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周期性上行阶段,主要推动力包括全球供应链再平衡带来的基建、地产、采矿及制造业投资需求增加,以及中国企业全球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地缘政治和贸易摩擦对出口影响有限,进一步巩固了这一趋势。国内市场则以设备更新周期为主要驱动,新增需求呈现企稳迹象;重大工程项目(如雅江项目、水利建设)持续推进,若地产行业反弹,将同步推动出口复苏、更新需求及新增需求三大领域的发展。此外,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技术突破为国内企业带来“弯道超车”的机遇。
徐工近期在矿山机械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订单突破:获中国绿色矿山机械出口最大订单(总额超10亿美元),客户为澳大利亚FMG集团;今年从FMG订单总额达14亿美元,近两月矿山机械订单总额突破17亿美元。
发展目标:计划于2030或2035年成为全球前三的矿山机械企业,实现超100亿美元销量;目前年收入约10亿美元,正逐步向百亿级别迈进。
盈利优势:矿山机械净利润率超20%,其中备件与服务收入占比达40%-50%,客户粘性强,服务持续性高,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收益。
徐工近期完成规模约45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激励,覆盖4700名员工(占总人数17%),人均激励约100万元,旨在保障未来3-5年业绩增长。同时,计划于2023年底或2024年初登陆港股,为海外业务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徐工60%-70%的净利润来自海外业务,这一比例预计将持续提升。
全球矿山机械市场由卡特彼勒、小松等国际巨头主导(占90吨以上设备市场份额的80%-90%),壁垒较高。徐工作为新兴玩家,通过从备件切入主机市场的策略,与力拓、淡水河谷等全球客户建立合作,证明了其产品竞争力。后市场收入(备件及服务)占整体收入的70%,远超主机销售(30%),且盈利能力强、壁垒高。主机销售直接决定后续市场份额,因此徐工在后市场领域潜力巨大。
工程机械行业在全球需求复苏与技术升级的背景下持续向好,徐工通过订单突破、资本优化及后市场布局,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其聚焦矿山机械全球化、服务链深化及资本国际化的战略,将为行业竞争格局带来新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