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订单在手,国际化转型加速,这家能源工程巨头正迎来价值重估机遇。
中油工程作为国内油气工程领域的“国家队”,在2025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公司依托母公司中国石油集团的资源优势,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近期连续中标伊拉克、阿联酋等中东地区重大工程项目,新签合同金额累计超过217亿元。
在当前能源安全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背景下,这家老牌工程企业正焕发新生机。
01 业绩基本面:营收增长与短期承压
2025年上半年,中油工程实现营业收入362.87亿元,同比增长12.18%,显示出业务扩张的良好态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积极开拓。
净利润表现却出现分化。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70亿元,同比减少10.87%。这种“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主要源于毛利率承压,上半年销售毛利率为8.01%,同比下滑0.85个百分点。
值得欣慰的是,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大幅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5.3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0.52亿元增加了55.20亿元,现金流改善幅度显著。同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达384.56亿元,同比增长57.52亿元,表明公司回款能力增强,经营质量提升。
02 市场开拓:中东突破与全球布局
中油工程在国际市场取得的突破尤为引人注目。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际市场新签合同额231.82亿元,占整体新签合同额的31.58%,同比增长9.86%。
近期两个标志性项目凸显了公司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一是伊拉克巴士拉石油公司海水输送管道项目,合同金额25.24亿美元(约180.32亿元人民币),合同期54个月。
二是阿联酋ADNOC Gas天然气管线项目,合同金额5.13亿美元(约36.88亿元人民币)。这两个项目不仅金额重大,更标志着中油工程成功进入中东这一全球能源核心市场。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手合同额约1700亿元,相当于2024年全年营收的两倍左右,为公司未来3-4年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项目储备。
03 战略转型:新兴业务与科技创新
中油工程正积极推动业务结构优化,着力培育新兴增长点。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兴业务领域实现新签合同额205.96亿元,占整体新签合同额的28.06%,同比增长16.56%。
在科技创新方面,公司编制发布了 “AI+工程建设”顶层设计,涵盖7大类3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5.96亿元,形成工艺包28个,实现23项科研成果首次工业化应用,科技贡献合同额达156亿元。
在绿色低碳领域,公司成功签约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配套绿色低碳示范工程项目CO₂捕集装置等34个合同额亿元以上项目,展现出技术引领市场开发的良好态势。
04 股东支持与资金保障
2025年9月,中油工程发布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中国石油集团定向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59.13亿元。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控股股东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和支持力度。
此次定增资金将主要用于伊拉克巴士拉海水管道项目(使用募集资金37亿元)、阿联酋天然气管线项目(使用募集资金4.4亿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17.73亿元)。
定增完成后,将显著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提高偿债能力,为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05 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从估值角度看,截至2025年9月26日,中油工程股价为3.46元,市净率仅为0.72倍,处于破净状态。机构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3/8.23/8.50亿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26.10/22.60/22.60倍。
多家机构给予公司“买入”或“优于大市”评级,认为公司受益于上游资本开支提升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未来发展潜力可观。
投资中油工程也需关注以下风险:原油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油气公司的资本开支计划;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较高,面临一定的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汇率波动可能对业绩造成影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油工程凭借其强大的工程技术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已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竞争优势。股价3.46元,总市值193亿元,市净率0.72倍——这些指标表明市场可能尚未充分认识到中油工程转型的价值。
对于投资者而言,中油工程代表了一种稳健的投资选择:背靠中国石油集团,订单充足,股息率超过1%,同时受益于全球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