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香港)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鈞達股份」或「公司」或「集團」,股份代號:02865.HK, 002865.SZ)欣然宣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個月(「報告期內」)業績。儘管光伏行業面臨供需錯配和價格波動挑戰,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海外市場拓展和資本運作,實現了海外銷售占比從2024年的23.9%大幅提升至52.0%,並成功登陸香港資本市場,成為行業首家A+H雙平臺上市企業。
報告期內,公司錄得營收人民幣36.6億元,毛利人民幣90萬元,較去年同期得到修復。公司表示,受行業去產能週期進入後程以及「反內卷」政策升級影響,上半年光伏產業鏈價格逐步修復,但第二季度國內電價政策調整和海外貿易壁壘導致短期價格下滑,整體盈利仍面臨壓力。公司聚焦光伏電池核心環節,通過N型電池技術優化,實現平均量產轉化效率提升0.2%以上,單瓦非矽成本降低約20%,進一步鞏固技術與成本領先優勢。
全球光伏需求強勁,鈞達股份海外戰略成效顯著
光伏產業持續受益於全球能源轉型,上半年光伏發電成本進一步下降,刺激需求高增長。歐洲光伏產業協會預測,2025年全球光伏裝機在中性場景下有望達655GW,高場景下可達774GW。國際能源署(IEA)強調,為實現《巴黎協定》1.5°C溫控目標,到2030年全球清潔能源裝機缺口達5,500GW,其中80%將來自太陽能。
在此背景下,海外光伏需求持續強勁。除傳統歐美等新能源主要市場外,中東、非洲、印度等眾多具備獨立價值體系的新興市場正逐步興起,並持續保持較高增速快速發展。同時,海外各國出於能源安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保護就業等因素考慮,正逐步構建本土光伏產業鏈,海外組件產能已初具規模。但受制於光伏電池高技術壁壘及對人才、研發要求較高等因素,海外光伏電池產能較為短缺,成為制約海外光伏本土產業鏈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據興證電新數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電池出口規模達41.48GW,同比增長43.13%,遠高於組件出口的增速。
鈞達股份作為行業稀缺的專業化電池廠商,憑藉技術積累和全球化客戶服務能力,在全球競爭中佔據領先位置。一方面,公司積極開拓亞洲、歐洲、北美、拉丁美洲和澳洲等地區,與全球頭部組件企業保持長期穩定合作,海外銷售收入佔比從2024年度的23.9%大幅提升至52.0%,成功突破半數,彰顯了其全球化戰略的顯著成效。另一方面,公司不斷通過技術合作、產能建設、投資合作等多元化模式研究探索,規劃佈局海外高效電池產能。2025年上半年,公司與土耳其本土組件客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高效電池項目,填補區域電池產能結構性缺口。同時,針對原計劃的阿曼年產5GW高效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公司將綜合評估國際貿易、關稅政策以及海內外市場情況,充分評估項目收益與風險,審慎推進項目。
通過「產品出海+產能出海」雙輪驅動,公司迅速提升全球市場份額,海外收入佔比突破五成,保持行業領先水準。
N型技術升級驅動降本增效,研發實力領跑行業
作為專業化光伏電池廠商,鈞達股份始終聚焦光伏電池核心技術研發,2025年上半年在N型電池技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報告期內,公司通過金屬複合降低、鈍化性能提升、光學性能優化、柵線細線化等多項提效降本措施的探索及導入,將電池量產平均轉化效率再度提升0.2個百分點以上,單瓦非矽成本下降約20%,進一步夯實技術與成本優勢。
此外,公司持續佈局新工藝的技術儲備。公司中試TBC電池轉化效率較主流N型電池提升1-1.5個百分點,量產籌備全面加速;與外部機構聯合攻關的鈣鈦礦疊層電池實驗室效率更是達到32.08%,居於行業領先水準。
公司堅持「預研一代、中試一代、量產一代」的研發節奏,確保技術代際領先。同步構建了以技術引領、專業賦能和高效協同為核心的管理團隊,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確保在光伏技術變革中保持前列位置。
結語
隨著光伏行業去產能週期進入後程,政策引導下的"反內卷"行動逐步見效,產業鏈價格持續修復。鈞達股份作為技術領先的龍頭企業,受益於行業集中度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恢復。
展望未來,鈞達股份將繼續深耕N型及下一代高效電池技術,加速海外產能落地,強化全球化銷售與服務網絡,以技術+市場+資本的三重優勢,迎接光伏產業新一輪高質量成長週期。同時,公司也將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推動光伏電池技術升級,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力量,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完-
關於鈞達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營業務為光伏電池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主打新一代N型高效電池,公司產品性能達國際先進水準,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力。深耕行業十餘載,公司始終專注於光伏電池核心技術,秉承“聚焦太陽光能,引領能源革命,創建世界一流光伏科技公司”的企業使命,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保持技術領先,持續強化全球客戶服務能力,積極推動太陽能清潔能源在全球的發展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