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转型与全球产业升级的浪潮中,三花智控凭借清晰的业务布局与扎实的业绩支撑,正构建起短期订单放量、中期赛道扩容的双重上涨逻辑,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核心标的。
短期:订单密集落地,业绩弹性快速释放
短期来看,重磅订单的集中兑现为股价提供了最强劲的催化剂。9月以来,公司合作版图与订单规模双双突破,与特斯拉的合作再上新台阶,不仅巩固了在Optimus机器人执行器供应链中50%-70%的核心份额,更斩获超50亿元人形机器人线性关节订单,交付周期明确且产能储备充足——杭州38亿元专用产线与墨西哥合资工厂形成30万套年产能,可充分承接全球头部客户需求。
与此同时,公司与华为的合作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延伸至服务器液冷、机器人等多赛道,多领域订单落地验证了技术的跨场景复用能力,也打开了短期收入增长空间。财务数据更显底气,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39.3%,Q2单季净利润环比增长33.6%,盈利质量持续优化的同时,50多亿现金储备为订单交付与产能扩张提供坚实保障,业绩高增长确定性十足。
中期:双赛道扩容+技术壁垒,成长空间持续打开
中期维度,热泵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两大核心赛道的持续扩容,将推动公司业绩进入规模化增长阶段。热泵业务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的长期趋势,欧洲补贴政策加码与新兴市场需求崛起形成共振,公司凭借28%的全球市占率与东欧、南欧新工厂的交付优势,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国内“煤改电”工程40%的采购增速更成为新增长点,市占率已快速提升至20%。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公司深度绑定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车用核心部件全球市占率超65%,伴随单车热管理价值量从2000元跃升至6000元左右,业务营收占比已达36.12%,成为核心增长引擎。更关键的是,集成式热管理模块等技术突破形成显著壁垒,较国际竞品能耗降低15%,在行业竞争中构筑起价格与性能双重优势。
长期:新赛道布局成型,打开估值重构空间
长期来看,机器人与液冷等新兴业务的前瞻性布局,为公司提供了估值重构的想象空间。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精度达0.01毫米,扭矩密度领先同行30%,已进入特斯拉、华为、宇树科技等核心供应链,订单排期至2028年,成为未来3-5年的关键增长曲线。液冷业务则依托热管理技术积累,在数据中心散热需求爆发期实现零部件技术复用,进一步丰富增长维度。
从行业格局看,公司电子膨胀阀等核心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累计4252项专利形成深厚技术护城河,叠加墨西哥、波兰等全球化基地布局规避贸易壁垒,在千亿美元级热管理市场与机器人蓝海市场中,龙头地位与稀缺性将持续强化。
短期订单落地夯实业绩基石,中期赛道扩容提供增长动能,长期新业务打开估值天花板。三花智控“传统业务稳现金流、新兴业务驱增长”的格局已然成型,在产业趋势与自身实力的双重驱动下,上涨逻辑正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