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外核能行业受聚变重大进展及核能需求井喷,重视核聚变布局时机。
10月1日,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建设取得关键突破。BEST装置主机首个关键部件成功落位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全面开建。BEST项目目前总投资已接近200亿元,年内剩余装置招标额或超50亿。
我国可控核聚变商用,分三步走,建设EAST、BEST、CRAFT这三个大国之重器,也就是从中国“人造太阳”EAST点火,到BEST演示发电,再到CRAFT(夸父)造部件,稳步迈向聚变能商用发电,最终让聚变发电走进千家万户。
海外,OPEN AI计划在未来8年内将用量提升125倍,到2033年电能将达到250GW(需要约200余座大型核电站),超过印度目前全国用电总量,而这仅是一家AI公司的需求。Sam Altman名下有OKLO、Helion两家裂变小型堆、核聚变公司,用于对AI供电,核能是AI发展背景下能源应用大趋势。
下周10月13-18日“世界核聚变大会”在成都开启,2000人参加(一半外宾)。
10月中旬开始,BEST第二次密集招标(包括第一壁、偏滤器、电源等高价值量产品)有望开启,巨头入局及海外进展密集。
核聚变行业或将由事件驱动转变为订单驱动模式,持续高增的资本开支下零部件企业有望显著受益。
可控核聚变核心企业梳理
合锻智能:作为核聚变概念的龙头之一,公司深度参与了BEST等国家大科学工程。其在大型、高精度液压机和定制化装备方面的技术积累,使其成为聚变装置主机结构件、真空室等核心部件的有力竞争者。预计合锻智能董事长将继续担任核聚变新能董事长,此前致公司6月股价大跌的不利因素消除。
国光电气:覆盖 PCDB 等核心设备环节,国内唯一具备聚变堆真空室、偏滤器全链条制造能力的企业,是ITER项目的核心供应商,参与多个聚变项目。
联创光电:高温超导磁体龙头,主导南昌星火一号项目(总投资 200 亿)核能智能:已承接 BEST 真空室 2.1 亿元订单,正在拓展偏滤器等部件研发。
永鼎股份:控股子公司东部超导掌握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量产技术,产品应用于ITER的磁体馈线系统,并为中国的BEST装置等重大项目批量供货。
西部超导:国内唯一实现低温超导线材全流程商业化生产的企业,是ITER的中国独家供应商,产品应用于多个国家重大科学装置。
安泰科技:全球首家实现钨铜偏滤器和包层第一壁批量生产的企业,产品覆盖多个全球重大聚变装置。
中洲特材:公司是核电公司的上游供应商,生产的阀门、焊材等产品已为中核、中广核、国核等核电设施配套。公司生产的高温耐蚀合金材料及制品在核电上的应用主要为焊接用钴基焊材、阀门类铸件。
中核科技:公司为中核集团下属企业。公司在核电站用关键阀门、核燃料真空阀及浓缩铀生产关键阀门、石油化工高端阀门、超超临界火电关键阀门等领域均具备了国内行业领先的研发制造能力。
王子新材:子公司宁波新容参与核聚变项目对接。公司研发的核聚变磁体电源装置专用电容已实现交付,将继续加大在核聚变领域的投入,正在扩建的电容器智能制造基地,将重点满足聚变磁体电源等高端需求。公司与瀚海聚能战略合作,加速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依据。
文中所有信息和数据,均不保证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