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的春天在哪里?

用户头像
痛快舒畅
 · 北京  

#雪球调研团# $文远知行(WRD)$

最近一段时间,密集的看了不少Robotaxi的公司,也体验了不少他们正在试点的产品。今天,就来聊一聊我个人对于Robotaxi的一些粗浅的观点和看法。

问题1:Robotaxi商业模式的核心本质究竟是什么?

问题2:Robotaxi当下最核心的机会是什么?

问题3:Robotaxi未来的机会/增量在哪里?

以下的分析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1、Robotaxi商业模式的核心本质究竟是什么?

从我个人的视角来看,Robotaxi有三个非常独特的门槛,这些门槛就构成了Robotaxi商业模式的核心。

第一个门槛:政策门槛,license就是市场准入的门槛;

从本质而言,Robotaxi是一个新鲜事物,对于全球多地政府而言也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有非常明确的牌照和准入门槛。 并且运营的牌照和车队的数量受到政府及相关主导部门的限制——这个模式往好里说,就是进入壁垒很高;但缺点就是,未来的规模化扩张并非想要布局多少车就布局多少车。

第二个门槛:技术门槛,硬件、软件及运营效率就是最大的门槛;

Robotaxi的本质就是要替代人类司机,因此对于感知硬件、计算平台、算法和世界模型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比如说激光雷达的数量普遍不低于4个128线,摄像头的数量普遍不低于8个,对于硬件平台而言更是如此,你有4Orin X,他有双Thor,大家在硬件的军备竞赛一直在持续,不仅仅对效果、成本、功耗还有生命周期时长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和门槛。

对于软件段而言,算法和世界模型(仿真)也有非常高的门槛,谁的算法越先进、世界模型效率越高,最终会体现在研发投入、研发产出和研发成果等多个方面。

软件能力和最终的运营效率,就是Robotaxi公司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门槛;

第三个门槛:安全门槛,这是Robotaxi的最底线要求;

对于任何一家Robotaxi公司而言,安全是整体运营的第一位和最重要的,无论是百万公里接管次数还是百万公里的违章/事故率,这些都是最核心的指标和最底线的要求。

反映在具体表现来看,就是是否有重大安全事故?是否被监管部门处罚?

如果从门槛的角度来看:

一个优秀的Robotaxi公司的标准就呼之欲出了——“license+技术+安全”

第一,市场准入license;第二,技术实力和研发效率;第三,安全的一票否决

我们接着来看

2、Robotaxi当下最核心的机会在哪里?

有很多机构和投资者认为Robotaxi未来就是一个规模效应,比如一个国家能够有30万辆出租车,如果能够替代10万辆,则每天每车可以创造的收入分成,用简单的乘法来预估市场的容量。

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思路。

从全球新能源渗透率的角度来看,中国遥遥领先达到50%,欧洲缓慢进展来到20%,北美艰难前行冲击10%,其他全球市场都是个位数的表现。

为什么在全球不同的市场,会有如此大的差异:首先,在于政府的政策倾向;其次,在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使用成本的差异是否足够大。

怎么理解这个事情,以中国为例:汽油的价格差不多在7-8元/升,电费的价格家用在0.5元/度,商用的价格在1.2-2元/度之间。同样的每公里行驶费用,烧油差不多在0.6-0.8元/公里,而用电则私家桩可以在0.07-0.1元/公里,公共充电桩在0.2-0.3元/公里。这两者的使用成本的比值可以达到3-10倍。这样的倍率差,足以吸引用户用脚投票。

但是,在欧洲和北美,用油和用电的单位成本倍率可能只有1-2倍,大家没有动力来主动选择新能源

对于Robotaxi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在高人工费用的国家替代人,必须有足够的价差,才是无论监管机构还是消费者,主动选择的核心驱动因素。

稀缺的人工和昂贵的人工,才是Robotaxi商业逻辑闭环的核心模式。

3、Robotaxi未来的机会/增量在哪里?

相信大家看完前两条之后,对于Robotaxi公司未来的机会在哪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判断。

标准非常简单:有核心的技术(-表征就是:没有被监管处罚);有足够多的市场(-表征就是:license的数量);去海外人工稀缺的地方(-表征就是:Robotaxi运营的价差足够大)。

海外、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欧洲和外劳需求量大的中东,才是Robotaxi的最佳场景和商业模式的真正入口!

结合上述的3个行业属性的判断和未来机会的标准,文远知行就有点呼之欲出了。

首先,目前中国Robotaxi公司,唯一一个旗下产品拿到六国license的公司(中国、美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沙特);

其次,研发的效率足够高,技术足够领先。

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色,一个特色是文远知行最新推出了HPC3.0“大算力、低成本、车规级”的车载计算平台:全球首发的双Thor X芯片方案,算力2000TOPS,100%车规级的硬件,设计寿命达10年30万公里,10亿小时低于50次的失效率。可以说,在车载计算平台上遥遥领先,将为公司在端到端、VLM等大模型上的技术优化建立先发优势。

第二个特色是文远知行拥有闭环的仿真能力,涵盖感知、预测、规划、控制全链路,对于真实环境中很难获取的长尾场景,也能快速仿真模拟,从而不断打磨和优化算法,用更大的模型,更快的推理速度,提供更高效的计算、更安全的体验、更快速的开城布局。目前来看,即便是对于全新的城市,在高精地图的加持下能够做到开城时间提升40%。

当然,这样的技术还能够与ADAS的解决方案,进行有效的业务延展。这相当于用自己的通用技能,做了一份兼职,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第三,安全的底线要能守住,首先是避免重大安全事故,要做到不被监管机构处罚;其次是技术的安全边界足够高,百万公里的必要接管次数,以及违违章次数等。文远知行是全球唯一一家从未由于自动驾驶系统问题而产生行政处罚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

从行业的整体发展来看,对于当下的任何一个Robotaxi公司而言,现在就是“从0到1”的阶段(左侧起步阶段)还远没有到完全看详细财务报表的时刻,底层的商业模式才是驱动公司未来走向的最核心指标!

无疑,文远知行将会是进入决赛圈的重要选手——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解决当下的“license+技术+安全+海外”这四个核心问题才是通往“1到10”和“10到100”的康庄大道。

据悉7月31日,文远将会公布25Q2的财报,会有公司最新的财务数据出来,也欢迎大家对比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