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强教授固态电池电解质技术的商业化过程中,多氟多可能更具优势,以下是具体分析:
技术储备与契合度:多氟多是氟基新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氟化工技术储备上与张强团队形成协同。其在硫化物电解质技术方面取得核心突破,硫化物电解质前驱体纯度达到99.999%,专利数量在国内位居第一,还建成了国内首条万吨级LiFSI生产线。而张强团队开发的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也需要氟化工技术的支持,多氟多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更深厚,能更好地与该技术契合。丰山集团虽然在氟化工方面有一定基础,如生产农药涉及氟化工艺,但相对多氟多而言,其在氟化工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差距。
研发合作深度与成果转化:多氟多与清华大学早在2023年就共建了“清华大学-多氟多氟基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张强教授担任该中心副主任。双方合作时间较长,且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合作较为深入,共同解决了“固-固界面接触差”和“电解质高压兼容性不足”等关键问题,相关成果已在《自然》杂志发表。丰山集团与清华大学签署的技术开发合同,合作期限从2025年9月至2028年12月,目前合作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技术指标实现难度较高,商业化存在不确定性。
产业转化能力:多氟多作为全球电解质材料的核心供应商,六氟磷酸锂市占率在前二,国内首家实现六氟磷酸钠商业化量产,且拥有UPSSS级半导体级技术,供货台积电,材料纯化能力全球领先。其在化工领域的产业规模和生产经验丰富,能够更好地将固态电池电解质技术进行产业化转化。丰山集团虽然拥有30多年的化工生产经验,但主要集中在农药领域,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产业化经验相对不足,子公司丰山全诺的电解液项目刚投产运营,在固态电池电解质的产业化转化能力上不如多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