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统计了沪深交易所的投资26个港股医药股的ETF,应该基本覆盖全了港股医药股的ETF,哪怕有漏网之鱼,估计也比较小,影响不大。我惊讶地发现,从年初到7月25日,这些ETF总体其实没有明显净申购,而在这期间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暴涨了73.91%;而从7月28日至9月16日,这些ETF则被疯狂地申购了超过300亿元,在此期间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仅涨了11.47%,换句话说,这些钱基本都申购在了高点,到现在并没有赚到多少钱;如果投资者买的是昨天因$药捷安康-B(02617)$ 事件而声名大噪的“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ETF的话,可能更糟糕,因为它今天收盘(9月17日)较7月25日仅涨了6.43%。但跟踪这个指数的ETF规模相当大,昨天时接近360亿元,是港股医药股单一指数里ETF规模最大的,占港股医药股ETF整体规模的38%,也不知道为什么它这么能吸引投资者。老牌的$港股创新药ETF(SH513120)$ 昨天的规模也只有247亿元(它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而该指数也只有这一个ETF),比它的近360亿元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