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9月26日长芯博创预公告股东减持3%事宜,简单说几句:
- 看下长芯博创TOP10高管,目前基本全是跟长飞光纤直接间接相关的高管;说明什么?长芯博创早已长飞光纤班底在运营。如果对比博创科技原业务板块和规模,不如说现在的长芯博创是长芯盛借壳上市载体,尽管目前还有约40%未注入。事实如此
- 衍生的第二个问题,博创科技原创始股东,丁、朱等,从历史股权变动来看,逐步退出长芯博创不管是被指导还是主动意愿,时间问题。结果如此
- 从6日减持预公告信息,结合近期长芯博创二级市场股价走势来看,长飞光纤看来是不打算再多花钱买长芯博创多增发的股份的。而最大可能地用长芯盛剩余股份资产跟长芯博创新增发股份进行直接置换。所以近期二级市场股价不仅部分机构知晓预减持,同事也契合了大股东长飞光纤希望二级市场股价低一点的目的。
折算一下,如果以机构70亿的长芯盛总估值计算,40%股份估值约28亿,如果长芯博创股价跌至100元(好计算一点),相当于长芯博创即时定向增发给长飞光纤的股份2800万股,增发后长飞光纤对长芯博创股份控制力达到了近25%。如果长芯博创二级市场股价涨上去,长飞光纤对价股份获得就少了,不符合GZ对资产保值、增值管控思路。所以近期二级市场股价任由OCS、光模块、CPO或者其它拉升都无动于衷
- 回到刚才的话题。对于长飞光纤拥有长芯盛和长芯博创的估值=直接股份估值28亿(70*0.4)+长芯博创的19%股份市值56亿(股价按照100元计)=84亿
如果40%长芯盛股份注入长芯博创后,长芯博创股价预计至少200元,定增后8300万股对应的市值近165亿,估值翻倍。
现在是AI/光模块的高估值阶段,谁也说不清后面市场的变化,就好像几年前博创的电信业务一样,现在大幅萎缩了。GZ的任务不仅GYZC保值,还要增值。
加上40%定增注入长芯博创后,还有供应链协同等好处,更大增厚长芯博创的产品毛利率和净利率等。好处多多。
- 目前看到的创始股东非常有规律的协同减持,后面说不定有桌下协议,这个减持期间可能也是40%剩余长芯盛股权去向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