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A股市场热点纷呈,赛道轮动加速。在外部环境扰动下,半导体、航空发动机等自主可控主线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获得了显著的避险和进攻双重属性。与此同时,赛力斯的强势表现与港股上市计划,点燃了市场对于智能汽车产业链“AI Agent”的估值重构热情。而“绿色甲醇”作为新题材异军突起,成为资金追逐的新方向。让我们一同梳理上午盘中群友们热议的焦点与情绪变化。
在美国宣布新关税政策以及英伟达入股英特尔等外部事件的刺激下,半导体板块的自主可控逻辑在上午盘中得到强化。
在设备方向,群友认为这是国产化进程中确定性最高的环节之一。中科飞测被看作是前道量检测设备中弹性最大的品种,市值想象空间巨大 。万业企业则因其半导体核心零部件项目即将在10月份动工而受到关注 。此外,广立微也因受益于存储扩产周期而被提及 。在存储方向,市场普遍预期行业正迎来反转周期。有观点认为,AI应用对数据存储的需求将是“Tokens的积分”,为SSD等产品带来巨大增量 。
佰维存储的逻辑较为丰富,不仅受益于存储涨价,其在端侧AI产品(如供应Meta的眼镜)和先进封装领域的布局也带来了显著的预期差 。此外,华为公布的玻璃基板新专利也带动了沃格光电、雷曼光电等相关公司的讨论 。
群友情绪: 对半导体板块的讨论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群友普遍认为,无论市场如何波动,自主可控都是未来数年最坚挺的主线。对于部分设备公司三季度业绩可能超预期的讨论,进一步提振了板块信心 。
关键分歧点: 板块内的主要分歧在于短期进攻方向的选择。部分群友认为,设备环节受益于晶圆厂扩产,业绩确定性更高,应作为首选 。另一部分则认为,存储环节正处于周期底部反转的关键节点,股价弹性更大 。此外,对于玻璃基板等新技术方向,市场存在一定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是重要突破,另一部分则认为短期难以贡献业绩,仍以主题炒作为主。
今日上午,赛力斯无疑是市场的焦点,其股价强势上攻,引发了群友的广泛讨论 。其背后的催化剂是多重的:首先,公司计划在香港上市的消息被认为是拓宽融资渠道、加速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步 。其次,市场传闻字节跳动将联合赛力斯发布机器人,由字节负责“大脑”,赛力斯负责整机,这一消息为公司增添了极具想象空间的机器人叙事 。
这一系列事件,被认为是汽车行业“AI Agent”估值重构的缩影。有分析指出,特斯拉之所以能维持15倍PS的高估值,核心在于其AI业务的支撑 。反观国内车企,PS估值普遍在1-1.5倍水平,AI应用的落地和“智驾好=销量好”的逻辑链尚未完全兑现,存在巨大的预期差 。随着L3级别自动驾驶政策的逐步放开和技术落地,智驾体验的代际差距有望成为车企破局“内卷”的核心竞争力 。在此逻辑下,具备强大算法能力和AI应用落地场景的车企,如华为系的
群友情绪: 市场对赛力斯的情绪极为高涨,充满了“为什么这么猛”的惊叹和探究 。对于其港股上市和机器人传闻,普遍解读为重大利好 。整个智能驾驶板块的讨论热度随之升温,群友普遍认同AI将重塑汽车估值体系,并对国内车企的追赶势头感到乐观 。
关键分歧点: 群友们对赛力斯上涨的核心驱动力看法不一。一部分认为港股IPO是直接催化剂,解决了公司的资金压力并提升了国际形象 ;另一部分则更看重其与华为、字节跳动合作带来的机器人和AI叙事,认为这才是打开长期想象空间的关键 。争论的焦点在于,短期股价的爆发是事件驱动还是长期价值发现的开始。
绿色甲醇在今日上午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新兴题材。其核心催化剂来源于国家能源局的政策导向,强调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要“以非电利用为突破”,并鼓励向绿氢冶金、绿氨、绿甲醇等方向延伸产业链 。这一政策为绿色甲醇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顶层设计和广阔的前景。
在标的方面,群友们挖掘了多个相关概念股。美锦能源因其从2024年开始大力投入绿氢及绿色气氨醇项目,并签约了30万吨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而备受关注,被视作板块内的龙头之一 。金风科技则凭借“风电+绿色甲醇”的双重概念,被认为是产业龙头 。此外,郝美集团投资建设的绿氢及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 、昇辉科技的风电+绿色甲醇布局 以及已经实现大幅上涨的复洁环保 也被反复提及。
群友情绪: 作为一个新出现的题材,绿色甲醇激发了群友极大的挖掘热情和新鲜感 。市场情绪普遍积极,认为这是在新能源领域内一个阻力较小且想象空间广阔的新方向 。对于相关概念股的上涨,尤其是复洁环保的翻倍效应,起到了很强的示范作用 。
关键分歧点: 讨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确定该板块的“真龙”。一部分群友认为应关注产能规划和项目落地规模,因此看好美锦能源 ;另一部分则认为应重视产业链的协同性,拥有“风电+绿醇”一体化布局的金风科技更具优势 。目前,市场对核心标的的认知尚未完全统一,仍处于挖掘和发酵阶段。
液冷散热,特别是围绕宏盛股份的讨论,在今天上午达到了一个新的热度。多个信息源交叉验证了其在AI液冷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市场消息指出,宏盛股份已经通过台达和广达两条供应链,成功进入Meta的供应链体系,为其CDU(冷却液分配单元)提供换热器 。
更重要的是,其微循环换热器产品已经获得Meta的订单,并且未来有望凭借与台达在电源方面的协同优势,大幅提升在英伟达供应链中的份额 。群友们对宏盛股份的未来空间进行了详细测算,有分析认为仅Meta一家的订单明年就有望贡献数亿利润,若成功进入更多客户,目标市值有望看到200亿以上,被视作液冷领域的潜在“十倍股” 。公司公告的大幅扩产,也被视为大订单即将落地的佐证 。
群友情绪: 市场对宏盛股份的信心非常强,讨论的细节程度远超其他个股。群友们普遍认为这是液冷领域格局非常好的一个环节,对其成为台达独家供应商以及后续份额提升的逻辑高度认可 。情绪中带有一种“不容错过”的紧迫感 。
关键分歧点: 尽管对公司前景高度看好,但讨论中的风险点也相对明确。主要的担忧在于,公司的产能扩张速度能否跟上爆炸式增长的订单需求 。此外,所有的市值测算都基于对未来市场份额的乐观假设(如在英伟达供应链中占有高份额),这些假设能否完全兑现,是决定其能否达到“十倍股”预期的关键变量 。
除了上述热点,钴金属的投资逻辑也在群聊中被深度挖掘。核心逻辑在于,全球最大的钴供应国刚果(金)实施的出口禁令,导致全球钴供应显著收紧 。与此同时,需求端则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以及AI硬件(芯片、电池、传感器等)的快速发展,对钴的需求不断上升 。
更深层次的逻辑在于“边际定价”的博弈 。有分析认为,若未来的出口配额导致洛阳钼业等大厂都难以保障对ATL、CATL等大客户的长单供应时,那么市场上剩余的现货将极度稀缺,其定价权可能会转移到嘉能可等厂商手中,从而引发价格的非线性上涨,届时钴价50万都很有可能 。在这一逻辑下,华友钴业、洛阳钼业、力勤资源、盛屯矿业等标的被重点提及 。
群友情绪: 市场对钴的讨论表现出极强的看涨预期,认为当前股价尚未完全反映潜在的供需失衡风险。群友们对“边际定价”这一逻辑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这可能是超越传统供需平衡表分析的超预期点。
关键分歧点: 整个逻辑链条的关键变量在于刚果(金)的出口配额分配方案,这也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一部分群友认为,这种地缘政治因素难以预测,博弈风险较高。另一部分则认为,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带来了巨大的赔率,值得提前布局。争论的核心在于,是选择等待政策明朗,还是在当前阶段就押注供给端将持续收紧。
航空发动机板块今日上午同样表现不俗,其背后的催化剂与半导体类似,同样源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消息称美国可能将飞机发动机及零部件作为中美谈判的重要筹码,这一预期极大地强化了航空发动机产业链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从基本面来看,群友们普遍认为航空发动机行业在2025年第二季度是经营的底部,而第三季度有望见底回升,多数公司业绩有望回归正增长 。在“十五五”期间,军机新型号放量、商用发动机国产替代、以及军贸和维修需求的增长,将为产业链提供持续的成长动力 。核心推荐标的覆盖了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包括核心机(航发动力) 、关键制造(航宇科技、图南股份) 、关键材料(中航高科、西部超导) 等。
群友情绪: 对航空发动机板块,市场普遍持积极看法,认为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备攻防兼备的属性。一方面,自主可控的长期逻辑非常清晰;另一方面,三季度业绩拐点的预期提供了近期的催化剂 。
关键分歧点: 板块内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弹性的预期上。一部分群友认为,军工股的上涨逻辑清晰、稳健,是节前避险资金的良好去处。但另一部分群友则担心,相较于AI、新能源等高弹性赛道,军工板块的“故事性”和短期爆发力可能稍显不足,能否吸引足够多的增量资金形成主升浪,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