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00966)$
1、中国太平负债端表现良好,主要是受产品结构调整与渠道优化的共同影响。其近年来大力推进分红险转型,2025 年 1 至 2 月,个险和银保渠道的分红险占比分别达 89.8%、88.6%,能有效降低负债成本。据 2024 年年报显示,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重回百亿台阶,达 132.16 亿元,同比大增 94.2%,新业务价值率提升至 32.5%,银保渠道原保费增速达 10.7%,各险渠道续保率也连续多年领跑行业等,充分体现负债端的优异表现。
从逻辑上看,新业务价值是对新保单未来利润的现值估算,其显著增长(如2024年太平寿险NBV同比大增94.2%)直接反映新增保单的预期盈利能力在提升。这些新保单会通过“合同边际”的逐年释放转化为利润,且随着存量保单规模扩大,利润释放的基数也会相应增加。此外,2024年其合同边际已超2000亿,处于持续释放期,叠加新业务价值的高增长,相当于为未来利润“蓄水池”不断注水,长期看利润增长的动力是明确的。
中国太平新业务价值(NBV)的大幅提升,为未来利润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利润持续增长的概率较高。
从短期数据看,2024年归母净利润已同比增长36.2%,2025年上半年业务继续保持增长(如寿险原保费增5.4%、养老金管理规模增9.0%),若所得税等因素逐步改善,利润增速有望进一步体现。机构预测也显示,2025-2026年净利润大概率延续增长(如中信建投预测两年净利润分别达93.3亿、103.7亿港元)。
综合来看,在新业务价值高增长的支撑下,中国太平未来1-2年利润增长是大概率事件,尤其是在所得税压力缓解、投资端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增长的确定性会进一步增强。
2、投资端同样有可圈可点之处。从近年数据看,2024 年总投资收益大幅增长 98.2%,达 665.43 亿港元,总投资收益率达 4.57%,较 2023 年的 2.66%提升 1.91 个百分点,且综合投资收益率达 10.32%,高于当年保险公司 7.21%的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其 99.9%的债券投资投向 AAA 级债券、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等,风控水平较高。从长期维度观察,2022-2024 年太平人寿近三年综合投资收益率达 7.17%,在主流保险公司中排名靠前。
当然,中国太平投资端表现或受市场波动影响易被质疑。例如 2025 年一季度利率上行叠加股市波动,部分投资者会因担心其固收资产价值缩水及权益投资承压,产生其投资端表现差的看法。且 3 月其因下调投资回报假设和风险贴现率假设,致使股价曾一度大跌,这或许也会加深市场对其投资端的担忧。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 4 月 8 日发布的《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显示,太平许可的其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为 30%。
截至 2024 年末,中国太平权益类实际配置规模为 2462 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约 14%左右,低于监管上限,确实存在提升空间。 8 月刚获批复设立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表示将加大中长期资金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未来其权益类投资比例有较大可能逐步提升。
总结下来:中国太平负载端表现良好,投资端偏保守,权益类投资比例明显低于新华和人寿,目前也在加大权益类投资比例,其管理的资产高达1.5万亿(权益大概1.2万亿)体量较大,后劲足。
中国太平股价非常便宜,业务进展良好,pev才0.36左右,牛市继续,安心拿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