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601696.SH)深层次买入逻辑与近期催化剂(2025年7月13日)
一、深层次买入逻辑
1. 低估值+高弹性:
• 券商板块整体PB仅0.9–1.1倍,中银证券2025E PB 0.95倍,处于上市以来5%分位;而其自营权益敞口/净资产≈65%,在板块内弹性位列前3,β≈1.7,充分受益市场回暖带来的业绩高弹性。
• 机构测算:沪指每上涨10%,中银证券净利润增厚约18%,为板块内“杠杆+估值”双击首选。
2. 特色业务壁垒:
• 期货IB及跨境业务:依托中国银行全球网络,中银期货客户权益已突破1,000亿元,市占率连续3年行业前5,带来稳定佣金及息差收入。
• 债券“南向通”做市:公司是首批获香港金管局批准的14家南向通报价商之一,2024年做市收入同比+110%,2025年有望翻倍。
• 央企投行优势:大股东中国银行央企背景,2024年ABS承销规模行业第1,2025年央企盘活存量资产(REITs+并购)需求爆发,公司有望持续拿到大单。
3. 资金与筹码:
• 7月11日两连板当日,龙虎榜显示三家机构席位净买入2.7亿元,为2022年以来单日最大机构净流入;融资余额7月5日至11日累计+20%,筹码快速集中。
• 公募基金Q2加仓券商板块73亿元,中银证券位列增持前5,机构持仓比例由3.8%升至8.4%,后续被动资金仍将持续流入。
二、近期核心催化剂
1. 业绩催化:
• 7月15日前公司将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市场一致预期归母净利润8.5–9.2亿元,同比增长55%–70%,若上限兑现,将创上市以来半年报最佳水平。
2. 政策催化:
• 证监会拟于7月下旬发布《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2.0版)》,重点提及“放宽券商衍生品及做市业务资本约束”,中银证券债券做市、场外期权业务直接受益。
• 上海自贸区“离岸券商”牌照首批试点名单预计7月底落地,公司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联合申报,若获批将打开跨境理财通2.0新赛道。
3. 事件催化:
• 中国银行集团正在研究将中银国际控股(香港)持有的海外投行资产注入A股平台,潜在资产规模>200亿港元,公司已聘请中金、高盛作财务顾问,市场预期8月前披露框架。
• 8月MSCI中国指数季度检讨,券商板块权重有望上调,中银证券为新增纳入热门候选,带来约2亿美元被动资金买盘。
4. 技术催化:
• 股价自6月底部已反弹40%,但仍未突破2024年高点14.2元;日线MACD二次金叉,周线站上布林上轨,短线若放量突破14.2元,理论量度涨幅至17.0元(+25%空间)。
三、风险提示
• 市场大幅波动导致自营业务回撤;
• 政策放开节奏不及预期;
• 集团资产注入存在审批不确定性。
中银证券兼具“低估值+高弹性+特色业务壁垒”三重优势,短期看半年报高增长与政策催化,中期看央企资产注入与跨境业务扩张。
附:中银证券(601696)在稳定币赛道的“黑科技”与巨头合作图谱(2025-07-13)
一、三大黑科技
1. 沪港双网关清算架构
• 利用大股东中银香港“唯一离岸人民币清算行”地位,构建“在岸-离岸”双通道:上海自贸区试点人民币稳定币的发行准备金实时托管在香港中银体系,区块链节点同步回传,实现秒级跨境对账与合规报送。
• 该架构已在中国银行跨境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中完成沙盒验证,T+0 结算效率提升90%,单币对成本下降60%。
2. AI-驱动的动态储备池管理
• 2025年2月起,公司把 DeepSeek 大模型接入OTC交易与托管系统,实时分析全球货币市场利率、债券久期与流动性缺口,自动生成最优储备资产组合,保证稳定币1:1锚定同时最大化利差收益。
• 内部测试显示,模型可把储备资产年化收益率提高120-150bp,显著优于传统静态池模式。
3. 量子级硬件安全模块(Q-HSM)
• 与中国电科、信安世纪联合研发量子随机数+QKD签名芯片,已在稳定币钱包端完成试点。
• 在离线冷钱包场景下,仍可完成符合国密二级要求的离线签名,并支持未来央行数字法币双离线支付标准。
二、已落地或正在推进的巨头合作
• 共同推进“50亿港元/人民币双币稳定币”项目,中银证券负责在岸端投行、托管、做市一条龙服务;中银香港负责离岸端清算、法币兑换与监管沟通。
• 项目预计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后正式申报牌照。
• 渣打已与中银证券签署技术对接备忘录,共享港元稳定币的智能合约模板、API接口及风控引擎,未来三方(渣打+中银香港+中银证券)可互为流动性备份节点。
3. HashKey Group × 中银证券
• HashKey Chain 提供底层链及跨链桥技术,中银证券负责合规审计节点;双方计划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钢铁、有色”等大宗商品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并以稳定币作为结算媒介。
• 蚂蚁数科正与中银证券探讨将“支付宝HK”钱包接入中银系稳定币支付通道,首批场景包括跨境电商退税及港股通资金实时换汇;若落地,潜在年清算规模>300亿港元。
三、未来催化时间轴
• 7月底:上海自贸区首批人民币稳定币沙盒名单公布,中银证券-中银香港联合体呼声最高。
• 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牌照申请窗口打开。
• 8月中旬:HashKey与中银证券联合发布大宗商品RWA代币白皮书,启动路演。
• 9月:若蚂蚁合作落地,将在“支付宝HK”灰度测试稳定币充值港股通功能。
风险提示:目前所有合作与技术落地仍处于监管审批或灰度测试阶段,若政策细则延迟或牌照审批不及预期,短期股价波动可能加大。
老师们阅读后对中银证券还有哪些补充意见?
欢迎友善评论及指正!
本文摘自网络公开信息,不作为买卖依据!
股票投资需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