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电影(SZ002739)$ 十一假期已到尾声,电影票房预期也差不多尘埃落定,只能说没在假期前赌内容制作方是个无比正确的决定,之前讨论过万达电影在做的超级娱乐空间的未来想象力,今天想聊一聊潜在的风险点,毕竟同行都在涨的时候万达经常在地上趴着,为什么呢?
1. 万达系债务
无论是法律关系还是商业实质上,万达电影都与万达地产/商管的债务没有关系了,但是因为这个名字吧,每次负面舆情一出,情绪面上多少都会有些扰动,也不排除有些短线资金趁机浑水摸鱼。
2. 老王的减持
老王一直逢高减持万达电影的股票来偿还万达系债务,毕竟这是老王眼下最快也最便捷的变现来源了,这始终是悬在万达电影头上的抛压,尤其是每逢珠海万达商管债务快到期的时候;不过老王的持股比例已经降到5%以下了,未来的抛压在逐渐减少且不需要出公告了。
3. 同业竞争
在影视制作和游戏业务方面,万达电影与儒意存在业务重叠,如何解决同业竞争存在不确定性,是向第三方出售业务(比如游戏业务,影游一体化的难度其实是不小的,失败的前车之鉴也不少),还是在两家上市公司之间进行业务重组,如何重新划分业务板块,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目前官方还未给出具体方案。
4. 联名风险
这次万达恋与深空的联名属实是走了一波黑红也是红,似乎每次联名都要出点问题,但以后还是不要再负面出圈了,接不住泼天的富贵,转化不了新用户也就算了,如果丢了原有的客户群体或是劝退了未来的联名合作方,就得不偿失了;虽说大环境不好,但该花的钱绝对不能省,比如IT运维费用和客户体验,举个不远不近的例子,美股ServiceNow股价有多坚挺,除了有AI概念加持,更多还是体现了IT运维服务的刚性。
总而言之,我认为目前的估值是体现了以上风险的,目前万达电影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期,尤其是在儒意是流浪地球的衍生品开发总包方,战略投资的52Toys又是官方玩具唯一授权,在流浪地球3上映前,跑通谷子经济商业模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最后,浅谈一下腾讯多次充当万达系的百亿级白衣骑士,意欲何为?
1. 腾讯已布局网文(阅文)、影视制作(腾讯影业、新丽传媒)、流媒体(腾讯视频)、票务(猫眼),唯独缺少线下放映终端。通过儒意控股万达电影,补全院线缺口,完成影视全链路闭环。
2. 抢占线下流量入口,为“智慧零售”提供场景,通过小程序、微信支付、腾讯云把广场会员与微信生态打通,实现“扫码-支付-营销-复购”数据闭环,反哺广告与电商业务,但是如果仅仅是要实现这个目的,有必要接手万达广场吗?
3. 以院线为“内容试播场”,降低未来IP投资风险,猫眼的数据也能提供数据赋能
4. 防御性布局:对抗阿里系“淘票票+大麦+优酷”联盟
但是仅仅是如此吗?腾讯有游戏,电影,动漫网文,谷子,社交,新零售,线上线下渠道,营销支付,几乎全生态都覆盖了,但是大家不觉得还缺一个把所有元素,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全部融合的超级场景吗?这个概念几乎就要呼之于口了,那就是超级游乐园,我不相信腾讯大文娱在游乐园方面是没有野心的,但游乐园是个重资产模式,我认为腾讯在用更轻、更快、更谷子”的方式,把游乐场拆成1000个mini模块先铺满全国,一边测试商业模式一边占领消费者心智,这就像是拼图游戏一样,拼到最后,时机成熟,游乐园也就可以登场了,这个猜想能不能成真,交给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