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并购落定,资金来源清晰
公告,公司拟与韩投伙伴(KIP)共同出资 680 亿韩元(≈3.6 亿元人民币)收购 SK Enpulse 旗下 Blank Mask 事业部,聚和直接或间接持股 ≥95%,交易对价全部以自有/自筹资金支付,不摊薄股本。
二、标的质量:SK 海力士“亲儿子”,技术+客户双认证
1. 产品定位:空白掩模版(Blank Mask)——光刻工艺“底片”,占掩模版成本 60%以上。
2. 技术等级:DUV-ArF、KrF 工艺全覆盖,PSM 相移掩模版已通过 SK 海力士、TMC、新锐光、迪思微等国内外客户量产验证(公告原文)。
3. 产线状态:韩国 Class1 洁净车间运行中,2023-2024 年导入 SK 海力士体系,具备规模化供应基础。
三、市场空间:半导体材料“卡脖子”环节,国产替代<10%
• 全球空白掩模市场规模 2025E 约 32 亿美元,中国大陆需求占比 30%,但国产化率不足 10%(SEMI 2024)。
• 国内新建 12 寸晶圆厂 2025-2027 年合计超 20 座,对应空白掩模年需求 ≥1,200 片/万片晶圆,国产缺口约 2.5 万片/年。
• 价格:ArF 空白掩模单价 3,000-5,000 美元/片,SK 海力士级别产品溢价 20%。
四、聚和材料:光伏银浆龙头再扩“第二成长曲线”
1. 光伏基本盘:2024 年银浆出货 2,008 吨,全球市占率 35%,净利 4.3 亿元,现金流充沛。
2. 平台化战略:2025 年形成“胶+粉+浆”三大板块,掩模业务将成为第四极,目标 3 年内收入占比 ≥20%。
3. 协同效应:
– 客户:光伏与半导体客户重叠度低,但均依赖高纯材料+精密加工,品质体系可直接迁移;
– 资金:银浆业务年经营现金流 6+亿元,足以支撑掩模产线资本开支,无需大额举债。
光伏现金牛反哺半导体“卡脖子”,聚和材料凭 SK 海力士认证跃升空白掩模国产第一梯队,平台化估值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