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4月修订)》,财务造假相关的处罚及连续财务造假退市要求如下:
1、其他风险警示(ST)
若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但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标准,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即被ST)。
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科目。
公司需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出满12个月并完成追溯调整后,可申请撤销ST。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ST并终止上市)
若财务造假行为触及以下任一标准,将被认定为重大违法,启动强制退市程序:
1、一年造假:虚假记载金额达到2亿元以上,且占比超过30%;
2、连续两年造假:虚假记载金额合计达到3亿元以上,且占比超过20%;
3、连续三年及以上造假:无论金额大小,只要连续三年存在虚假记载,即构成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虚假记载科目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利润总额、资产或负债等。
若造假行为涉及2020年至2024年期间,仍适用原标准:即连续两年造假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占比超过50%。
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
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将面临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市场禁入等;同时,投资者可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公司可能面临巨额赔偿责任。
为加大对“长期系统性财务造假”的打击力度,2025年修订规则新增“连续三年及以上财务造假”强制退市条款,具体如下:
ST复华(600624)于2025年9月1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其2019年、2020年、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累计虚增利润总额8106.55万元。
2019年、2020 年、 2023年,这个时间点很有意思,没有连续三年。对于一个存在发生“会计差错”的公司,却没有出现连续的时间段,加之ST复华的国资背景,其中的微妙之处值得思考。
下图是公司自己发布的内容:
综上,ST复华的处罚已经落地,暂时没有退市的风险。
ST复华自2025年9月23日起被实施ST,股价连续跌停,截至9月30日已连续多个交易日跌停,收盘价为5.16元,总市值35.05亿元。跌停原因主要包括:
1、财务造假严重损害市场信心;
2、公司持续亏损,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711.58万元;
3、被ST后交易限制(涨跌幅5%),流动性下降,资金出逃。
预测:
短期:跌停打开后,股价可能出现技术性反弹,但由于基本面疲弱、情绪低迷,反弹空间有限,预计仍有下行压力。
中期:若公司后续财报未能改善,或市场对其摘帽预期减弱,股价可能继续阴跌,存在进一步回落风险。
长期:若公司能在未来一年内完成整改并申请摘帽,且业绩回暖,股价或有修复机会,但目前估值仍偏高,风险大于机会。
受房地产板块的影响,复旦复华最终被ST,如果管理层想提升估值,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房地产板块尽早剥离。后续会不会有资本运作的预期?那就重点关注股东结构的变化吧。
#2025国庆见闻# #低开低走,港股持续走弱# #触及4000美元!纽约期货黄金飙涨# $ST复华(SH600624)$ $阿里巴巴(BABA)$ $中芯国际(0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