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业自动化与新能源领域的“跨界者”,弘讯科技凭借技术积累与战略布局,展现出多维度的增长潜力。其未来发展的核心想象空间如下:
弘讯科技在塑料机械自动化控制领域已占据国内超60%市场份额,稳居行业龙头。未来增长点在于:
工业互联网平台升级:其基于tmloT物联网的云平台(如弘塑云TPC)已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并拓展至绿能管理、智慧农业等领域,通过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提升客户生产效率;
机器人业务突破:注塑专用机械手、AGV等产品定位精度达±0.02mm,与同济大学联合实验室的技术合作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芯片自主化:自主研发的工规级芯片已在伺服驱动器等核心产品应用,降低对进口芯片依赖的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
想象空间:若智能制造业务向汽车、3C等高端制造领域渗透,或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生态闭环,将打开千亿级市场增量。
弘讯科技通过意大利子公司EEI深度参与全球核聚变技术研发:
技术壁垒:EEI为欧洲CERN大型粒子加速器、ITER计划等提供高动态电源解决方案(HDPS系列),其高速环磁控制技术是核聚变装置核心部件;
订单加速:2024年EEI核聚变电源业务订单增速超100%,中标意大利ENEA核聚变项目,并参与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技术合作;
商业化预期: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预计2030-2035年达2.26万亿元,弘讯作为稀缺的设备供应商,有望享受技术红利。
想象空间:若核聚变技术提前商业化(如2030年前),其电源解决方案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或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新能源业务虽当前占比不足15%,但技术储备与市场定位独特:
储能系统创新:MAXBESS系列工商光储系统在欧洲市场落地,并计划为户外游乐场、偏远岛屿等场景提供“风光储+发电机”综合能源方案,避开主流红海竞争;
充电桩与氢能:EEI研发的新一代充电解决方案进入验证阶段,同时探索氢能领域技术适配,响应欧盟减碳政策;
电源技术外溢:核聚变电源的高精度控制能力可向医疗设备(如癌症治疗加速器)等领域延伸;
想象空间:在储能行业年增速超50%的背景下,若能在细分场景建立技术壁垒,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有望突破30%。
国内政策驱动: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智能制造与新能源发展目标,弘讯的自动化设备与储能系统直接受益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双碳”政策
欧盟市场卡位:EEI凭借欧盟本土化优势,可获取政策补贴(如“绿色新政”资金),并在核聚变、储能等领域抢占先机;
技术协同效应:中意研发团队联合开发产品(如驱动器),兼具成本优势与技术竞争力,加速全球化布局。
弘讯科技的未来想象力根植于“工业自动化基本盘+新能源技术储备”的双轮驱动。其核心逻辑在于:
短期:智能制造业务受益于制造业升级,维持20%+增速;
中期:储能与核聚变电源订单放量,支撑业绩弹性;
长期:若核聚变技术突破,公司将跃升为全球能源革命的关键参与者。
在政策、技术与全球化布局的多重加持下,弘讯科技或将成为“中国智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标杆企业。投资者需关注其技术转化效率与现金流改善信号,把握产业升级浪潮中的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