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小米拥有了新故事

用户头像
KrotosJ
 · 江苏  

终于,小米开始拥有新故事了。

最无聊的手机业务,开始了丑小鸭蜕变白天鹅的奇妙历程!

新故事,赚钱的手机生意

绝大多数球友应该不知道,小米手机业务是不赚钱的。

是真不赚钱,CMO许斐说过,我们做手机就是为了不赚钱卖给大家。[狗头][狗头]

从财报来看,没有错。

接近2000亿的手机业务营业收入,只有12.6%的毛利率。

按照合理估算,净利润率大概6-7%左右。

看看苹果,46%毛利率,27%净利率。

然而实际上,小米净利润率极大可能是-1%到1%这样。

小米因为有50%的海外收入,不一定能顶住当年汇率波动。更害怕一些流氓区域,罚款性的税费征收。

就算,小米手机6%的净利润率,讲真,这生意也没人敢做。

所以2024年以前,小米手机确实是一个不赚钱的生意。

估值只有市销率1-2PS吧。

但是,进入2025年9月,这个故事不一样了。

小米17卖爆了。

如何评价卖爆了了?

5天100万台销量,8天100万台激活量。这可是均价6000的机器啊,在国内直逼苹果了。

简单的事实,清晰的数据。

不想作任何的解释,不想作任何的争论,部分小黑子请自觉。

小米17系列,标准版,pro,promax对应着15:35:50的比例,才是近几年中国手机市场最恐怖的话题。

手机越贵,卖的越好!

很有意思,之前所有人,包括我,都不敢想象小米17的销售比例。

我想,小米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高端化之路。

反反复复,挣挣扎扎!

整整5年!!

小米终于验证了自己的高端化之路!!!

这么多年,市场反复证明一件事情,独一无二的产品力,就是高端化!

试想,小米17标准版,也是定位高端,定价相对超便宜,却卖不动了,困扰小米高端化的关键,从来都不是价格,而是产品力不够行!

定位高,价格高,营销高举高打,并不是真正的高端!

消费者只会为独一无二的综合产品力买单。

那块背屏,只是最惊喜的甜点。

真正打动消费者的却是小米手机综合实力的长期积累!

显然,小米17让我们看见,小米已经在高端市场准备好了。

有人说,17系列卖爆的原因,是小米的口碑和品牌,因为现在这两项逆转了。

并不是!

应该反过来说,独一无二的产品力,缔造了口碑和品牌。

我估计,17系列,1500万台起步,2000万台不是上限。

在一群无趣,乏味的手机市场里,小米是真正的独一无二!

那说到底,有多少的货币价值呢?

小米15大概在700-800万台上下,最多了。

小米17保守点1200万台。

这样看,销量增加50%,均价增加20%,17系列营业收入相较15系列增加320亿。高端机,毛利按照30%,净利润16%,国内财务干净,增加50亿上下利润。估值提升自己算吧,都是按计算器。

等hyper soc都上来,高端机和入门机利润会飞跃式提升。

到时候再去看手机业务估值,可能就是翻天覆地了。

已经有好几个用苹果的女同志在我周边表达,要借老公的小米17pm/17p先使用一个月看看。

而她们的老公,在媳妇的强烈要求下,购买了新机!

小米,高端首成!

手机圈,那些丑态,是时候远离了。一群电子宠物在啸叫,不能理解。

比参数,比3.5X和3.8X焦段区别,比rgb排列区别,比6.2和6.3英寸区别,比6500mAh和7000mAh,比手感,比镜头凸起,比马达震动,比散热VC面积。

看不明白,真看不明白。

难道不是应该看,好不好用,够不够用,易不易用吗?

低端,且无趣!

小米之所以是小米,是因为独一无二的产品力。

记录在,小米手机高端化首成的日子。

下一个故事,汽车的高端化

我想,小米17发布,对于小米集团来说太重要了!

终于可以深刻明确高端化路线了,这是过去五年,小米最挣扎的事情!

毕竟,小米从来没有验证过高端路径,更没有证明过高端属性!

这次 ,小米不一样了。

小米不是卖不了6500元人民币+手机,

小米不是卖不了50万人民币+的汽车,

而是完全可以驾驭这样的价格!

我特别期待小米出一个50万级别的全尺寸phev平台的suv。

我负责任说肯定成功!

这次小米出了高端定制服务,说实在话,超级棒,很令人惊喜。

但也有一些小问题,比如yu7车型,35万的车,给出了10万+的选配门槛,确实没准备跑量。

正常情况下,普通消费者很难下手。是不是考虑,额外给一些惊喜,比如等车时间改为定制时间,提车时间缩短到4-6周,这样确实可以吸引到小部分高净值客户,算个甜点福利吧。

如果来年,全尺寸suv上市,再配合上高端定制服务,那么才是真正的高净值客户收割机。哪一辆保时捷不需要选配,哪一个法拉利不要定制。这个价位,在全能suv的产品力下,高端定制化才能真正发挥魅力,很可能高端定制化比例达到30%。

又一个故事,研发激增的秘密

2024年,小米研发240亿,2025年大概干到300亿。

对于一个手机、一个汽车、一个soc来说,真的超高性价比,现在。

纵向横向比较下,

2024年度汽车营业收入/研发费用,理想1445亿/110.7亿,蔚来657.3亿/130.4亿,小鹏408.7亿/64.6亿。

2024年度手机营业收入/研发费用,oppo1900亿/180亿,vivo2000亿/150亿,荣耀900亿/80亿。(以上手机数据为产业估算,准确性自行判断)传音687.15亿/25.17亿。

大概估算下,2024年,小米研发组成手机100亿/汽车60亿/芯片60亿/iot20亿。

小米确实性价比研发了,也可以确认没有更多的研发冗余去干ai。

小米的性价比研发确实了不起,240亿干了这么多大事,牛逼!

但是,你们都知道雷总6月才说过,接下来小米的新目标是5年2000亿研发。按照近五年雷总保守讲话风格,大胆猜测是最多4年就要突破2000亿,380亿,480亿,600亿,780亿。目标是2030年,看到研发投入1000亿元,大概率没问题。

那么,问题是这么多研发增量资金,又是超高研发效率和性价比的小米,要干什么呢???

想想无外乎就那么几件事,手机先干到出货量全球第一,再干到性能全球第一,完善soc和hyperos的自主可控。完成出海布局,干到手机营业收入的世界前二,彻底完成小米手机全球高端化图景。出海确实是一件重要且艰难的事情,尤其是高端手机出海,并不是国内移植这么简单。有着方方面面的考量,全球化团队、本土化适配、支付、关税、地缘zz等等,确实是个硬骨头,得慢慢来。

再一个,应该是汽车的全车型版图和四海雄心了,家族化的全品类消费车型+小米汽车全球化。当小米汽车完成了从运动轿车、中型SUV、phev全尺寸SUV到豪华MPV、旗舰轿车的全品类布局,它所补齐的就将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矩阵,而是补齐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汽车顶级玩家的所有必备条件。

想想还挺有意思,以后大家就开心了,在小米买齐汽车,再也不用挑选斯图加特的老登车了。短期内,小米应该不会去做低定位车,一来没必要,二来不符合未来汽车的画像。小米高定位汽车销量火爆背后,还有智能驾驶的长期投入,这更是雷总想干的事。未来,智能驾驶大概率要以AI Agent的样子出现,小米不会缺席的。大概率,小米会成为新能源时代的保时捷+特斯拉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圈子里面,还有谁?将来,能打败小米的,只有小米自己了。大胆梦想一下,将来小米汽车业务市值要干到世界前几?

至于iot业务,讲真话,在变局。我有这样的感知,精品化路线或者叫高端化路线。如果说已经完成精品化路线的产品,小米路由器、小米净化器算ok的,也确实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无论是路由器还是净化器,单品类产品线齐全,功能区分价格段合理,而且已经有代际传承,几乎每一款都有迭代传承款,真的很棒。消费者认知在逐步建立。其他的产品,都能看到这样的影子,加油吧。不过,这也确实是很难得事情。毕竟那么多的iot设备,大多数都是供应链产品,确实需要巨大投入,巨大心思。而这些供应链产品,一旦走出来,就可以完成小米自主生产了,别忘了湖北小米上万亩的工业土储。

了不起的小米,中国制造业的新极。

然而,这些内容,很难花掉小米5年2000亿的研发预算。

小米ai、机器人才是我最想看到的。

暂时还没有看到很酷的东西,确实比较着急。这两项,必然要颠覆绝大多数今天习以为常的认知,也会改掉大多数的社会分工。我想这是小米应该不断给社会和股东释放的惊喜,这也是未来十年估值长青的基点。世界的变化太快了,小米终端作为世界级运算平台和全球iot设备物联网,也应该,让我们见一见不一样的东西了。

属于小米的新时代已经快了,珍惜55元的小米。

市场总是后知后觉!

别迷信那些海外投资人,满满的偏见和傲慢,总以为世界中心只有他们!

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资本,知道的更多!

每个人为自己认知负责。

向远处看,看的再远点!

那凌晨一点还是灯火通明的小米总部,那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的黑灯工厂,那恨不得三班倒都生产不过来的汽车工厂,小米的估值基础太稳了。

小米2030年1000亿的研发预算,直接折算为2030年15000亿的营业收入,恰如其分。

我想,一定会有大量的网友遗憾,没有在16元买入小米。

我想,将来也会遗憾没有在55元买入小米。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能阻挡小米了。

答案,留给明天吧![献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