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川智能几个驱动逻辑,多看看!

用户头像
松哥七点半1976
 · 广西  

本川智能深层次买入逻辑及近期催化剂:

一、深层次买入逻辑

1. 产业卡位:

• 6G 毫米波/太赫兹高频板国内稀缺供应商,已完成 6G 通信 PCB 设计项目,正与客户联合推进 5.5G/6G 产品落地。

• 切入低空经济、机器人、AI 服务器电源等“新质生产力”场景,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 与上海芯华睿成立合资公司(持股 51%),开发芯片嵌入式功率板,绑定新能源车、光伏储能头部客户,形成“材料-工艺-集成”三级创新体系。

2. 产能与资本周期共振:

• 珠海+泰国双基地扩产(可转债募资到位),预计 2026 年满产新增年收入 20 亿元量级;产能释放期与行业需求上行期重叠,带来经营杠杆。

• 收购皖粤光电获得热电分离铜基板、陶瓷基板技术,高毛利特种板占比持续提升,2024 年多层板占比同比提高 3.64 个百分点。

3. 财务拐点:

• 2025Q1 营收 1.7 亿元、同比+39%,归母净利 1034 万元、同比+44%,扣非净利同比+248%,毛利率 22.98% 连续三季改善。

• 负债率 25.9%,财务费用为负,现金流足以覆盖未来两年资本开支,扩张期风险可控。

4. 资金与筹码:

• 8 月以来融资余额从 0.9 亿元升至 1.5 亿元,创两年新高,杠杆资金与主力同步加仓。

• 21 家主力机构 2024 年末持仓占流通股 29%,长线资金锁仓良好;近期游资接力推高换手率,筹码充分交换后浮筹减少。

5. 估值与对标:

• 2025 年一致预期 PE 约 28 倍,处于高端 PCB 板块中枢偏低水平;若给予 6G/低空经济溢价,目标估值 35–40 倍,对应 50% 以上空间。

二、近期主要催化剂

| 时间窗口 | 催化剂 | 可能带来的边际变化 |

|---|---|---|

| 8–9 月 | 6G 技术标准研究启动(工信部 2025 年 6 月已启动) | 6G 主题情绪升温,高频板 ASP 与订单预期上调 |

| 8 月下旬 | 半年度业绩快报 | 若延续 Q1 高增,全年盈利预测将再上调 |

| 9–10 月 | 珠海首批新产能试产 | 机构调研密度加大,产能落地+订单验证 |

| 10 月 | 泰国基地开工仪式 & 海外大客户审厂 | 出口业务占比提升,打开欧美新能源车供应链 |

| Q4 | 低空经济政策细则(空域管理/补贴) | 公司无人机/空中出租车 PCB 批量订单落地预期 |

| 持续 | 游资+杠杆资金共振 | 6G 板块轮动时,短线资金易形成二次拉升 |

三、风险提示

1. 6G 标准落地及商业化节奏低于预期;2. 扩产爬坡不及预期导致毛利率波动;3. 高频高速板竞争加剧带来价格压力;4. 游资快速撤离造成股价高波动。

附:本川智能的“黑科技”与巨头合作可概括为“三大硬核技术 + 五大头部伙伴”。

一、三大硬核技术(黑科技)

1. 6G 太赫兹 / 毫米波 PCB

• 国内首批量产低损耗毫米波 PCB,插入损耗<0.3 dB/inch@110 GHz,可支持 6G 太赫兹频段;

• 与中科院微系统所成立联合实验室,攻关 6G 通信模块,已送样全球前五大电信设备商测试。

2. 芯片嵌入式功率板(Chip-Embedded Power PCB)

• 与上海芯华睿合资(持股 51%),将 IGBT/SiC MOS 芯片直接嵌入 PCB,散热路径缩短 60%,寄生电感降至 <1 nH,已拿到新能源车、光伏储能 Tier-1 小批量订单。

3. 超大容量无干扰背钻工艺

• 5G-A/6G 基站天线用高频多层板,采用“背钻控深+阶梯压合”技术,实现 64T64R Massive MIMO 零干扰布线,良率>95%,同行平均 85%。

二、五大头部伙伴

| 类别 | 合作伙伴 | 合作形式 | 产品/场景 | 最新进展 |

|---|---|---|---|---|

| 通信设备龙头 | 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 | 直接/间接供货 | 5G-A/6G 基站天线、光模块高频板 | 已列入 6G 试验网供应商名录 |

| 天线巨头 | 京信通信摩比发展通宇通讯 | 战略级长期协议 | 5G-A 天线 PCB 主供 | 参与国内首批 5G-A 商用项目 |

| 汽车/能源 | 特斯拉、宝马、奔驰(通过 Tier-1) | 间接配套 | 毫米波雷达、BMS 用高频板 | 2025 年起多款新车型陆续量产 |

| 半导体 | 上海芯华睿(英飞凌/安森美/博世背景团队) | 合资+联合开发 | 车规级 IGBT/SiC 嵌入式功率板 | 2025Q3 小批量,2026 年大规模扩产 |

| 科研 | 中科院微系统所 | 联合实验室 | 6G 太赫兹通信模块 | 2025 年完成原型验证,2026 年进入外场测试 |

三、未来看点

• 2025Q4 珠海 100 万㎡高频 PCB 产线投产,将直接对接华为、中兴 6G 外场试验需求;

• 合资公司芯华睿产品若通过车规认证,可同步切入特斯拉下一代 800V 平台;

• 与中科院合作的太赫兹模块一旦商用,ASP 将是现有 5G 高频板的 3–5 倍,毛利率有望抬升 8–10 个百分点。



老师们阅读后对本川智能还有哪些补充意见?

欢迎友善评论及指正!

本文摘自网络公开信息,不作为买卖依据!

股票投资需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