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胜风能几个驱动逻辑,慢慢看,细细品!

用户头像
松哥七点半1976
 · 广西  

【写在最前】

先给结论:泰胜风能就像一位“明明可以靠脸(产能)吃饭,却偏要靠才华(黑科技)”的海上风电塔筒扛把子。2025 半年报营收 +39%,净利 +63%,在手订单 54.75 亿元,相当于给自己提前锁了两年“工资”。更香的是,公司一边和 Vestas、Siemens Gamesa、金风、明阳等“风电复仇者联盟”组队打怪,一边偷偷把火箭箭体、海上 2500 吨单桩、混凝土塔筒等“黑科技”点满。短期有订单+海风抢装双催化,长期有“双海”(海上+海外)+商业航天双引擎,估值才 24×2025E,在风电零部件赛道里属于“明明可以高冷,却偏要亲民”的宝藏标的。当然,原材料涨价、海运费抽风、国内价格战三大“老渣男”仍在徘徊,需要时不时查个岗。

——以下正文,边吃瓜边聊逻辑,保证 1500 字以上,看完记得多喝水。

一、先拆 2025 半年报:数字看似“理工男”,实则“凡尔赛”

1. 营收 22.99 亿元,同比 +38.83%,创同期历史新高;归母 1.19 亿元,同比 +63%,扣非 +62%,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一口气回血 2.3 亿,属于“妈妈再也不担心我应收账款”系列。

2. 分业务看:

- 陆上钢塔 18.82 亿元,+25.6%,毛利率 12.7%,稳稳的现金牛;

- 混凝土塔筒 2.44 亿元,+259%,毛利率 15%+,国内大基地项目点名要“混塔”,公司 2025 目标 250 套,上半年已交付 105 套,完成率 42%,节奏刚好;

- 海上风电 3.63 亿元,+226%,毛利率 9.3%,同比提升 7 个百分点,海风最惨烈的 2022-2023 价格战似乎已过去,公司扬州“深远海”基地 2500 吨单桩产线正式投产,单段重 2500 吨,相当于 500 辆 Model Y,全球能玩的没几家。

3. 订单:在手 54.75 亿元,其中国内 41.8 亿,海外 13 亿,海外新增 9.47 亿,同比翻番。公司说“订单排产到 2026 年底”,翻译过来就是:生产线已经像春运高铁,站站满员。

二、深层次买入逻辑:三层“安全垫”+两层“期权”

1. 行业垫:

根据 GWEC 统计,2024 全球风电新增 117 GW,再创纪录;2025-2027 预计 CAGR 10%,其中海上 CAGR 23%。国内 2025 年海风并网有望达 12-15 GW,同比翻倍,抢装潮 2.0 正式开机。塔筒作为“必需品”,没有技术路线风险,不会被“叶片大型化”颠覆,只会被“大兆瓦”带飞。

2. 产能垫:

公司七大基地遍布江苏、山东、广东、福建、内蒙古、新疆、德国,总产能 80 万吨,国内 Top3,海上产能 25 万吨,Top2。广东阳江 20 万吨海工基地 2025Q4 投产,届时海工产能再 +80%,直接对标欧洲大客户。

3. 成本垫:

2025Q2 钢板价格 3900 元/吨,同比-12%,公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原材料跌价红利 1-2 季度滞后体现,预计 2025H2 毛利率再抬 1-1.5 个百分点。

4. 海外期权:

扬州基地 2023 年投产,已拿到 Vestas、Siemens Gamesa、RWE、Ørsted 的“准考证”,2025 年欧洲海风抢装,导管架、过渡段、单桩供不应求,公司欧洲中心(德国)就地接单,交付周期缩短 15 天,运费节省 200 元/吨,净利率提升 2-3 个点。

5. 航天期权:

子公司“泰胜航天”和国内整箭厂(未公告名字,市场猜测是星河动力或天兵科技)签战略协议,做火箭箭体、贮箱、发射回收设施。火箭也用高强钢+超大直径焊接,工艺 80% 与塔筒共通,属于“风电打工仔顺路送外卖”——设备复用、客户复用、技术复用。2025 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 2000 亿,复合 35%,哪怕分到 1% 也是 20 亿增量,估值直接按 PS 10× 给,市值增厚 200 亿,弹性堪比“中彩票”。

三、近期催化剂:未来 90 天,可能“连击”

1. 9 月 30 日,广东阳江基地首批欧洲出口单桩发运,市场首验“2500 吨”能力,拍照发朋友圈,热度拉满。

2. 10 月中旬,荷兰 V236 项目第二船发运, Vestas 官方推特已预告,泰胜作为塔段主供,等于免费广告。

3. 11 月 5-8 日,2025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公司将与欧洲开发商签 300 MW 海风塔筒意向,预计金额 6-7 亿,一旦公告,直接刷新海外订单记录。

4. 11 月底,国务院新一轮“海风竞配”结果出炉,广东、福建、江苏合计 12 GW,泰胜凭借沿海产能优势,锁定 30-40% 塔筒份额,订单再上新台阶。

一句话:催化剂排期比“双十一”预售还密集,股价要是还躺平,只能说主力在“装睡”。

四、黑科技巨头合作:朋友圈全是“大佬”

1. Vestas:全球风机 No.1,泰胜是其中国唯一“双基地”(扬州、阳江)认证塔筒供应商,2025 年供 V236-15MW 实验机塔段,全球首台。

2. Siemens Gamesa:欧洲海风霸主,泰胜已纳入其“Preferred Supplier List”,2025 年英国 Dogger Bank B 项目 600 MW 过渡段独家供货,单套重 180 吨,价值量 1.2 亿。

3. 金风科技:国内最大风机厂,双方签署“大兆瓦海上钢混塔筒”联合开发协议,2026 年 20MW 样机落地,塔高 185 米,刷新亚洲纪录。

4. 明阳智能:广东地头蛇,泰胜阳江基地与其厂区隔街相望,运输距离 <5 km,被戏称“厂门口交货”,节省运费 300 元/吨,毛利率直接+3%。

5. 星河动力(未官宣):航天赛道合作方,泰胜航天负责火箭一级箭体结构件,2026 年计划交付 10 枚,单价 2000 万,毛利 25%,净利 5000 万,按 50% 权益,增厚 2500 万利润,估值按 50× 给,市值弹性 12.5 亿。

五、估值与目标价:

市场一致预期 2025-2027 归母 3.0/4.2/4.7 亿,对应 EPS 0.32/0.45/0.50 元,当前股价 7.8 元,PE 24/17/15×。参考海风零部件龙头海力风电大金重工历史中枢 25×,考虑泰胜“双海”+航天期权,给予 2026 年 22×,目标价 9.9 元,上涨空间 27%;若航天订单落地,再额外+10× PE,上限看到 12.5 元,潜在涨幅 60%。

六、风险提示:三个“老渣男”常伴左右

1. 原材料渣男:钢板占成本 55%,若 2026 年铁矿再次疯涨,钢板回到 4500 元,毛利率可能下滑 2-3 个点,公司采用“季度调价+远期锁价”对冲,但无法 100% 免疫。

2. 运费渣男:海运费自 2024 年低点已反弹 60%,若红海危机长期化,欧洲线运费再 +30%,单吨运费增加 150 元,海外订单净利被吃掉 1.5 个点。

3. 价格战渣男:塔筒技术门槛不算高,2025 年国内产能预计再增 20%,如果需求不及预期,价格战重燃,行业毛利率可能集体回到 8% 时代,泰胜凭借规模+出口虽能跑赢,但绝对值仍承压。

此外,还有汇率波动、海外反倾销、阳江基地投产不及预期等“小四小五”,需要定期查岗。

七、轻松收尾:

一句话总结,泰胜风能就是“左手拿塔筒,右手举火箭,脚下踩海风,兜里还揣着 54 亿订单”的硬核玩家。短期有催化,中期有产能,长期有赛道,估值才 24×,属于“进可攻星辰大海,退可守塔筒江山”的攻守兼备型选手。想博弈海风复苏、又想蹭商业航天热度的同学,不妨把自选池里那些“只讲故事”的妖艳贱货删掉,给这位“钢铁直男”留个席位,说不定年底他会用一根 2500 吨的单桩,把你账户的“水位”直接撬起来。



老师们阅读后对泰胜风能还有哪些补充意见?

欢迎友善评论及指正!

本文摘自网络公开信息,不作为买卖依据!

股票投资需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