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熬股到天明
 · 浙江  

$罗博特科(SZ300757)$ 根据现有公开信息,泰瑞达(Teradyne, NASDAQ:TER)与罗博特科(SZ:300757)子公司 ficonTEC 的合作模式本质上是 技术互补型联合研发,而非直接的设备采购关系。以下是关键事实分析:
🔧 一、合作性质:技术整合而非单向采购
1. 联合开发设备泰瑞达与ficonTEC(罗博特科子公司)共同推出 全球首款300mm双面光电晶圆测试系统,该设备整合了双方技术:
- 泰瑞达:提供电芯片测试模块(UltraFLEXplus测试机)及编程环境(IG-XL)。
- ficonTEC:负责光学对准、探测技术和晶圆处理系统,并主导设备集成。
- 品牌归属:设备以ficonTEC品牌对外销售,泰瑞达作为技术合作方参与分成。
2. 合作动机泰瑞达因错失英伟达GPU测试订单,市场份额被爱德万(Advantest)反超,急需通过硅光测试赛道夺回市场地位。而ficonTEC在光芯片测试领域的技术垄断性(如纳米级光场耦合精度)是其不可替代的合作基础。
⚙️ 二、泰瑞达的角色:技术输出方而非采购方
1. 技术输出为主泰瑞达在合作中主要贡献其成熟的电测试IP和硬件平台,而非采购罗博特科的设备。例如:
- 泰瑞达的UltraFLEXplus测试机被集成到ficonTEC的测试单元中。
- ficonTEC需依赖泰瑞达的接口协议与现有半导体测试车间(如晶圆厂)兼容。
2. 商业回报模式泰瑞达通过技术授权+分成获利,而非支付设备采购费用。设备销售后双方按协议分配收入(具体比例未公开)。
🌐 三、产业链分工与竞争格局
1. ficonTEC的不可替代性
- 下游客户(如英伟达、台积电)曾要求泰瑞达开发光电共平台测试设备,但泰瑞达独立研发2年未成功,最终转向与ficonTEC合作。
- 爱德万同样因缺乏光测试能力,被迫与ficonTEC合作,形成“竞合关系”。
2. 泰瑞达的业绩驱动2025Q2泰瑞达营收超预期,主要受益于AI芯片测试需求(如HBM、CoWoS封装测试),而非设备采购支出。其增长逻辑仍依赖自身半导体测试设备业务。
💎 结论
泰瑞达并未采购罗博特科的设备,而是通过技术合作实现能力互补:
✅ 泰瑞达输出电测试技术,整合到ficonTEC主导的光电测试设备中;
✅ 商业关系为联合研发+分成,非单向采购;
✅ 核心目的:泰瑞达借硅光测试突破挽回市场份额,ficonTEC借泰瑞达的客户渠道扩大设备销售。
后续观察点:若泰瑞达未来直接采购ficonTEC设备(如为降低分成成本),或标志合作模式生变,但目前无此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