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M4这价格根本不是涨价,是直接上天。1GB要128美元,人民币上千块。这玩意儿现在比GPU芯片还贵,AI显卡的成本结构彻底颠倒过来了。
AMD那个MI450系列,配了432GB HBM4,你们猜单内存成本多少?5万美元。这还只是材料钱,没算散热和供电那些无底洞。后面HBM4e要是搞到1TB,成本直接冲破10万美元门槛。显卡现在最金贵的部分不是那颗核心,是旁边围着的那一堆内存堆栈。
为什么这么贵?我告诉你们核心原因。HBM4的I/O数量从HBM3E的1024个直接翻倍到2048个。通道多了,数据跑得快了,但晶圆上能切出来的芯片数量就少了。这叫物理规律,没办法。而且这次基础裸晶必须找台积电这样的代工厂用4纳米工艺做,DRAM厂自己搞不定了。成本能不上来吗?
三星、SK海力士、美光这三家,现在都在拼命抢产能。SK海力士最早跟英伟达谈好独家供应,报价12层堆叠的HBM4要500美元左右,比自家HBM3E涨了60%到70%。为什么敢这么报?因为就它能量产。垄断生意从来都是这个玩法。
但英伟达也不傻,马上把三星拉进来做认证。三星现在HBM4已经通过可靠性测试,预计11月就能量产。而且三星为了抢市场,HBM3E报价直接比SK海力士低20%到30%。等三星和美光都量产了,价格战不可避免。现在的高价撑不了多久。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更根本的问题是功耗。堆栈层数加到12层、16层,功耗直接超过GPU本身。数据中心现在不仅要付硬件的钱,以后电费账单才是大头。散热从风冷到液冷,以后可能还得上热电冷却,都是成本。
HBM4标准把带宽推到2TB/s,容量做到64GB,性能确实强。但你们要知道,这些性能提升是靠更宽的2048位总线、更高的8Gb/s数据速率和16层堆叠换来的。每个进步背后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物理极限的挑战。
现在的情况是,AI芯片公司像英伟达、AMD等着HBM4喂饱他们的下一代芯片Rubin和MI450。云端巨头亚马逊、微软、谷歌直接下场抢货。存储厂商夹在中间,既要砸钱研发,又要担心美光这种后来者靠价格战抢市场。
最后说点实在的。HBM4这价格短期内降不下来,因为需求太旺,供应就三家。但长期看,技术扩散是必然的。等三星和美光产量上来,价格肯定会松动。不过在那之前,AI硬件成本还得继续涨。你们要是做采购的,最好签长期协议。做投资的,可以看看键合设备和散热解决方案这些细分领域。这波行情还没完.ZHUANGTIE$通富微电(SZ002156)$ $长电科技(SH600584)$ $深科技(SZ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