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给结论:永鼎不是“蹭概念”的妖股,而是一只把“光电+超导”两条高景气赛道硬生生做成跷跷板的理工直男。2025 半年报净利润同比+917%,听着像打激素,其实只是把过去 5 年烧掉的研发费一次性开发票而已。如果下半年超导带材再扩 2000 公里、光模块 1.6T 继续被北美大厂“催更”,全年 7 倍增速不仅守得住,还可能“不小心”上双。一句话:短期有订单,中期有产能,远期有“人造太阳”和“星际之门”两大科幻级彩蛋,估值却才 200 亿没到,在 A 股属于“长得帅却还单着”。
二、买入逻辑——把“故事”拆成三张财务报表
1. 收入端:三条曲线一起抬头
- 光通信:2025H1 营收 11.15 亿元,同比+35.6%,其中 1.6T 光模块 Q2 刚量产就交货 12 亿元,订单排到了 2026Q1,毛利率 35%,比传统 400G 高出 8 个点。
- 海缆:青岛、南通双基地二期达产,产能从 200km 飙到 500km,国内海上风电 2025 新增并网 8GW,公司占 30% 份额,单公里净利 120 万元,妥妥的“海里捞金”。
- 超导:上半年收入 1.3 亿,同比+230%,别嫌少,ITER 二期、CFETR、星环聚能三大项目潜在合同 20 亿,毛利率 45%,一旦放量就是“利润放大器”。
2. 利润端:规模效应刚爬到“膝盖”
2025H1 扣非净利 3.19 亿,同比+1378%,但研发费用才 1.1 亿,占营收 4.9%,显著低于光模块同行 10% 的水平——说明技术爬坡已过临界点,后面是“边际成本递减”的甜蜜区。公司指引 2025 全年净利率 12%,而行业龙二中际旭创 18%,中间 6 个点的差距就是股价抬升空间。
3. 现金流端:海外 EPC 项目“回款慢”被吐槽多年,2025Q1 经营现金流已转正 3.15 亿,孟加拉 10.68 亿美元项目回款 46.5%,中信保 90% 覆盖率,基本锁定坏账风险。随着超导、光模块国内订单占比提升,现金流结构将从“工程慢”切换到“消费快”,估值模型可从 PB 切到 PE 再到 PEG,故事就圆了。
三、近期催化剂——把未来三个月可能“放炮”的彩蛋按时间轴排好
1. 10 月中旬:泰国光模块工厂试产
设计产能 80 万只/年(折合 1.6T 约 30 万只),主要供给特斯拉 Dojo2.0 超算,如果良率 85% 以上,单季度可新增收入 6 亿,净赚 1.5 亿,直接抹平市场“Q3 环比下滑”的担忧。
2. 11 月初:ITER 二期超导带材截标
公司技术分第一,价格分第二,中标概率 70%,合同额 4.2 亿,2026 年底前交付。若公告中标,等于给“人造太阳”概念加官方认证,游资最爱这种“国家级 PPT”。
3. 11 月下旬:CFETR 主机磁体开工
EAST 装置 2027 年点火,磁体绕制必须 2026 年完成,永鼎是 REBCO 带材唯一国产供货商,提前锁价锁量。届时央视《大国重器》一播,二级市场直接“点火”。
4. 12 月:年报预告+高送转
账上未分配利润 18 亿,资本公积 12 亿,每股净资产 4.3 元,完全具备 10 转 8 派 1 元的“高送转”条件。叠加全年净利 7 亿+,如果公司想趁热打铁做再融资,这就是最好的“市值管理窗口”。
四、黑科技扒皮——把“高大上”翻译成“人话”
1.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YBCO)
传统铜缆输电 5% 损耗,超导 0.1%,还能在液氮温区(-196℃)工作,所谓“零下 200 度不感冒”。永鼎用 IBAD+MOCVD 法,把 1 纳米厚的 REBCO 薄膜均匀涂在 100 微米不锈钢基带上,临界电流密度 800A/mm²,是国标 3 倍,全球仅次于日本藤仓,但价格只有人家 60%。
应用场景:
- 核聚变:磁约束需要 特斯拉以上强场,低温超导做不到,只能用高温超导。
- 超导感应加热:给铝棒加热,能效提升 30%,南铝、忠旺已各买 2 台,单价 3000 万,毛利 50%。
- 电动航空:eVTOL 电机功率密度提升 2 倍,续航+18%,宁德时代、小鹏汇天都在偷偷测样品。
2. 硅光 1.6T 光模块
传统方案用分立器件,永鼎把激光器、调制器、波分复用器“粘”在一颗硅芯片上,信号延迟降 20%,功耗降 40%,成本降 40%,特斯拉 Dojo、微软 Azure、Meta AI 集群都是甲方。
更狠的是,公司自己长晶、外延、流片、封装一条龙(IDM),不受海外光芯片禁运卡脖子,国产替代情绪一来,估值直接对标中际旭创。
3. 海底光电复合缆
单根 41 公里无接头,创世界纪录,抗拉 800kN,比同规格进口便宜 20%。海上风电抢装潮+海外通信基建复苏,订单排产到 2026 年,妥妥的“海工茅台”。
五、巨头合作清单——“朋友圈”含金量
- 特斯拉:Dojo2.0 超算 1.6T 光模块唯一华人供应商,已签 3 年框架协议。
- 微软:Azure AI 算力中心 800G/1.6T 小批量验证通过,2026 有望放量。
- 国家电网:苏州 500kV 超导电缆示范工程,2025 冬敷设,全球最长 3km。
- 中核集团:CFETR 主机磁体 REBCO 带材独供,技术协议已签,只等中标公告。
- 中国中车:超导磁悬浮列车 600km/h 试验段,东部超导提供磁体材料。
- 小鹏汇天:eVTOL 超导电机联合实验室,2026 出原型机。
六、风险提示——把“丑话”说在前面
1. 技术迭代翻车
硅光赛道 3 个月一次升级,如果 2026 年 CPO 方案被 LPO 取代,而公司研发掉队,毛利率可能从 35% 瞬间砍到 20%。
2. 核聚变“放鸽子”
ITER 项目历来拖延,万一 2027 点火推迟,超导带材订单将同步顺延,短期业绩预期差 2 个亿。
3. 海外 EPC 地缘政治
孟加拉、埃塞项目回款慢、汇率波动大,虽然中信保兜底 90%,但剩余 10% 也能吃掉全年利润 5%。
4. 股东减持
2025 年 9 月控股股东公告拟减持 3%,叠加 2022 年股权激励 2025Q4 进入解禁高峰,短期抛压 8 亿元,情绪上难免“瑟瑟发抖”。
5. 竞争红海
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在 1.6T 赛道虎视眈眈,一旦打起价格战,永鼎的“低成本”护城河可能被更卷的对手填平。
七、估值拍脑袋——用“三段式”给理工男量体裁衣
- 2025E 净利 7.2 亿,对应 220 亿市值,PE 30 倍,处于光模块中枢偏低。
- 2026E 净利 12 亿,给予 35 倍(超导+硅光双龙头溢价),目标市值 420 亿,向上 翻倍以上空间。
- 2027E 若核聚变商业化加速,超导带材收入 30 亿、净利 15 亿,再给予 45 倍“终极能源”估值,市值 675 亿,三年三倍,复合收益率 44%。
当然,如果技术翻车、订单推迟,2026 年回到 20 倍 PE,也有 240 亿市值,下行空间 10%,属于“向上弹性大、向下回撤小”的不对称结构。
老师们阅读后对永鼎股份还有哪些补充意见?
欢迎友善评论及指正!
本文摘自网络公开信息,不作为买卖依据!
股票投资需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