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今有日月在我心
 · 河南  

#交易至简# “谁有了血浆,谁就是这个行业的老大。”
由于血液制品原料的特殊性,先天属性决定了行业里“血浆规模称王”的规律。
2024年,国内采浆量规模前七名依次为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派林生物博雅生物卫光生物博晖创新。如果国药系最终完成交易,旗下三家企业合计采浆量超4000吨,占全国总量的近40%,一家独大的局面将由此产生。
当年的科瑞系将“PE+上市公司”演绎到极致,连番并购之后,上海莱士业绩膨胀,净利润则从2013年的1.44亿元暴涨到2016年的16亿关口,市值最高达到1321亿。
科瑞系大量的资金来源,其实是上海莱士的股份质押。这场资本繁花,最终因2018年炒股亏近20亿而灰飞烟灭,此后大股东一度抛出了收购基立福GDS的方案。而在2020年基立福入股上海莱士之际,其曾承诺36个月内不谋求上海莱士的控制权,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海莱士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的状态。
直到2023年,海尔集团以125亿元从基立福手中收购上海莱士20%的股份,同时接手后者6.58%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新一届“话事人”。
加入“海尔系”后,上海莱士于今年又投出42亿元,收购了湖南唯一一家GMP认证的血制品生产企业南岳生物,而后者曾属于医药大佬汉森制药实控人刘令安。
上海莱士走入大资本体内,派林生物、博雅生物等也不例外。派林生物历史上多次更名易主,山西煤老板史珉志家族执掌时期,因经营不善,引发野蛮人佳兆业与浙民投的觊觎,三方剑拔弩张,一度和解后又翻脸,经过一番角逐,浙民投最终入主。
然而,仅仅5年后,浙民投又将21%的股权及2.02%的表决权转让给陕煤胜帮英豪。眼下,国药集团又对派林生物控制权发起进攻。
博雅生物也曾是“PE+上市公司”模式的典范,深圳高特佳因此声名鹊起。然而,后期因宫斗、董事长蔡达建丑闻等负面消息影响,博雅生物也遭受牵连。2021年,华润医药终于如愿收购博雅生物,这家老牌血液制品公司也迎来全新的阶段。
目前A股市场拥有7家血液制品公司,除了安康旗下的华兰生物和内蒙首富杜江涛的博晖创新外,都由央国企控制。随着华润和国药加入战局,存量企业有被两家企业买光的势头。
目前的行业竞逐,已经不是新钱与老钱的对决,而是大资本吃掉小资本。绝大多数玩家都无法穿越血制品相对特殊的行业周期。$上证指数(SH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