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炒菜机器人是解决餐厅预制菜问题的最优解?

用户头像
最佳抄盘手
 · 浙江  

【事件】本周末,

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之争”在社交平台上发酵的很厉害,其公开吐槽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硬回应,坚称其菜品符合国家规定,不属于预制菜范畴,并宣布开放全国门店后厨供监督。

关于这个事件,笔者思考了下,发现炒菜机器人是解决这一痛点的最优解,以下为逻辑:

一、行业痛点---餐饮人力成本过高

餐饮行业长期面临“不可能三角”困境:出餐速度、品质口味与成本控制难以同时满足。传统现炒模式依赖厨师,虽能保证口味却效率低下、成本高企。

厨师已成为连续三年位列全国“最缺工”的职业。一线城市厨师月薪突破8000元,传统中餐门店人力成本占比高达20%-25%。

成本问题是让餐厅选择预制菜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炒菜机器人的2点优势

1.降本增效

餐饮企业引入炒菜机器人后,效果立竿见影。小菜园在招股书中称,炒菜机器人“操作调味精准、菜品口感稳定”。老乡鸡截至今年4月,已有388家餐厅采用自动设备,包括智能炒菜机器人等。

实际运营数据显示,投入炒菜机器人后,后厨人员可从12人精简至5人,人力成本占比从22%骤降至8%,单店年节省开支超60万元

出餐速度也大幅提升。宫保鸡丁出餐时间从5分20秒压缩至3分15秒,油温控制误差小于±2℃。一些餐厅的出餐速度从以往5~10分钟,缩减为2~3分钟。

2.美味不减

与预制菜相比,炒菜机器人能够实现现场制作,保证菜品新鲜度。在北京某乡村基门店,“无央厨、拒预制”的标语格外醒目。

机器人模拟的“锅气”与人工炒制相差无几。技术团队介绍,R1机器人搭载的多模态识别系统可自动识别操作台上的食材与厨具,精准定位工具位置,保证烹饪效率和安全性。

口味一致性达到98%,解决了中餐“千人千味”的痛点。现场观众对外滩大会上的机器人厨师表现赞不绝口:“没想到机器人炒菜竟能如此‘有模有样’,味道也不逊色于人类厨师!”

三、市场前景

根据《世界炒菜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炒菜机器人市场正进入高增长阶段。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7亿元,随后几年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到2030年,中国炒菜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17亿元。目前市场上真正成熟的商用炒菜机器人主要集中在中国,并且中国也是炒菜机器人的主要消费市场。

未来,炒菜机器人的研发将重点围绕智能化、轻量化和标准化展开。通过云端训练和机器学习实现自我学习和个性化调味,使机器人拥有“不断成长的厨艺”。

四、相关标的

1. 瑞德智能(301135)目前公司炒菜机器人产品实现出货量级突破,其中与添可合作以及与深圳微厨小米生态链企业纯米合作推出的炒菜机机器人已量产出货。

2. 拓邦股份(002139):2025年8月,拓邦股份子品牌“厨纪”AI智能炒菜机器人于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炒菜机器人大赛中从来自全国30支炒菜机器人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此次获奖标志着拓邦机器人技术已在商用场景实现从“可用”到“卓越”的跨越。、

3. 九阳股份(002249):公司看好小家电智能化发展方向,并进行了较多技术储备,是市场上较早推出炒菜机器人产品的公司,未来还会推出更多智能化机器人小家电产品。

4. 鸿智科技(870726):电饭锅、智能电饭煲、慢炖锅、压力锅、空炸烤箱、智能炒菜机等全系列智能厨房小家电产嚳品及电热器等生活电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