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出光,几句实话

用户头像
闷得而蜜
 · 广东  

我对光通信的技术和行业都熟,又碰上了 AI 大模型爆发,所以最近几年都围绕光通信做产业研究,也算有了点投资成果。不过最近半年离得远了些,仓位比较分散,整个 AI 领域布局都不多。

我的收益,首先得算时代的红利,个人能力是次要的。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从来不会靠吹嘘自己能力多强混饭吃。

我这人很务实,有啥说啥,哪怕自己手上有这只票,看到风险也会提出来。正因为这样,喜欢我的人少,恨我的人多。雪球老板方丈有个帖子我很认可:一个人只要买了某只股票,就相当于到处都是敌人。所以我从来不以经营粉丝为目的,反而每隔半年就会 “抖掉” 一批粉丝。我没有猩球账户,也没有公众号,唯一的平台就是雪球。为啥?因为雪球相对专业,又不收费,靠个人能力建立影响力更踏实。

从去年 6 月开始跟踪罗博特科。凭着对光通信的敏感度,我知道未来肯定是芯片出光的天下,罗博特科是绕不开的选项(这得益于 2016 年投资先导智能积累的设备类投资经验)。但芯片出光是高科技、新技术,路不好走,罗博特科也是半路靠收购慢慢建立起能力,磕磕绊绊的。再加上我这实话实说的臭脾气,一路上不少人关注我,也不少人恨我。认可我的人其实不少,但不爱说话;恨我的人虽少,却爱嚷嚷。

虽然我在罗博特科的仓位轻,但期望值不低,想着能从我的三成机动仓里挪点过来加仓,所以一直保持关注。接下来,希望大家能和平讨论,我提几点具体想法。既然决定要和平讨论,那我就从行业趋势、企业地位和投资策略三个关键维度,掰开了揉碎了跟大家唠一唠。

一、芯片出光的未来已来

芯片出光不再是概念,而是全球主流大厂砸了 5-10 年、几十亿美金攻关后,快要结果的东西了。历史潮流不会因为雪球上的吵吵闹闹有丝毫改变。

美国负责 CHIPS 法案的执行机构 NatCast,7 月 1 日放出了一份国家层面推进芯片出光的意见征求稿(RFI),7 月 30 日截止。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出一份类似去年 CHIPS 法案的顶层方案,把芯片出光当成 AI 算力霸权的重要支柱。

国内同样动作频频,紧跟全球芯片出光的发展浪潮。中国科协把芯片出光列为需要加速攻关和产业化的 TOP5 项目。光通信泰斗韦乐平也罕见公开表态,说芯片出光是未来唯一选择,还点出国内光模块企业可能不思进取的风险。罗博特科的戴总也担纲了相关项目的副组长。

英伟达的 CPO 交换机已经开始接下游订单,博通早就量产了 CPO 交换机。接下来几年,芯片出光是各大芯片厂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谁都耽误不起。在这样的行业大势下,罗博特科的产业地位和发展潜力就显得尤为关键。它在芯片出光产业链中的角色,以及未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值得深入剖析。

二、罗博特科的产业地位在加强

罗博特科的斐控,属于光电半导体封装平台型企业,别简单把它等同于 CPO。

硅光模块是第一道菜。这行业设备厂家多,但有个事实没法否认:斐控的整套设备生产良率比同行高 4% 以上,折算下来每个模块能多赚 25 + 美金。工厂多投 1000 万,一年能多赚 2000 万,半年就能回本,之后都是纯赚。“买得越多,赚得越多”,这商业模式对厂家太友好了。所以二线厂家抢着买,一线厂家迟早也会来。

激光雷达是第二大道菜。AI 进步太快,L3、L4 自动驾驶越来越近,激光雷达成本降得厉害,头部车企开始装 5 套激光雷达。市场空间打开了,又得拼极致成本,这就给斐控在激光雷达领域带来了大机会。

芯片出光是第三道大菜。首先得说,光耦合是决定良率的核心,但不是设备价值最高的部分(占比不到 30%),大头在封测。光耦合接下来会有各种创新,可能需要更多设备,也可能减少一些,大家得理解:这部分多一点少一点不影响根本,把芯片出光产业做起来才是关键。去年 12 月我提示光耦合有变化时就说过这思路,可惜不少人太情绪化,没理解。

芯片出光的封测地位在变强。别扯技术和门槛,说多了大家也迷糊,用大白话讲:封测这块最怕啥?怕全球前三的封测设备厂自己下场干!斐控虽然有技术,但那三家有资本和人才优势啊!他们要是真下场,我对斐控的预期就得降一大截。结果呢?他们不仅没下场,反而争着跟斐控合作。这说明两点:一是全球前三的同行认可斐控,“打不过就加入”;二是斐控的后顾之忧没了。

CPO 之后是 OIO,会带来 8-16 倍的产业空间,方向肯定对,就是时间早晚的事。

所以芯片出光的封测设备会有好几波增长,持续 5-10 年,这种跨周期产业在 A 股不多见。但进度有变化很正常,毕竟是高科技,不是想啥时候成就能成的。

三、罗博特科处在是非的漩涡中心,要理性,更要有策略

罗博特科市值 200 多亿,隔壁同行至少 9800 亿。CPO 会颠覆光模块逻辑,OIO 会颠覆高速 PCB 逻辑。A 股上万人要靠这些行业吃饭,几颗 “小萝卜” 哪够分?大家得理解现在 A 股市场的行为,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众口铄金,百口莫辩,罗博特科的任何进展都可能冲击同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孤勇者。

落后文明总会被先进文明替代,这是历史规律。但先进文明一定要征服落后文明吗?看看过去 200 年的历史就知道了。基于这大环境,我给几点策略建议:

1、以我为主。大家多聊聊硅光、激光雷达、芯片出光这些新东西,方向对了,结果差不了,站位自然就高。别去操心同行的事,爷爷奶奶家大业大,将来留给 “小萝卜” 的只会更多,让他们先赚着,不碍事。

2、团结一致罗博特科现在还是 “小朋友”,容易被欺负,不少人浑水摸鱼搞破坏。如果关注它的人想法不统一、行动不一致、意志不坚定,很容易被同行利用各种消息各个击破,甚至自己把核心逻辑推翻。不仅要追求理想,更要守住理想

现在关注罗博特科的圈子里,不少人(技术水平差老远)都想当 “意见领袖”,互相掐架,再加上同行派来的 “搅局者”,整个圈子被搞得乱七八糟。

做得好的雪球群都有体系,分工明确:一个核心领头的,几个主力分析的,还有很多人负责打气。你们也得找到自己的核心团队,没能力的别硬撑,踏踏实实加油就行。只有团结,“小萝卜” 才能在复杂环境里长大。

3、策略得当。芯片出光是大势,邻居没别的招,只能搅混水。爷爷奶奶最常用的伎俩就是 “六爷肚子里到底几碗粉?”—— 把次要问题放大、搅乱。对朝阳行业来说,讲清楚产业趋势和空间才是核心。一个成绩拔尖的小孩,将来肯定有大出息,现在问他“你月薪几万啊?”,有意义吗?而且朝阳行业的估值从来不靠当下的订单和营收特斯拉万亿市值时,卖了几台车?宁德时代 1.7 万亿时,产了多少 GWh 电池?寒武纪 4000 亿时,卖了几块 GPU?

但同行总来搅局:“订单呢?”“CPO 量产还早吧?”“良率怎么样?” 这些都是 “几碗粉” 的问题,故意让人答不上来,还有人帮着搅混水,让人心里发慌、打击信心。

破解的办法只有一个:以我为主,专注讲好 “未来的故事”。

反过来,用 “几碗粉” 的思路去同行的地盘聊聊,效果可能出奇的好。你们咋不试试呢?

4、拨乱反正。CPO 这词被 A 股玩坏了,普通人以为就是用硅光芯片做的光模块。咱们得高举 “芯片出光” 的大旗。只有 “芯片出光”能说自我解释,一下戳中爷爷奶奶的痛处 。

芯片都直接出光了,还要 xxx、yyy、zzz 干什么?

5、控制仓位。很多人情绪失控,就是因为陷太深。我反复说,风险管理最终得落实到仓位上。罗博特科再好,也是高科技产业,不像银行股那么稳,变化没法预测 —— 连英伟达上半年都回调 50% 呢!仓位合适的话,机会来了不会踏空,风险来了还有钱抄底,反而赚得更多。一直满仓,神经绷太紧,没回旋余地,很容易崩。我始终保持轻仓,手里握着五个不同领域的标的,机动仓随时应对变化。坚信芯片出光的大方向,不管涨跌都乐呵呵,游刃有余。

人一镇定,看问题就更理性客观,决策也更准。大家可以回头看看我过去一年对罗博特科高低点的判断。

特别说明:本文仅为个人经验总结,我看好不代表未来真的好,我不看好说不定也会不错,我对未来的趋势不承担任何责任,大家理性辩证参阅,自我投资决策。欢迎任何人前来讨论,但情绪贴先删后黑。

$罗博特科(SZ30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