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买个锤子卖个铲子
 · 广西  

$ASM 太平洋(00522)$ ASMPT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其核心业务聚焦于半导体封装、测试及智能制造设备,目前并未直接涉足储能芯片的设计与生产。不过,其技术布局与储能领域存在深度关联,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一、储能领域的间接技术支持
1. 功率器件封装技术
ASMPT通过子品牌奥芯明(Accelink)提供针对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SiC(碳化硅)器件的先进封装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并网及储能系统中的逆变器和电池管理系统(BMS)。例如,其SilverSAM银烧结技术可提升IGBT模块的耐久性和电气性能,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储能变流器。
2. 高密度集成与散热优化
储能系统对功率模块的可靠性和能效要求极高。ASMPT的热压键合(TCB)技术可实现芯片与基板的超精密连接,减少信号传输损耗并提升散热效率,间接支持储能设备的紧凑化设计。此外,其混合键合技术(如LITHOBOLT™平台)可用于3D芯片堆叠,未来有望应用于HBM(高带宽内存)与AI芯片的集成,为储能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供算力支 。
3. 材料工艺创新
在功率半导体封装中,ASMPT积极探索铜烧结、无焊剂焊接等技术,以应对高温、高湿等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挑战。这些技术同样适用于储能系统中的电池模组封装,有助于延长设备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
二、市场合作与行业渗透
1. 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的协同
ASMPT的封装设备已深度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由于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系统在电池管理、功率变换等技术上存在共性,ASMPT的技术积累可自然延伸至储能领域。例如,其SiC模块封装技术可同时服务于电动汽车电机驱动和储能变流器。
2. 与储能系统集成商的合作
ASMPT通过提供整线解决方案(如烧结、塑封、检测设备),与储能系统集成商建立合作关系。例如,其In-Tool Heater技术可实现模块与散热器的定向加热烧结,解决高温工艺对封装材料的损伤问题,已应用于多款储能变流器产品。
3. 全球化布局与本土化支持
ASMPT在上海张江临港科技港设立研发中心,专注于大芯片封装、内存芯片封装等技术的国产化开发。这一布局不仅满足中国半导体自主化需求,也为本土储能芯片制造商提供了本地化的封装设备支持,间接推动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三、储能芯片的产业链定位
尽管ASMPT不直接生产储能芯片,但其设备是芯片从设计到量产的关键环节。储能芯片(如BMS中的AFE、电量计芯片)的性能实现高度依赖封装工艺。例如:
- 电池管理系统(BMS):AFE(模拟前端)和电量计芯片需要高精度的信号传输和抗干扰能力,ASMPT的倒装芯片封装和引线键合技术可满足此类需求 。
- 储能变流器(PCS):IGBT和SiC芯片的封装质量直接影响变流器的效率和可靠性,ASMPT的银烧结和热压键合技术可提升器件的长期稳定性。
四、未来技术趋势与潜在机会
1. 先进封装与储能智能化
随着储能系统向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方向发展,3D封装、Chiplet集成等技术将成为关键。ASMPT在混合键合、晶圆级封装领域的研发(如MEGA系列多芯片键合机)可能为储能芯片的集成化设计提供新路径 。
2. 光储融合与CPO技术
光储一体化系统对光通信模块的需求日益增长。ASMPT在共封装光学(CPO)领域的创新(如CoC-embedded CPO和ELSFP方案)可降低光模块功耗,提升储能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未来有望在智能电网和分布式储能中得到应用。
总结
ASMPT虽未直接生产储能芯片,但其在功率器件封装、高密度集成、材料工艺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储能行业提供了核心支撑。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其设备已成为储能芯片实现商业化落地的重要环节。未来,随着先进封装技术的持续突破,ASMPT在储能领域的间接影响力或将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