不耐烦看】:平均换手率能够持续维持在7个点【以上】时,基本上就要开始做盘了。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但真正的问题攻守兼备还没有涉及到呢!因为:宏源药业重新做盘,从2023年3月20日以来,也搞过多次,又不是没有搞过,所以,估算出主力力量的程度,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因为:攻,能够攻到什么程度?守,又敢于守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那就只能进入更深更细的分析阶段了。还是前面那个三区间+三节点帖子的路数:宏源药业的盘口故事,只能从2024年10月8日开始叙述,这个节点标志着宏源药业重新做盘的开始【就是上面说的:一是重新定位;一是定位之后,重新整理盘口;一是重新整理之后,开始新的做盘】。17.18元,就是旗杆。而在这之前有两次放量,大概在19-18元之间,所以,平均下来,宏源药业具有意向性的区间的上限,大概就是18块钱上下,我们按照17.50元来设置,也是比较合理的。前面有因,现在就等着结果了。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再把今年4月7日这个因素考虑进去,那么,4月7日的13.83元和11.83元之间的均值,大概就是区间的下限,差不多12.50元附近。综之:宏源药业从去年3月份【具体是去年3月20日】开始,一直到现在,整个大区间基本上完成了前后呼应,特别是量能上面已经做到了前后呼应。这个大区间就是宏源药业攻和守的完整战场。攻到什么程度?守到什么程度?大致也就这样了。我们完成这些“前期工作”之后,就可以择机动手了。

我以为:这就是所谓的攻守兼备!

再举一个例子:百花医药。也是这个道理。按照上面所述,很快就能够梳理清楚。也是很标准的攻守兼备!

晓程科技,也是一样的。

金埔园林,也是一样的。

飞天诚信,也是一样的。

爱朋医疗,也是一样的。

五洲医疗,也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