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买首华转债是在5月初,首次买入首华燃气是在5月末,距离第一次买入已经3月有余。昨天首华燃气开盘下跌,我亦按照周总结所说,继续小幅加仓首华燃气。之前一直在说比较期待公司的半年业绩,今天经过思考,其实买入的逻辑既有短期又有中长期,如果短期逻辑不能兑现,那么在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继续等待中长期逻辑兑现也未尝不可。今天的文章,里面很多内容都是摘选自个人之前的文章,经过整合结合目前首华燃气和首华转债的情况再作以梳理,有人可能会说我是不是在走夜路吹口哨,给自己壮胆,也许是吧,但是逻辑需要反复确认,再根据企业实时的情况再加以判断。
一、短期逻辑
1、业绩兑现
从目前可掌握的信息来看,公司在上半年一直预计全年天然气自产气可以达到9亿立方米,这个数值大概率是可以实现的。
根据首华转债评级报告,公司2025年一季度自产气21575万立方米(和我之前的预测22144万立方米差距不大),可以说公司的自产气还是可以线性推测的。
备注:之前文章中的预测情况,2024年末实际日产气23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15%,也就是说2023年末日产气约107.44(231/215%)万立方米。2024年一季度日产气按照2023年末计算,2024年一季度产气量9670(107.44*90)万立方米。公司2025年一季报披露产气量同比增长129%,那么可估算2025年一季度产气量22144(9670*229%)万立方米。
另外,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新增投产天然气井8口,按照估算每口井预计每天产气6万立方米,8口井每天大约50万立方米,按照下半年180天计算,预计下半年自产气可增加9000万立方米。
7月11日,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在2024年产建成果的基础上,公司今年以来从勘探开发到排采投产的每个环节,均明确了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严格把控进度,实时调整优化,确保各项任务高效推进,为产量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6月27日,公司天然气开发板块产量提前三天完成半年度生产目标,预计2025年全年产量有望突破9亿方。
综合以上信息,公司2025年的产量可以说相关稳,但是我们一般习惯说量价齐飞,量有了,价格方面就很难获得相关信息了。因此,我目前能想到的风险点就是公司天然气的售价不及预期。
2、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稳步推进
一是公司2024年11月公告,控股股东拟转让股权,具体如下:
(1)2024年11月26日,首华燃气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赣州海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刘庆礼签署了《赣州海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刘庆礼关于首华燃气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海德投资将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无限售条件股份27,216,000 股(占总股本的 10.29%)(总股本指公司截至 2024年9月30日的总股本,且已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具体数量为264,576,595股。)以及由此所衍生的所有股东权益和义务全部转让给受让方刘庆礼。待股份协议转让交割过户完成后,海德投资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刘庆礼持有公司 27,216,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29%)。
(2)2024 年11月26日,山西汇景、刘庆礼与刘晋礼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书》, 约定三方在上市公司层面保持一致行动。
(3)本次权益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本次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刘庆礼、山西汇景与其一致行动人刘晋礼,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刘庆礼、刘晋礼。本次交易不会对公司治理、持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实控人迟迟未能实现变更,也是阻碍股价进一步上涨的原因。但是,从最近两次股东大会投票来看,大股东和二股东应该已经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对于公司的控制权应该会稳步交接到刘庆礼手中。
二是小刘总任职公司总经理助理,首华燃气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聘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聘任刘青川先生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青川为刘庆礼之子,刘庆礼为公司未来实控人之一,从这次安排小刘总职务来看,股权转让的事宜还是在稳步推进中。
三是三股东陆续减持,公司7月25日晚发布公告,因自身经营发展需求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主动减持公司股份等原因导致西藏科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西藏嘉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减少至5%。
西藏这个三股东由最初定增后持股超过17%一直到截至2025年一季度8%,再到这次的5%,预计在可见的未来应该是准备套现离场。从这一点看,济川药业的曹家父子获得投资收益回归医药主业也算是明智之举。
以上三点可以预见,在实控人变更尘埃落定后,公司的股权结构将进一步明晰。
二、中长期逻辑
1、可转债问题必须要解决
公司可转债距离到期还有2.24年,即2027年11月1日,其实留给公司的时间不算多了。从公司母公司的报表看,公司账上的现金都在子公司,当然子公司的资金不是不能给母公司用,毕竟发行可转债的钱大部分都给子公司用来开发天然气了。但是,如果能通过转股来化债,那么对公司来说将节省一大笔现金流。尤其是公司未来还有进一步投资天然气开采的需求,对于现金肯定是越充足越好。
2、购买铝土矿能否成为热点
公司5月19日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市场化方式购买铝土矿资源,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 会及公司经营管理层具体办理相关事项,购买金额连续12个月内不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或净资产100%,授权期限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若在此期间内公司已确定竞拍结果,则本次授权有效期自动延长至矿业权登记完成。
公司通过市场化购买铝土矿资源的资金来源 为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为筹集出让金,公司拟向金融机构申请总额不超过20亿元融资,具体融资额度、期限、利率、贷款条件、担保等由银企双方依法协商确定。
公司已于6月4日召开股东大会并通过上述议案,公司目前没有披露过多的细节内容。目前,公司的天然气业务算是进入了收获期,那么这次购买铝土矿,是否是为了之后几年甚至是十年做打算呢?将公司打造成燃气和铝矿双轮驱动的资源型上市公司。
三、下一步打算
前面短期和中长期的逻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公司想要化债,必然需要拉高股价,对于首华燃气和首华转债,第一目标还是强赎线,也即正股15.8元、可转债130元。对于公司是否还会进一步下修转股价,我是这么考虑的,一是前一波大幅拉升以来公司的股价并未有效跌破10.94元的下修线;二是从目前的行情来看,公司12.15元的转股价并不算贵,想要向上突破强赎线并非难事。退一步说,即使公司选择下修转股价,下修到10元附近想要强赎也要上涨到13元以上,也不会低于我的成本线,只不过盈利肯定会大幅减少。
公司目前的市值31亿,相比其他同行业公司蓝天燃气、新天然气并不高估,如果业绩能够顺利兑现,估计翻倍甚至市值逼近百亿也未可知。当然,在股价彻底起飞后能涨到多少不是个人说的算的,但是可转债的强赎线是一个很好的价格锚,可以让我有的放矢将价格锚定在强赎价格之上。
免责申明:
1.本文仅是记录个人复盘笔记,本文的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不构成任何实际操作建议,投资者如据此交易,风险自担,盈亏自负;
2.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请为你的投资决策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