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能源格局中,原油作为全球经济的 “血液”,其供应稳定性和进口依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惠城环保,正凭借一项创新之举,悄然成为缓解我国原油进口压力、保障能源安全的新支柱,它的秘密武器就是 —— 废塑料循环利用。
先看一组惊人的数据,2023 年我国塑料产量高达 8000 万吨,然而回收量仅约 30%。大量未回收的塑料,要么被填埋,侵占土地还污染土壤;要么被焚烧,释放有害气体。但换个角度看,这些废塑料其实是一座 “隐形油田”。据测算,若将每年被焚烧或填埋的 4300 万吨废塑料中的 50% 实现化学循环,就相当于开发了一个超 6000 万吨的油田 。如果对现有 10 亿吨存量塑料垃圾进行回收利用,那简直就是开发一座超大规模的 “城市油田”。
惠城环保的全球首套 20 万吨 / 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在广东揭阳试产成功,意义重大。它采用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首创 “一步法” 工艺,无需复杂分选,就能把农膜、包装袋等低值混合废塑料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产品收率达 92% 以上 。这一技术突破,直接打破了传统废塑料处理技术的困境。要知道,传统物理回收对原料纯度要求极高,难以处理成分复杂的混合废塑料;传统化学回收技术又普遍能耗高、转化率低、产物附加值不足。
从能源安全角度来看,该项目作用巨大。若年处理 5000 万吨废塑料,可替代约 1 亿吨原油,这几乎占到我国年原油进口量的 20% 。这意味着,惠城环保通过废塑料循环利用,硬生生地从原油进口的大蛋糕里,切出了一块可观的份额,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想象一下,随着更多类似项目落地,我国在能源供应上,将不再那么容易被外部原油市场的波动所影响,能源安全的根基将越发稳固。
从产业链角度分析,该项目还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其产出的塑料裂解气、液化塑料裂解气和塑料裂解轻油等产品,能形成从 “废塑料→循环化工原料→循环高端材料” 的绿色化工产业链条 。不仅自身实现了废塑料的高值化利用,还为相关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整个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惠城环保在废塑料循环利用领域的探索,已然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关键力量。随着技术的推广和更多项目的落地,它有望在能源版图中占据愈发重要的位置,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免责声明+特别提醒: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研究心得和投资思考记录,不构成任何买卖建议。市场瞬息万变,个股走势受多重因素影响,大家务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独立判断,投资决策请自己做主。赚钱了不用谢我,亏了也别来骂我,毕竟真金白银的操作权在你手里。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