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碳酸锂价格低下、库存积压时企业仍生产及当前满产扩产的目的分析

用户头像
子弹不够用
 · 江苏  

一、前几年价格低下、库存积压时企业仍生产的核心目的

前几年(如2023-2024年),碳酸锂价格从高位暴跌(如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的60万元/吨跌至2024年的6-7万元/吨),且库存大幅积压(2024年底国内碳酸锂库存总量达10.83万吨,较年初增长57.98%),但企业仍维持生产甚至扩产,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成本控制、风险对冲及长期布局,抵御短期价格波动,为未来复苏奠定基础,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1. 低成本企业通过“以量补价”维持盈利,避免产能出清

碳酸锂行业存在明显的成本分化:盐湖提锂、一体化锂辉石矿企业的成本远低于锂云母提锂、非一体化企业。例如,天齐锂业(拥有澳洲格林布什锂辉石矿25%股份)2024年生产碳酸锂的成本约5.09万元/吨(不含税),远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约6.5万元/吨)。即使市场价格跌至6-7万元/吨,低成本企业仍能通过“以量补价”(扩大产量摊薄固定成本)维持盈利,避免因停产导致的产能闲置和客户流失。

而高成本企业(如锂云母提锂企业)因成本高于市场价格,被迫减产或停产,行业自然出清(2024年江西部分高成本锂云母企业停产)。低成本企业的持续生产,本质是抢占高成本企业的市场份额,为未来价格复苏后的盈利扩张铺路。

2. 利用期货套期保值锁定利润,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碳酸锂期货(如广期所碳酸锂期货)的推出,为企业提供了价格风险对冲工具。企业通过在期货市场卖出套期保值(如锁定未来销售价格),将现货市场的价格下跌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从而稳定利润。例如,九岭锂业2024年通过期货套保,实现了“期货端盈利—现货端补亏”的风险闭环,即使在现货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仍能维持合理利润。

套期保值的作用,不仅避免了企业因价格暴跌导致的巨额亏损,更让企业有信心维持生产,无需因短期价格波动而停产。

3. 维持产能利用率,巩固客户关系与市场份额

碳酸锂生产具有规模效应,产能利用率越高,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人工成本)越低。若企业因价格下跌而停产,不仅会导致产能闲置(如江西某头部企业2024年停产导致设备损坏,重启成本高昂),还会失去现有客户(如电池厂商、正极材料企业)。

例如,天齐锂业2024年三大生产基地(射洪、铜梁、张家港)均保持满负荷生产,库存维持低位,其目的是维持产能利用率,巩固与SKI、EcoPro等下游客户的长单关系(2024年天齐锂业与SKI签订长单,保障了碳酸锂的稳定销售)。

此外,维持市场份额是企业的长期战略:若因停产失去市场份额,未来价格复苏时,企业需重新投入资金抢占市场,成本更高。

4. 长期看好新能源需求,布局未来增长

尽管前几年碳酸锂价格下跌,但企业普遍长期看好新能源行业的需求增长(如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需求)。新能源汽车(2024年全球销量达1400万辆,同比增长35%)、储能(2024年全球储能装机量达300GWh,同比增长40%)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碳酸锂需求的持续增长。

企业维持生产,本质是为未来需求增长储备产能。例如,天齐锂业2024年扩产的产能(如四川甘孜甲基卡锂矿的扩建),就是为了匹配未来下游需求(如电池厂商的产能扩张)。

二、当前需求旺盛但价格未涨时企业满产扩产的目的

当前(2025年以来),新能源汽车(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达850万辆,同比增长40%)、储能(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装机量达200GWh,同比增长50%)等领域的需求持续旺盛,但碳酸锂价格仍未大幅上涨(2025年上半年均价约7万元/吨),企业却选择满产扩产,其核心目的是抓住需求增长的窗口期,扩大市场份额,巩固成本优势,为未来价格复苏后的盈利爆发做准备,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1. 需求旺盛但供给过剩仍存,满产扩产抢占市场份额

尽管需求旺盛,但碳酸锂供给过剩的格局仍未根本扭转(2025年全球锂盐产能预计达160万吨,同比增长18%)。例如,非洲锂矿(如津巴布韦的锂辉石矿)的输入(2025年上半年出口58.6万吨,同比增长30%)、国内盐湖提锂产能的扩张(如青海锦泰巴伦马海项目的爬产),导致市场供给仍大于需求。

企业满产扩产,本质是抢占市场份额:若因价格未涨而减产,必然会被其他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如2024年天齐锂业满产,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0%)。

2. 扩产匹配未来需求增长,避免产能瓶颈

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需求增长确定性增强(如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800万辆,同比增长28%;储能装机量预计达600GWh,同比增长100%),企业需扩产以匹配未来需求。例如,天齐锂业2025年上半年的扩产项目(如四川甘孜甲基卡锂矿的二期扩建),就是为了满足电池厂商的产能扩张需求(如宁德时代2025年产能将达100GWh,需大量碳酸锂)。

若企业不扩产,未来可能因产能瓶颈(如无法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而失去市场份额。

3. 成本优势企业通过扩产扩大利润空间

低成本企业(如盐湖提锂、一体化锂辉石矿企业)的成本远低于市场价格(如天齐锂业的成本约5万元/吨,市场价格约7万元/吨),扩产能扩大利润空间(每多生产1吨碳酸锂,利润增加约2万元)。例如,天齐锂业2025年上半年扩产的产能(如四川甘孜甲基卡锂矿的二期扩建),预计每年增加产量1万吨,利润增加约2亿元。

此外,扩产还能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人工成本),进一步提高利润空间。

4. 利用当前需求旺盛的窗口期,消化库存

前几年碳酸锂库存积压(2024年底达10.83万吨),当前需求旺盛(2025年上半年需求达120万吨),是企业消化库存的窗口期。企业满产扩产,本质是通过增加产量,消化前期积压的库存(如2025年上半年天齐锂业消化库存约2万吨)。

库存消化后,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为未来价格复苏后的盈利爆发做准备。

三、总结:企业生产决策的核心逻辑

无论是前几年价格低下、库存积压时的生产,还是当前需求旺盛但价格未涨时的满产扩产,企业的核心逻辑都是长期主义:通过成本控制、风险对冲、产能扩张及长期布局,抵御短期价格波动,抢占市场份额,为未来新能源行业的需求增长奠定基础。

具体来说,前几年的生产是为了维持产能利用率、巩固客户关系、规避价格风险,而当前的满产扩产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扩大利润空间、消化库存、匹配未来需求。这些决策,本质是企业对新能源行业长期增长的信心,以及对自身成本优势和风险控制能力的自信。$天齐锂业(SZ002466)$ $江特电机(SZ00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