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0房企,创了个另类纪录

用户头像
灶房司
 · 北京  

上月底,$华发股份(SH600325)$ 官宣了一件大事。

它的全资子公司融华置地,将前海冰雪世界项目7块商业用地退回给了深圳土储中心。这一番操作下来,将收回44.05亿元的真金白银。

这可是一笔大钱。今年1~7月,华发股份的权益拿地金额仅20亿元。深圳这一把退地就能收回44亿多。

这道简单的算数题的答案是:今年以来,华发股份在土地投拓上的投入为−24亿元。

一不小心,这家珠海房企老大创了个另类的纪录。

这个数字还是让人大吃一惊的。

要知道,去年,它以1054.4亿元排在中国房企销售排行榜上的第10位。今年前7个月,以542.8亿元的销售额,排行业第11位。

今年大半年过去了,堂堂的TOP10房企拿地的花费竟然是负数。

如果按照前7个月的拿地金额匡算,搞不好,华发股份今年全年的土地投拓都会是负数。

这家在行业调整期,以拿地凶猛,逆势扩张的黑马形象为人熟知的房企,几乎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它原先的认知。

今年4月以来,一场史无前例的人事风波向这家TOP10房企袭来。

当月23日,董事、常务执行副总裁俞卫国、执行副总裁张驰、财务总监罗彬都辞职了,给出的理由都是“个人原因”。

查了一下,51岁的罗彬远没到退休的年龄,而58岁的俞卫国和59岁的张驰,更没理由在离退休年龄一两年之际,主动辞职。

话说,在地方国企,即将退休的高管忽然以个人原因辞职,很难不让人往某些方面想。

接替者是张巍、叶宁和杨拥军,前两位出任执行副总裁,后者出任财务总监。

当然,更重磅的人事变动还是5月30日董事局主席李光宁被调走了。他还是华发集团总经理,第三代掌门人。

李光宁1993年大学毕业后加入华发集团,听说一开始在集团办公室做文员,每天负责给各部门送报纸。

虽说每一个年轻人都是潜力股,但他的扶摇直上还是让人惊叹不已。

自1998年加入华发股份,历任公司董事局秘书、董事、董事局副主席、总裁等职务,2014年起担任公司董事局主席。

可以说,不管是2004的上市,还是2012年起开启“立足珠海、面向全国”的发展战略,以及2018年开启的二次创业,他都是定海神针般的灵魂人物。

毫不夸张的说,是他一手将华发股份带上如今的高度。

离职之际,李光宁对公司所作出的贡献也得到了华发股份的充分肯定和衷心感谢。

接任者是华发股份董事局副主席兼执行副总裁郭凌勇。教过书,做过房地产销售策划,在2007年11月跳槽加入华发股份担任市场部经理。

他最重要的履历是两年后转身城市运营板块。

这一年,借助横琴大开发的机遇,华发拍下70亿的土地注资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成立了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建设控股有限公司,由此,由原来的单一房地产公司,切入发展全新的城市运营板块。

履新华发集团总经理不久的李光宁,兼任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凌勇出任常务副总经理,此后一步一个脚印,升任总经理、董事长。

得益于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的成功打造,郭凌勇带领团队又先后打造了金湾航空城核心区、高新科技创新海岸等多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片区。2015年,华发对集团体系内33家与城市运营业务相关的公司整合成立华发城市运营板块,郭凌勇理所当然成了珠海华发城市运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一直至今。

华发集团,如今有城市运营、房产开发、金融产业、科技产业、商贸服务、现代服务6大板块。

房地产是起步的核心业务,所以华发集团掌舵人兼任房产开发板块平台华发股份董事局主席。

聪明如你,应该明白,郭凌勇的核心身份是城市运营板块的版主,不过兼了华发股份的副主席兼执行副总裁而已。

房产开发板块的版主,事实上的操盘手、第一责任人是华发股份另一位副主席兼总裁陈茵。

按说,如果新任华发集团一把手不兼任,她接班才是最合理的逻辑。

这次陈茵没能顺势而上,反而是城市运营板块的一把手郭凌勇接任。

加之,一次性调整2位执行副总裁,1位财务总监,华发股份的这次人事变阵,引人浮想联翩,有一点是明确的:

华发股份变天了。

权力更迭的征兆早已浮现。

今年1月15日,谢伟被擢升为华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光宁继续担任董事总经理,兼任华发股份董事局主席。

这是一个蹊跷的苗头。

这家珠海“特区长子”的掌舵者一直是以总经理面貌现身的李光宁。他是华发集团第三代掌门人,自2012年开始就是当之无愧的一号位。

之前,谢伟担任华发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珠海华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也就是金融产业板块的“版主”。

没想到,忽然摇身一变,排名压过了第三代掌门人。

这次变动后,有意思的事就发生了

两天后,华发集团召开2024年总结表彰大会。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谢伟第一次做工作报告和动员讲话,李光宁以华发集团总经理、华发股份董事长的身份做总结讲话。

会后的通稿中,谢伟和李光宁两人的一张握手的特写照,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仅次于总结大会的会场照。

内部人的说法是:在经营管理上,李还是总经理,谢还是常务副总。

这种别扭的关系当然不会持续太久。4月30日,胡传伟担任珠海华发集团总经理,李光宁转任珠海科技集团总经理,不过华发股份董事局主席一职被免去是1个月后的事。

看来,围绕核心的房产开发板块一把手的权力更迭也有一番故事

出生于1984年的胡传伟从业履历一直集中在金融领域,首份职业是澳大利亚第一大投行麦格里集团的基金部量化投资分析师。7年后,晋升为基金经理兼高级研究员。

2014年12月,他转身进入珠海国资系统,加盟横琴金融投资集团,担任助理总裁;6年后晋升为副总裁。

2023年5月,胡传伟调任格力集团副总裁,9个月后扶正,出任总裁,直至此番履新华发集团。

相比跟李光宁搭档多年的拍档谢伟,这位年轻的少帅可能才是华发集团的未来。

变化在于,以前的华发集团是万山磅礴看主峰,只有一个掌门人。

如今一把手是内提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外来的总经理是二把手。房产开发板块一把手也不再由掌门人兼任,而是由城市运营的版主兼任。

这是一个从集权到分权的故事,华发没有第四代掌门人了。

权力更迭的游戏背后当然有原因。

这就不得不提,去年7月,华发集团迎来了GD省委第八XSZ的提级巡视。

组长在讲话中提到,紧盯权力和责任,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深入查找贯彻落实关于国资国企工作决策部署及省委“1310”具体部署中的突出问题,督促进一步加强党对国企的全面领导,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这场为期两个月的巡视之后,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听说中间发生了很多花絮,比如,巡视的时候有武汉的业主组团到华发拉横幅,反映房屋质量问题。

今年4月初,十三届GD省委第四轮巡视反馈工作全部完成。反馈的要求中提及:完善党领导国资国企工作的体制机制,坚决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确保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

这之后,华发集团就迎来了空缺已久的党委书记。

再比如还提及,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加紧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健全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如是等等。

很多之前看不懂的举止也就有了答案。

上个月底,华发股份发了一系列修订公司《章程》及修订、制定和废止公司部分管理制度的公告,包括董事局议事规则、董事离职管理制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等等。

查了一下,其中董事局行使的职权中,划掉了两条: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万事皆有因,大多事情的发生,背后都有其合理的缘起和依据。

比如,这次深圳退地。还有,今年1~7月,华发股份已排在全国房企拿地排行榜50名开外了,甚至排在了那家以暴雷面目为人所熟知的央企——中交房地产的后头了。

很多看官估计没留意到,去年5月,珠海市国资委参考将国资委“一利五率”的央企经营指标体系融入市属国企经营业绩考核,将利润总额和归母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作为主要基本指标,引导企业重视价值增长。根据主责主业和发展短板,将营业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管控等纳入考核,引导企业注重经营效率、强化风险防控。

当然,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只是本能的动作,但飓风的行程是宇宙的算术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