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港股财报显微镜
 · 四川  

$颖通控股(06883)$
香水第一股话术 来自于信息不对称陷阱!
1.事实核查:
颖通(06883.HK)并非香水第一股,更不是市场唯一的香水消费股: 市场上如 科蒂(COTY)、Interparfums 均主营香水业务且早已上市!
港股中 普拉达(01913.HK)、欧舒丹(00973.HK) 等也涉足香水品类,且自有品牌占比更高
关键差异:
颖通是 纯代理模式(无核心品牌所有权),而科蒂、欧莱雅拥有 自有品牌+研发能力,抗风险能力更强!
2.代理品牌市场排名优劣势比较:
欧莱雅 12.7% 阿玛尼、YSL、兰蔻 等
科蒂 8.5% Gucci、Burberry、Chloé 等
颖通代理品牌 8.1% 爱马仕、梵克雅宝(非TOP10) 依赖二线奢侈品牌
数据结论:
颖通代理的爱马仕香水 在中国市场份额仅1.2% 远低于香奈儿(12.7%)和迪奥(9.8%)
其核心品牌 梵克雅宝、萧邦 未进入中国销量前20
二、代理模式的致命缺陷
1. 品牌续约风险
颖通 22个品牌授权1年内到期,19个品牌1-3年到期,包括核心收入来源(如某奢侈品牌曾贡献25.5%营收,2022年未续约)
对比:
欧莱雅自有品牌占比超80%,无代理权流失风险
科蒂虽曾依赖代理,但已通过收购Creed等转型自有品牌
国际品牌正加速 直营化,挤压颖通生存空间
2. 自有品牌失败案例
颖通经营10年左右的自有品牌 Santa Monica 收入占比<1%,而科蒂自有品牌占比超40%
其线下集合店 “拾氛气盒” 5家门店中3家亏损,线上增速放缓。
3. 渠道结构失衡:线下渠道占比 79%,但 2025 年上半年闭店率高达 19.8%,内地门店数量较 2022 年减少 30.7%;线上收入占比从 47.5% 降至 37.1%,且天猫旗舰店频繁关闭,显示数字化转型滞后。
三、市场趋势与估值对比
1. 行业集中化加剧
中国香水市场 70%份额 被LVMH、香奈儿、科蒂等垄断,颖通作为代理商难以突破
国际品牌通过 电商直营+免税渠道 绕过代理商(如LVMH在上海建亚洲最大美妆仓储中心)
2. 估值泡沫警示
颖通控股 15.2倍 代理规模扩张 品牌流失、渠道刷虚假订单压货!
科蒂 18.6倍 自有品牌+高端化 市场竞争力强
欧莱雅 25.3倍 研发+全渠道协同 估值溢价已高
颖通PE看似“低估”,但若扣除不可持续的代理业务,实际估值虚高
四、投资者行动建议
甄别存货周转170天的合理性(行业平均60天)
替代投资标的:
科蒂(COTY.US):转型自有品牌成功,Gucci香水市占率持续提升
Interparfums(IPAR.US):轻资产运营但品牌控制力强
监测:
若颖通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突破30%(现为24.9%),将触发流动性危机
总结
颖通的香水第一股话术 是典型的 信息不对称陷阱!
其代理模式在品牌直营化浪潮中已凸显颓势,而市场份额、品牌排名、盈利能力均远逊于友商品牌
投资者应警惕“伪稀缺性”宣传,聚焦 自有品牌占比 和 续约风险 等实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