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半年报里的吉林敖东,活脱脱就是A股版的“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营收11.26亿元,同比下滑两成,乍一看像被集采打瘸了腿;可净利润却高达12.82亿元,同比暴涨138%,硬生生把“营收下滑”拍成了“利润爆表”的反转剧。拆开财报一看,原来公司真正的发动机藏在“投资收益”这一栏——广发证券上半年给力,光权益法核算就给它贡献了12.06亿元,占净利润94%以上。主业?那是锦上添花;炒股?才是灵魂支柱。于是江湖人送外号“药材界巴菲特”,一边熬着安神补脑液,一边数着券商分红,主业佛系,投资上头。
一、深层次买入逻辑:药是皮囊,券商才是骨架
1. “含广量”惊人,估值自带安全垫
截至6月末,公司直接+间接持有广发证券A股12.52亿股、H股0.93亿股,合计持股比16.47%,稳坐第一大股东交椅。按9月27日收盘市值粗算,这部分股权市值约260亿元,而吉林敖东总市值才230亿元出头,相当于把券商资产打九折打包卖,还白送一条医药产业链、一座长白山药材基地和一份连续17年现金分红的纪录。账上299.6亿元净资产里,有超200亿元是“可随时变现”的金融资产,真·脚下自带安全垫,躺下都高过围栏。
2. 医药业务“深蹲起跳”,集采阴影已price in
中药板块H1收入6.86亿元,同比下降21%,但毛利率却抬升14.67个百分点至57.12%,说明公司主动砍掉低价中标、无利润的流通品种,把资源往“安神补脑液”“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等大品种上集中。配方颗粒备案号已拿下525个,后面还有接近300个在排队,一旦全国放开医保支付,增量空间比长白山天池还大。更妙的是,公司资产负债率仅11.54%,账上现金充沛,完全有能力在渠道、品牌、研发上继续“烧钱”抢份额,深蹲之后的起跳高度值得期待。
3. 现金流+回购+中期分红,管理层“市值管理”觉醒
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0.5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0.13亿元转正;公司一边回购1.2亿元,一边推出10派2元的中期分红,合计3.54亿元,占净利润27.7%。别小看这个动作,它意味着管理层不再装睡,开始用真金白银把“破净”的估值往回拽。连续17年分红,累计派现45亿元,这种“佛系发红包”的毅力在A股堪称清流,也间接证明投资性现金流不是“镜花水月”。
4. 监管友好、牌照稀缺,券商股权是“金饭碗”
广发证券手握券商全牌照,投行、资管、公募(广发基金)、私募(广发信德)一条链,2025年两市成交额同比放大18%,佣金与两融利息双双回暖;注册制全面铺开,IPO、再融资、债券承销收入水涨船高。吉林敖东作为第一大股东,不仅享受利润分成,还能在董事会拥有话语权,未来若广发继续发行H股或GDR,敖东可随时参与,摊薄风险极小。券商行情一旦启动,这份“金饭碗”就会秒变“聚宝盆”。
二、近期催化剂:三根“火柴”已擦亮,就等风来
1. 降准+降息预期再起,券商板块弹性MAX
9月美联储鸽声嘹亮,国内LPR跟进下调概率陡升,两融利率走低直接刺激风险偏好。历史回测显示,降准后30日内券商指数平均跑赢沪深300约7个百分点。吉林敖东作为“券商影子股”,β系数比正宗券商还高,自带杠杆属性,一点就着。
2. 广发证券AH溢价逼近三年高位,H股回购预期升温
目前广发A对H溢价约45%,公司账面现金充足,完全有能力启动H股回购或大股东增持。一旦公告落地,价差迅速收敛,吉林敖东持有的0.93亿H股公允价值将直接重估,利润表瞬间“美颜”。
3. 中药配方颗粒国标切换,四季度起量可期
2025版《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预计10月正式实施,备案制全面替代审批制,吉林敖东手握500+文号,首批入围概率极高。机构预测,颗粒剂市场三年复合增速25%,公司2026年颗粒收入有望突破8亿元,净利率30%+,相当于再造一个“中成药板块”。
4. 估值提升计划进入“百米冲刺”
公司在年初抛出《估值提升计划》,明确提出“加大回购、提高分红、强化IR”。半年报披露后,仅隔两周就落地中期分红,节奏明显加快。按照监管最新精神,破净央企、国企要“市值管理”,民营控股公司也要“参照执行”。吉林敖东净资产近300亿,市值却破净,完全符合政策喊话对象,后续不排除推出特别分红或大股东增持,再点一把火。
三、广发证券股权的亮点:不止是会下蛋的母鸡,还会“咯咯”带节奏
1. 利润奶牛:权益法核算,收益确定性强
广发2025H1归母净利58亿元,同比增长42%,吉林敖东按16.47%股比确认12.06亿元投资收益,基本锁定全年20亿+的“保底利润”。相比其他上市公司“炒股”计入公允价值变动,一次性上下翻飞,权益法收益更平滑,且不受二级市场波动直接影响,妥妥的“稳稳幸福”。
2. 资产增值:券商牌照+公募股权重估
广发基金持股54.5%,管理规模1.4万亿元,稳居行业前三。公募股权在熊市里给10倍PE,牛市能给20倍,仅广发基金这块股权估值就超300亿元。吉林敖东间接享有其中16.47%权益,相当于怀里揣着一只“下金蛋的鹅”,而且这只鹅还在越长越胖。
3. 协同孵化:产融结合,医药基金圈地
双方合资的“广发信德敖东医药产业基金”已投项目18个,涵盖创新药、高端器械、CXO赛道。投资项目若未来登陆科创板,吉林敖东既能在退出时享受投资收益,又能优先锁定并购标的,实现“资本+产业”双轮驱动。别的药企还在辛辛苦苦做PD-1临床,敖东已经靠股权融资把管线“预购”了,省时省力还省钱。
4. 流动性彩蛋:H股可质押、可转融通
公司持有的广发H股已悉数纳入“港股通”标的,可低成本转融通出借,年化利率2.5%左右,1亿股年躺赚5000万元利息;若急需资金,还能通过质押H股融资,折扣率60%,比A股质押高出一截。股权不仅升值,还能当“活期存款”用,灵活性拉满。
四、风险:看上去像“开挂”,其实也有“暗礁”
1. 券商β杀估值,利润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若市场遭遇黑天鹅,成交萎缩、两融下滑,广发净利环比骤降,吉林敖东的投资收益也会跟着高台跳水。2022年熊市就是最好的教训:广发净利同比下滑33%,敖东当年投资收益减少18亿元,股价从22元一路跌到12元,几乎腰斩。券商影子股“涨时无敌,跌时无语”,心脏不好慎入。
2. 会计处理暗藏“其他综合收益”炸弹
广发H股股价波动会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虽然不影响当期损益,但会悄悄吞噬净资产。上半年敖东OCI项下-1.33亿元,主要就是广发H股下跌所致。若美联储鹰派超预期,港股流动性再受冲击,OCI持续为负,公司账面净资产缩水,市值管理难度加大。
3. 医药主业“换挡期”阵痛
公司主动砍掉低毛利流通品种,收入规模短期下滑,若配方颗粒、大健康新品接不上棒,可能出现“青黄不接”。此外,中药集采从口服制剂向注射剂、配方颗粒蔓延,一旦大幅降价,公司刚抬升的毛利率又会被打回原形。研发方面,上半年研发费用仅0.56亿元,占营收5%,低于行业平均,创新管线薄弱,长期竞争力存疑。
4. 流动性幻觉:账上金融资产的“变现损耗”
虽然所持广发证券市值260亿元,但真要减持需要提前公告,且单次减持超过1%就得发提示性公告,极易引发市场砸盘。2023年公司曾计划减持0.5%广发A股,结果消息一出,广发当日下跌4%,减持计划被迫搁浅。巨额金融资产看似“随时变现”,实则“镜花水月”,一旦市场风偏转弱,流动性折扣可能高达10%—20%。
5. 政策黑天鹅:券商股权结构监管趋严
此前有传言称监管层将收紧“非金融企业控股券商”,虽然未被证实,但若未来政策要求“主辅分离”,吉林敖东可能面临被动降低持股比例的压力。参考此前互联网巨头出售金融牌照的案例,若真被要求减持,不仅失去战略协同,还需缴纳巨额所得税,对股价构成双重打击。
五、小结:想“躺赢”得先学会“躺平”
吉林敖东就像一位披着白大褂的“扫地僧”,表面看是个熬药的老中医,背地里却握着券商的“九阳真经”。2025年半年报再次验证:医药业务提供的是“诗与远方”,广发证券才是“眼前的苟且”。估值层面,市值低于持股市值,破净+高股息+回购组合拳,已经把“下跌空间”焊死;催化层面,降准降息、券商回购、配方颗粒放量、市值管理政策,四根火柴排排坐,只等市场情绪这根导火索。风险层面,券商β、流动性幻觉、政策黑天鹅随时可能掀桌子,适合“信仰充值+长期躺平”型选手,而非“追涨杀跌+高频交易”型玩家。
一句话:把它当“券商ETF增强版”+“中药反转期权”就对了。能承受10%波动,想吃6%股息,还能蹲一波券商牛市,那就上车系好安全带;若只想快进快出,劝您还是去隔壁题材股,这辆老爷车加速慢,但一旦飙起来,窗外的风景可能真·长白山天池那么辽阔。
老师们阅读后对吉林敖东还有哪些补充意见?
欢迎友善评论及指正!
本文摘自网络公开信息,不作为买卖依据!
股票投资需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