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炒股是反人性的?

用户头像
常青剑
 · 陕西  

为什么炒股是反人性的? 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大牛股,总有散户捶胸顿足说自己当年买过,最终确拿不住?为什么持仓中国船舶中国铝业的很多人心态崩了?而这两只股票,都是我看来具有较强确定性的股票。

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

1952年,法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阿莱斯作了一个著名实验,设计对100人测试的赌局:

赌局A:100%的机会得到100万元。

赌局B: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89%的机会得到100万元,1%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A而不是B。即赌局A的期望值(100万元)虽然小于赌局B的期望值(139万元),但是A的效用值大于B的效用值。

然后阿莱使用新赌局对这些人继续进行测试,

赌局C:11%的机会得到100万元,89%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赌局D: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90%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D而非C。即赌局C的期望值(11万元)小于赌局D的期望值(50万元),而且C的效用值也小于D的效用值。

阿莱悖论指投资者会更重视确定性的小利,而忽视不确定性的大利。

但理智的投资者,绝不能被任意的理论牵着鼻子走。很显然,大多数人都有过困惑,世界上出名的理论著作是如此繁多,但为什么理论之间总是相反的,矛盾的?

对于阿莱悖论,有两点需要思考:1.阿莱悖论是不是对的?2.如果阿莱悖论部分错误,那投资中什么是重要的?是确定性的小利,还是不确定性的大利?我持仓的$中国船舶(SH600150)$ ,是属于确定性的小利,还是不确定性的大利?各位持仓股票,到底是确定性的小利,还是不确定性的大利?

正如我主页置顶所言,我认为A股目前并不是完全的有效市场,世界上所有市场都不是完全的有效市场。

有效市场理论是目前很多学院派的经济学家奉为圭臬的理论。但是这一理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为该理论假设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假设市场上所有消息都是公开透明,并且能及时传到所有理性投资者那。然而,市场上大部分交易者都不够理性,市场所有消息也不是公开透明,并且一个消息在不同投资者心中重要性排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市场不能及时有效的反应资产真正的价格。

A股在我看来是弱有效市场,一个股票从极度被低估到极度被高估,就像钟摆大幅度摆动。这反而给了投资者做大收益的机会,例如我认为被低估的中国船舶,与@买股票的老木匠 持有的$中国铝业(SH601600)$

当然,我很看好中国铝业,我也经常阅读@买股票的老木匠 的感想,如果老木匠能看到我写的这篇文章,我也希望能听取点前辈的意见。

因此,我对上述阿莱悖论两点问题的回答是,这个市场上不仅存在确定性的小利与不确定性的大利。也同时存在“确定性的大利”与“不确定性的小利”。投资需要规避“不确定性的小利”,尽量不参与“不确定性的大利”,重仓“确定性的小利”与“确定性的大利”。

最近很多船友跳船,我看持仓中国铝业的人也是抑制不住内心的躁动。这都是投资中的需要修炼的心态,人生本也是一场修炼。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中船利润预期不变,船周期不变,是你的心受到了外界的干扰。铝的需求增长没变,铝产能增长受限没变,是大家对于股价的波动过于敏感。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里,洋洋洒洒一本书,教的也不是各种技术分析手段,而是看准的时候敢下重注,买了以后最好一直持有,直到原本持有股票的逻辑被颠覆,而不是分析来分析去,问来问去,被股票的波动折磨到“道心破碎”。

@今日话题 $中国船舶(SH600150)$ @czm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