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WIND数据,当前全市场有341只QDII被动指数型基金,如果从业绩基准指数(第一名)来看,其实对标的是48只指数。
我8月6日晚整理了一下数据,因为在整理过程中指数的数据陆续更新,我是手动整理的,所以业绩数据截至时间是8月5日或8月6日,特此声明一下,下面简单展开一下数据。
一、近一年涨幅排名
这48只指数按照近一年涨幅由高到低排序如下。近一年恒生创新药、港股创新药、恒生生物科技、恒生医疗保健四只指数已经翻倍。
备注:年化回报数据,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5或2025/8/6,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但标普全球1200医疗保健行业、标普500等权重医疗保健行业近一年跌幅还比较惨,分别下跌9.83%和下跌8.36%。
近一年收益率为负的还有标普生物技术精选行业、富时沙特阿拉伯(里亚尔)(净总回报)、道琼斯美国石油开发与生产、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标普石油天然气上游股票全收益指数。
这类值得一提的是,表格最后一列所示“代表基金”,是EXCEL以跟踪指数(第一名)该列如有重复筛选时删除EXCEL系统自动保留的唯一一只,“系统自动保留的”,不是我刻意保留的,不代表个人推荐,后续如果我还更新这张表,我可以“刻意”找一些管理费率较低的“代表基金”来替换它们。
二、近十年以来的涨幅排名
48只指数按照近十年年化回报由高到低排序如下,大于9.00%的指数名称都被我标了红色。
备注:年化回报数据,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5或2025/8/6,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近十年年化回报22.56%排名第一,其次标普500信息技术近十年年化回报21.84%排名第二,这是榜单上唯二两只近十年年化回报超20%的QDII指数。
近十年年化回报较高的还有:纳斯达克100(17.36%)、中美互联网人民币中间价(15.75%)、标普500总回报(13.53%)、MSCI美国50指数(13.31%)、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全收益指数(12.30%)、道琼斯工业总回报指数(12.03%)、标普可选消费品精选行业全收益指数(11.98%)、中韩半导体(11.43%)、日经225总回报(10.95%)、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R(9.16%)……
三、基日以来的涨幅排名
48只指数按照基日以来年化回报由高到低排序如下,前15名的序号被我以红字及黄底做了标识。
备注:年化回报数据,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5或2025/8/6,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榜单底部的三只指数,WIND没有显示具体数据,以“0.00%”代替了,这里说明一下,它们真实数据肯定不是“0.00%”。
四、写在最后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多关注近十年年化回报较高、基日以来年化回报也较高的QDII指数(不是让你们现在下手哈,它们可能近期正处于高位)。
本文写于2025年8月6日晚间,下班后回来陪孩子去公园溜达了一圈,时间有限,就不展示最新估值了。
想看估值数据的读者,可以看上周末的文章:《近十年年化回报23.78%,涨幅超纳斯达克,能猜出是哪只指数吗?》,文章中有很多QDII指数的估值情况: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1,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PS.“市赚率”是雪球球友丁宁发明的,以PR=PE/(100*ROE)来计算,该数据大于1和小于1分别代表高估和低估。需要提醒的是,市赚率仅仅是其中之一的指标,能否投资还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不要仅以市赚率做出决策。
感觉投资这件事太难了,所有数据都代表历史,指数背后的企业经营状况是在不断变化的,投资还是需要看未来。就先简单更新这么多,本文很多数据是手动整理,恐有疏漏,但应该差别不大,基本不影响决断。
有什么想交流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文是自己的梳理笔记,所有内容均是个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大家更关注客观数据。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与思考记录,基于公开信息及主观分析,旨在分享交流,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的行业趋势、公司案例或数据结论,均可能存在信息滞后、认知偏差或未预见的变动因素,读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独立判断。本人不对任何因参考本文内容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投资结果负责,亦不承担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请务必理解:投资决策是个人行为,盈亏自负。@今日话题@雪球创作者中心@球友福利@雪球基金#寻找热爱基金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