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间建议去看看原视频,过程中像小朋友过来拍照这种我这里就略去了。斜体是我的评论。
你看到 labubu 什么感觉?
我觉得现在是属于既嗨又焦虑了,因为确实是太火爆了,labubu现在有可能是国内出现的第一个全世界的超级 IP,现在它已经是全世界现象级的一个 IP 了。所以说我觉得太多人喜欢,但是又很多人可能现在还买不到。
//大部分对世界级的IP没有什么概念,认知还停留在抖音或者TikTok火了一阵的东西。看看那些世界级IP每年的收入吧。
对,你看这上面写的,样品及道具仅供陈列显示。哈哈哈。
对,但这个其实这个不是 labubu,这个是labubu,然后这个叫mokoko,它是一个精灵的一个天团。然后其实有很多人都说这个,大家做挑战,然后记他们的名字,labubu、zimomo、Tycoco。
现在走在路上会不会被人叫住你的名字。
没有,现在还是labubu比我更出名一些了。但是其实我们也是很开心,就是我们整个不管从小朋友看,包括网上有年长的,然后大家都对labubu是超级喜欢。
对,但此时此刻我们确确实实看到他没货啊。怎么办呢?怎么让大家这方面的焦虑解决。
我们这个加紧生产。不过我们最近其实供应链已经是比年初其实有了很大的一个一个增长,只不过现在相当是它,不仅它现在不仅是在国内,它主要是在全球各地其实一下子全部都是爆炸式的受欢迎,供应链是线性的增长,我们已经是尽很大努力了,但是它的整个的,它的这火爆程度,它是一个指数级的增长。
//热度是爆炸式的,供应链是线性增长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有些傻子张嘴就是中国有什么东西产不出来。。。。。
所以这些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小精灵们,此时此刻是不是泡泡玛特?最珍贵的 IP,或者说最火爆的 IP。
其实你看那个,我们有很多很棒的艺术家,你看labubu今年10岁,明年Molly 20岁,后年 Dimoo 也10岁。所以说其实他们很多 IP 都很长的时间,他们也有各自喜欢的人群。
这是你们当时设计的时候,要把所有的这个 IP 的形象沉浸在整个的乐园里面。
因为我们之前的理想还是希望能够以前说做中国的这个迪士尼,现在说我们要做世界的泡泡玛特,但是其实我们觉得还是想做一个空间,能够给到大家表达出来,我们想表达那种就是给大家来提供那种快乐陪伴,就这些,所以说我觉得我们就把这些 IP 的元素需要融入到这些园子当中。
你看那个是一个 demoo 的一艘船,然后这些这个叫 crybaby,对,这些有很多我们的一些知名 IP。
为什么当时做这个城堡?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有很多的皇冠的元素,是因为其实最早是截取 Molly,Molly 最早期她就带着一个皇冠,你知道为什么她用皇冠?是因为她的梦想,包括那个设计师的梦想,就希望守护大家的童心王国,就希望就大家像Molly一样永远保持童真。
听说好像那边有一个大首领的演出,现在在自媒体上非常的火,就大家每个人都在蹲守,说什么时候大首领出来。
其实整个labubu精灵家族今年都10岁了,然后但是只不过相当于大家,大家以前可能还分不太清楚谁是大首领,叫什么名字是labubu啊。大家也会通过乐园的一些演出,然后就会让这些 IP 就大家会更对它更。熟悉、了解一些,那等于这就是乐园跟 IP 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
有很多 IP 它想要传递出来的是一种情绪,就是那有可能这个情绪会通过很多,比如说这些在乐园跟你的互动有一种很好的情绪的这种载体,我觉得会对,这个 IP 会让它更鲜活起来。
Molly 是不是要在这有个演出吧?
对,我们其实是每到整点,然后像labubu都会这些基本会有演出。这是一个造梦的一个地方,大家压力也挺大的。然后我们在一个空间当中让大家短暂地去有个现实的逃离,或者进到一个童话的世界里边,然后像小朋友一样。
哇,好多泡泡呀?我到现在依然是看见泡泡,我就想抓,你呢?我觉得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园,我们把我们的那些情绪放在乐园里面,然后让它帮我们收藏起来。听说现在乐园也很难约票了。
//乐园的价值真的太大了,属于房间里的大象被人忽视。星星人因为在乐园的短视频一下子就火了很多。labubu因为乐园表演搞怪在小红书热度持续高涨。这些其实就是内容,是这个时代更受欢迎的内容。
对,现在暑假人会多一些。其实也比较遗憾,因为我们现在在做这个一期的改造,其实有一半是封了,然后可能他体验其实是减弱的,但是实际上大家的热情还是反而变得更多了,然后整个暑假要比去年暑假整个客流量要增加很多,但是我觉得明年等到我们这边改造完以后,应该乐园会是一个非常好的。
我挺感动的,就这个乐园里不仅仅有小孩诶,有很多啊,哈哈,白发少年,很多老年人会陪孩子来。
对,我觉得等我们这个1.5期做完以后,它会变得更丰富一些,明年暑假应该体验会非常非常好。我们的这个目标和梦想就还是希望能够做出来一个世界级的一个乐园。
//我去年因为乐园的扩张会更快一些。没想到王宁真是有耐心,这1.5期要明年才能完工。一个慢生意恰好碰到了一个有耐心的团队。
你会关注每一个细节吗?还是说你会安排专门其他的人去管理?还是你自己亲自去管理。
乐园我参加会是比较多的,但是我觉得其实现在泡泡玛特因为我们毕竟15年,整个团队还是很强的,这个也是我比较自豪的一点,就是我们不管是乐园的同事还是各个业务线同事,其实大家都在一起成长。
这个也是我们非常我很看好的一个 IP,叫星星人。
//上次业绩会管理层介绍星星人的时候说很看好,我没什么感觉,没想到今年一下子就变得这么火。泡泡玛特挖掘和打造IP的能力太强了,不到一年时间基本零成本造一个小金矿,去哪里找这么好的生意啊。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啊。希望你一肚子的气里是勇气、是力气、是义气,还有一点孩子气我们在那打个卡吧。
好,来给摄影师给我们拍张照片。
星星人,你为什么格外喜欢他?
其实我们很多 IP 其实它都有自己的一些设计一个理念,我觉得新艺人的设计理念挺好的,它就是一群在星星,在天上的一些星星人,他负责管理着大家的梦,然后每一天都有一些人许愿,然后这些人帮大家去夜里,帮大家去把这些一个一个梦想去实现,我觉得这是一个还挺治愈的感觉。
是的,就现在我们都需要被治愈哈。
我觉得大家对快乐对幸福的一个追,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类很本质的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是永恒不会变的,我们说快乐无界嘛。
所以说我们之前其实暑假的时候,有很多全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过来,变成了很多这个外国人来北京的必打卡的一个一个点,这是我们在乐园里面也看到会有一些外国人,他们走的时候也会买很多的泡泡玛特去当做中国的土特产。
这个是你们之前设计的,还是说这是一个意外之喜。
我们其实最近有这几年我们一直都说我们是叫 from the world to the world,就是我们本来这些设计师,我们就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然后包括我们作为一个 IP 的平台,其实跟全世界各地的 IP 进行合作。
是的,每个人都要在这打个卡,我每一次来到乐园我都看到这从来都没有断过人。
嗯,因为这里边集合了现在目前为止泡泡玛特的所有的经典的 IP形象。但是我们每年其实也都会有新的一些这些艺术家 IP 推,这是今年的主题,夏日的。
我们俩可以再打张卡。
我眼睛看着它挪不开,哈哈哈,这是什么时候会跟我们见面的labubu?
这个有可能10月份跟大家见面吧。
为什么把它设计成彩色的?
其实我也是第一次见。
你是第一次见,我也第一次见。
对,我们其实现在产品的开发还是非常完善的,就他们每个 IP 他们背后都有个经纪团队一样,和我觉得我们有一个还是非常体系化的,这个大家整个对 IP 的运营和产品开发的一个团队其实是非常保密的。
labubu已经10岁了,为什么在10岁的时候他突然之间爆红了?
我们最近还内部还在聊一个话题,说觉得很有意思,就是好像每一年大家总觉得我们是一家突然蹦出来了新的企业,好像每一年,比如说我们的这些,不管是labubu和Molly火,大家总认为是一个好像是突然就蹦出来了这样,一夜之间爆红的。
但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比如说labubu已经10岁了,然后 Molly 20岁,泡泡玛特今年已经15岁了啊。
其实这个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我觉得核心原因是因为可能我觉得我们一路过来还是一个相对慢的一家公司和相对克制的一家公司,所以说我们其实包括其实它的就是潮流玩具,它本来其实是一个小众的一个一个消费品,每一次其实这个不断扩圈过程当中,其实它原来它都积累了很多粉丝,labubu的出圈,然后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性,我们其实可以去孵化出来一个世界级的 IP,然后在世界范围之内都这么受欢迎。
其实我觉得这个还是非常非常有价值的。
开始拓圈的时候,那是不是已经变成了大众消费品了?
我们大概去年的一个会员大概是5,000万,今年可能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 那比如说我们的门店数,如果跟同样的消费品比的话,我们门店数是非常少的,我们门店数大概只有国内只有400家。
前两天比如说我去西双版纳旅游,我下了飞机,我就说,诶我还有时间去寻一下店,但是会发现,这么著名的城市我们没有店,绝大多数人大家是没有真正去买过我们的产品,就它还是需要一个过程,其实它还是是聚焦在一个相对小众的一个圈子,在不断地向大众那来去这个慢慢扩圈的这样一个过程啊。
//开店确实克制,大理也没有门店。。。。。
labubu火了,所以labubu被火烤着,你也被火烤着,是不是有一种被火烤着的感觉吗?
我们其实经历过很多次,其实5年前我觉得我们都经历过很多的质疑,就是你是不管是不是那个时候其实红的是 Molly,当然我觉得 Molly 现在依旧很红,明年 Molly 20周年,其实 Molly 的销售额都也还是在一直在涨的,但是那个时候大家会觉得,你是一个 IP 类的企业,你是不是过于依赖Molly?你是不是会有持续诞生爆款的能力?包括Molly本身,它是不是可持续?
其实大家都会有很多质疑,然后包括大家会质疑,你是不是依赖这个盲盒这种模式?就是大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质疑。
//有时候觉得挺搞笑的,Molly诞生20年了,从2017年在泡泡玛特出道也有8年了,泡泡玛特IPO的时候就被质疑Molly的持续性,但是从2017年销售额0.4个亿,到2024年销售额20个亿(增速105%),这个最老的IP至今还没有呈现出疲态。我就想问那些质疑的人,你们买的是什么生意,在过去8年里有没有Molly这么有持续性?
在泡泡玛特的门店里面看见人排队,你是高兴还是焦虑?
其实每次开会更多的是让大家讨论如何才能让大家不排队,你买完东西以后,你还需要排很长队去结账,体验也是不好的。
其实我们在用很多种办法来解决其实大家购物体验的问题,优化更多的这些购买形式,然后或者说去开更大的门店。
我记得之前我们不管在英国、法国,包括前段时间,如果我们发现线下它是稍微有些混乱,比如说那个销售方式是一个体验很不好的,我们是暂停了。
就是我们直到我们认为可以用一个更好的方式去卖给真正的用户,或者真正用户去买到它嗯。
但是如果我们的这个文化平台里的这些 IP 是没有故事,只有形象的 IP,它的长久化会不会在未来打一个问号?
我觉得其实大家不应该有一个思维定势,就比如说好像就是讲一个故事的那样子的 IP,它才可以成为 IP。
那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可能对于这个文化 IP,我们最容易对标的就是迪士尼公司。
但是比如说我可以问你两个问题,如果你现在给小朋友,我说你可以给他讲一个米老鼠的故事吗?你能讲得出来吗?或者说你讲一个小黄人的故事。
真是讲不出来。
你会发现你讲不出来,就是其实你自己都放大了那个故事的重要性,当然它其实也很重,因为它有可能通过一个故事让你认识了这个角色,可能他的某个情绪,或者说他某个点,他打动了你,你就爱上了这个角色。我觉得其实这是故事的一个重要性。
其实你会发现当内容爆炸的时候,当信息变得更丰富和大家的时间变得更碎片化以后,其实诞生 IP 的方式也会非常的不一样。
//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那些嚷嚷着要有故事的人,其实一个IP故事也讲不出来,所以王兴说的好啊,人为了避免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特别直接的问题就是当我们在说labubu的时候,一定会有人问labubu接下来他会不会有属于他的电影,属于他的电视剧,属于他的动画,属于他的人生故事继续写下去?会有吗?
那我们现在也在去讨论,包括现在全世界这个这些著名的这些电影公司,包括好莱坞很多公司来找我们,说能不能一起来去一些来拍labubu的电影?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考虑的一个方向。
好莱坞找你,你也只是在列入考虑范围之内吗。
我们在考虑这个事情,但是好莱坞也有很多公司,那我们到底是自己做还是跟好莱坞合作,还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去做,或者说他要不要做?
比如说当年Molly我们就想了很长时间,他要不要做内容,因为我们有时候他做内容的时候其实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困难,就比如他做内容,我们在想那它说话它会是一个什么声音呢?
比如说它张嘴,Molly是一个很倔强的一张脸,那如果它开口说话了,那它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表情呢?
其实你会发现当你要把它变成一个非常鲜活的,然后或者说给他注入更多复杂的内容,其实还是会非常不一样的挑战。
所以其实我们对于文化 IP 到底怎么深化,大家现在都还在困惑当中,我们不知道这样一个潮玩文化的 IP,如果想持续带有长期主义经营下去,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它才能存活。
我觉得它的内容不一定只是大家想象中的电影的内容,就好比就比如大家看到梵高的一幅画,它只是一幅画,难道它就没有内容?
它是叫做艺术家玩具,其实它你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绘画和雕塑的作品,比如说这个Molly就是我们和敦煌合作,它的壁画和它的作品本身它是有内容。
就比如说像labubu,我觉得乐园就是对它来讲话是一个非常好的这样一个内容本身,比如说我和labubu之间互动的一个内容,那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内容,也许只是简单打招呼,也许是一次拥抱,也许是一次互动,那他就会,他都会感动你,他都会去让你去喜欢,就像一个一个小故事一样。
//我有一段时间其实很担心泡泡玛特做内容。我之前看三丽鸥的书里也写到,三丽鸥其实是很懂没有故事的IP带来的魔力的。没有故事才能接纳所有人的故事,当没有故事的时候,用户会投射自己的故事,你就是我,一旦有了故事,会有一种疏远感,你是你我是我。你看三丽鸥现在根本不会去搞这些东西了,只是闷头赚钱。我觉得做故事这件事确实要慎重再慎重。
嗯,所以其实大家一定会问那个问题,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泡泡玛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拉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Molly,那是不是他会一直红下去,或者大家会一直喜欢他?还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把他就放在抽屉里,他就变成了记忆而已。
我觉得大家忽略了一个价值,就是什么价值?就是全世界人,然后我刚从欧洲回来,然后你不管国内还是全世界,就是从小朋友,然后到银发的老人都指着这个形象说,这个是labubu,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价值啊。
我觉得我们内部就是好比说,我说大家一下发现了一个金矿,然后这会人声鼎沸在讨论它。
哇,我们发现一个金矿,哪怕比如说这会,比如说大家可能不再讨论它了,不意味这个金矿就没了,就可能对它的价值的挖掘才刚刚开始,你想就跟我们现在生活当中,今年你也没有讨论米老鼠很少,讨论皮卡丘,很少讨论 hello Kitty,但是它的价值是非常大的,不是说你不讨论它,好像它就没价值了。
这个 IP 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你,你看到他,你认识他,从小朋友开始你都认识他,这叫labubu,那他的价值的挖掘我觉得才刚刚开始,他的价值会伴随着这个小朋友的一生。
我觉得一个优秀的 IP 企业,就是你怎么来去这个去运营这个 IP 本身。
我们路还很长,今年才15年,我们自己一直的理念叫尊重时间、尊重经营,其实我觉得我们未来你想 IP 企业的特点就是属于你一旦可以培养出来一些优秀的 IP,它可能会有波动,但是我相信 IP 类的企业一定是很长寿的。你看 hello Kitty五六十年的历史了,然后迪士尼已经超过100年历史了,它有可能它的有波峰、有波谷,但是实际上其实因为 IP 的诞生,它的最有具有魅力的价值就是它可以穿越很多周期,我觉得我们还是整个团队也很年轻,所以说我们还是有足够的耐心,然后希望去做一个更长期的事情。
//王宁的这段回答很棒。很多人担心labubu的热度下降,其实还是不懂IP这门生意。如果你去看Google trends,会发现labubu的热度是超过哈利波特的,难道你会认为哈利波特的商业价值是比目前的labubu小?哈利波特全产业链年收入约10亿-15亿美元。你在生活中有多久没有和人聊起hello kitty、米老鼠了,难道这影响了他们的商业价值?每一个世界级的IP必然都火过,因为你要让全世界人都认识你,这是极其困难的,火了之后的商业价值挖掘是一件至少几十年的事。现在就担心labubu的商业持续性,就像在宇宙大爆炸开始就担心人类灭绝。
好像你们是从2018年开始迈出全球化的脚步。
整个全球的朝阳产业,它一定程度上诞生在20多年前的香港。就比如这些艺术家,就大家聊起来艺术,就比如说是画画的、做雕塑的,其实画大家可以理解,你会发现我可以通过版画,然后能够让大家更熟悉我。但是不管是做雕塑的,哪怕是作画的,你会发现其实它很难在这个是这个商业社会上当中放大它的价值,因为你像我们生活当中其实已经极少数人我要花很多钱买一个画,或者我买雕塑就更不可能了。
但是实际上那个是非常纯粹的艺术的表达,因为它只是艺术,它只是表达本身,但有很长一段时间就他们就发现,诶我的表达必须附加在一个一个有用的东西身上,哪怕是一个丝巾、一个 t 恤、一个盘子,就是我把我的设计和表达放在它身上,大家去做这个表达时候就诞生了这个行业,它的就是潮流玩具,它原来叫 art toy 艺术家玩具,他们就发现用玩具的材质,它既颜色很丰富,然后又线条很完美,它其实有点像既绘画和雕塑的一个结合。
那刚好香港当年和东莞和广州挨着,有很成熟的制造业,他可以帮他把这个表达出来,然后那这个产这个行业就诞生了,那只不过相当是我们其实是通过我们的方式去发现了这个产业,去把它真正地去做大。
那我们做大也是得益于比如说中国,我们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一个是中国成熟的制造业,一个是中国庞大的市场。
我们最近经常聊,我们是 from the world to the world,就是我们来自于世界,在走向世界。我们是只不过是用中国的制造业和市场,然后我们孵化全世界的艺术家,然后再走到全世界各地。
但我看到你在泡泡玛特海外的店选择的选址上面一定是有你的思考。
因为其实我自己是就喜欢两件事情,我一个是喜欢艺术,一个喜欢商业。其实我觉得这两件事情是一个很矛盾的,因为商业是追求普遍,它是一个理性的,那艺术又是追求独特和感性的。
其实我们一直想找一个一个平衡点就怎么去平衡,因为如果你只是太独特了,然后太艺术,你也很难让大家去看到。所以说我们选择很多地方,要么就是全世界最好的商业的地标,要么就是比如像卢浮宫,它其实是更贴近艺术,但是总体来讲的话,因为我们是用一个很笨的方式在做全球化,因为全世界你看到的所有店都是直营店,哪怕是很多欧洲的一些国家,它只有一家店,两家店也都是我们自己去,自己搭团队自己来。我们还是希望认真开好每一家店。
当我们看到迪士尼它的米老鼠,看到他的 Elsa 公主的时候,当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一些国外的 IP,它以更大的溢价生活在我们的空间里,中国的品牌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会是中国的形象、中国的品牌、中国的 IP 来让全世界买单?
因为首先我们这些艺术家都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然后我觉得我们希望搭建的是一个世界级的 IP 的一个影台,今年海外业务增长真的是比我们想象的还是要快,整体收入有可能超过国内。
我们在走出去的时候,在欧洲经常会有顾客问我们店员两个问题,他说第一你这个东西为什么卖这么贵啊?
然后第二你是不是一个日本品牌啊?然后我们的店员都非常骄傲地跟他说,第一,为什么卖这么贵?是因为我们是一个艺术品。就它是一个之前只是一个片段艺术的表达,它对整个设计它花了很长时间。然后第二就属于我们是一个中国品牌,然后大家还是属于非常的这个惊讶,但我们也很自豪。
你现在还是一个在创业的心态吗?
那最起码我们在海外,比如说很多国家我们都是一个创业的状态,因为我们,比如说我们需要当地搭团队,当地一家店开,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很多国家,比如说我们在墨西哥还没有店,我们可能明年现在就是有可能慢慢墨西哥,他们下个月我们整个团队有好多人要去巴西啊。
然后我们在荷兰只有一家店,在意大利马上要再开一家店,这也才两家店。
所以你享受这个创业过程吗?
就有很多挑战,但是也很有趣。然后你会发现诶,你可以跟不同的文化之间去进行交流,然后你有很多不同文化的同事,然后大家也会给你这个不同文化的东西,然后让整个公司也会变得更丰富,因为大家擅长的也不一样,就是那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一个越来越有趣的故事和一个旅程吧。
嗯,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应该是在12年,你们在满庭芳园的,一个。
是我们在一个民宅里面,两室一厅。对,然后这里边也有很多故事。
这个时候的你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哪个是你呀?
这个是我,在开会那个时候,两室一厅,然后我们这个有一个房间还住着四个人,然后有一个房间是办公室,客厅还摆了几张桌子。我们的仓库是厨房,你看我们其实就有很多跟着我们一起成长起来的。
比如那个时候我们一些同事他管那个仓库就是从一个厨房开始啊。比如说我们现在整个全球负责管仓储物流的,他原来是我北漂认识的一个同事,是一个卡车司机,当过两年的卡车司机,没有任何的这个物流经验,只是我们认为。诶他性格挺有耐心地说那你就加入团队,然后那你就管仓库吧,然后就从一个处方开始,现在全球你想这么复杂,从一个几平米的处方开始管全球这么这么超级复杂的物流和这个全球我们现在有很多大型的仓储,其实这是一个一个大家一起成长的一个故事啊。
我在看到网上很多人去转,你说你北漂的那段经历,在北漂的时候,嗯,那个时候你心里有明确的目标吗?
很多人会问我说,你有没有什么时候就属于痛哭流涕的时刻,觉得这个迈不出去的坎,觉得压力很大的一个时刻?
我说我其实我们,我觉得我还是挺享受这样一个过程,我觉得如这如果这就是你一个人生的剧本的话,你如果完全没有波澜,没有挫折,这个故事一点不好玩吗?
嗯,你会经常回忆那段时光。
我是属于非常喜欢记录的。就是我是非常觉得其实每一段时光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那我记得当年我们上市的时候,我还自己剪了一个我们创业十周年的一个片子。
那个片子是你自己剪?
对,是我。自己剪的,因为我觉得其他人剪了一遍以后,我觉得表达不出来我想表达的这个情感,所以说我自己剪的那个。
在十周年的那个片子里面,最后你选择以一首歌作为结尾,就是你在唱蜗牛(歌词: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嗯,对,我,我很喜欢周杰伦。
成长是一个很慢的一个过程,那当然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很多可能,不管是责任也好,或者说背负着梦想也好,然后那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他一定是需要一个很漫长的,就大家一天一天的努力的。
但是我们看到你的公司的成长会发现其实一开始你做的是一个零售娱乐化的一个集合店,就是。
我们从第一天开始为什么叫 pop Mart?
其实我们就是把大家喜欢的设计类的东西去做一个平台,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比较小,然后这个资源也有限,我去把我们认为像一个买手集合店一样,就是我们把认为我们觉得有设计感的,然后美好的东西去放在一起。
我们叫 pop Mart,就流行的超市,只不过相当于是我们慢慢发展过程当中,你有更多的店了,你对很多品类的认知更深刻了,你的团队也更成熟了。
然后你也有能力,有供应链的能力了,然后你才开始慢慢慢慢去开始做自己的产品,然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这个都是一个一个迭代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
这张照片发生的这个时间,还有发生那天,你的心情都刻在这个照片里吗?
这一天还记得很深刻,这个应该是2016年4月1号。这是 Molly 的设计师对,Molly 签约的那一刻。
对,但是我们也很幸运,就是属于因为当初我去到 Molly 设计师的这个工作室的时候,我就发现,哇,这么多很棒的设计,然后他也会很兴奋跟你讲这个我是哪一年做的?我卖了100个,那个卖了50个,这个卖了这个200个。
最多只有200个?
对。我说这么好的设计,我说这么好的作品,然后但是实际上它没有真正的这个商业化,所以说我觉得我们这个产业一定程度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社会价值,就是说我们重新让这些就是纯粹做艺术表达的这些艺术家获得全世界的尊重,然后我们给了他更大的舞台。
比如说那时候我们在讨论,他说我,我说我说我准备让 Molly 你只卖100个,但是我说我想要他一年卖100万个,他还在想我第一能不能卖100万个,第二就是卖100万个以后。那之前这个这些粉丝怎么办?我说你真正的粉丝是星辰大海啊。
我说我说这个全世界还有太多人不认识Molly,然后我说我们应该让他们也看到Molly。
其实这个是我们当年的一起的梦想,但是我相信现在我们已经每年不止100万个了,可能远远超出1,000万个一年了。
所以也会有一些人担心这些签约的设计师或者艺术家,当他们离开或者他们选择退出,嗯,会不会对泡泡玛特有很大的影响?
不会,因为我们现在合作的绝大多数的这些 IP 的版权都是归泡泡玛特。但是我们会保留跟艺术家的分成权,也就说其实我们更像是一个 IP 的平台,我们是一家非常尊重设计的一家企业,就是我们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个艺术家,这个值得尊敬,我们发自内心认为设计和美是很强大的一个力量,所以说我觉得这个是我们跟很多公司不一样,所以说我们从最开始签约每一位艺术家,我们就是发自内心的是尊重艺术家,我们尊重他的设计,然后我们一起去把怎么去看。把这些设计用一个更好的方式去表达,这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愿意跟我们合作?
嗯,那如果他们越来越成熟,他们的市场越来越大,会不会出现有竞争的企业和公司会来挖墙脚,或者能够尽快地复制和你们同样的路径来成功?
//我现在认为,国内出现第二个泡泡玛特(IP平台)的概率非常非常低。过去这么多年,全世界也没有出现第二家迪士尼,日本也只有一家hello kitty。迪士尼从影视孵化IP的能力是很稀缺的,hello kitty从人物形象造无故事IP的能力也很稀缺,他们都赚了几十年的钱了,但是没有第二家出现,难道是因为其他人不想赚钱或者看不见吗?泡泡玛特上市那年有5000多家潮玩企业,现在他们在哪?泡泡玛特全产业链的复制难度比那两家还要更大。更不要说一段时期有潜力的艺术家是有限的,泡泡玛特的先发优势是垄断性的。当我们说竞争的时候要讲事实,不能靠想象。
因为你看我们十多年了,我们其实是一个我 ToC 的企业,是一个开门做生意,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很强的一个壁垒,一个壁垒就是属于我们这么多年积累的这种关于经营和运营的团队的这些壁垒,然后这是硬性的壁垒,还有一个软性壁垒,因为这个行业是一个关于艺术的行业,关于文化产业的,所以说它既有软性的门槛,也有硬性的门槛,那当然也有时代的机遇,然后也有我们这么多年对它,对他这些认真的这些运营,他是一个很体系化的呃。我觉得这是构成了我们的一个个的壁垒。
所以经常你会说你的这个 IP 是有护城河的,你这个护城河其实挖得很深。
我一直说我们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平台,比如说我们首先是艺术家的平台,另外的话我们其实是全世界 IP 的平台,你会发现我们帮全世界的 IP 的公司一起合作推出产品,就比如说你看毛利。
它可以跟很多品牌合作,就是它本身也是一个很平台化的,我觉得其实这个是一个创新和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全球化 IP 的平台。
这个模式可复制吗?
我觉得我们还在往前去奔跑,因为我就,我觉得当然也有他的这么多年积累的下发的一个优势,包括我们其实现在已经积累了很多优秀的 IP 和艺术家,然后也有我们很,就是我,我还挺骄傲,我们有一个很强的团队,我觉得我们,其实这些都是我觉得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点。
竞争对手会是你考虑的问题吗?
我们不应该向下看,就是我们不担心跟我们做同样事情的人,但是我们作为一个年轻的企业,不管是 IP 类的企业,还是一个国际化的这个消费品牌,其实我们还是一个像小朋友一样的小企业。
然后我觉得我们跟很多国际化的品牌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们说我们要向上努力,向外看。
其实我们希望就是我们不是说现在看着谁要来跟我们竞争,而是我们比做一个这个挑战者,我们去去是不是可以去学习、去竞争,去挑战比我们做得更优秀的这些国际化的这些企业?
我觉得这个是我们最近思考更多。
在很长一段时间,泡泡玛特被人称为是一个盲盒零售企业。
这个也不是属于我们的专利,因为它在全世界已经各个国家很多品类,就大家都很喜欢的一种方式。
早些年的时候我们发现盲盒跟潮流玩具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结合。
那我们也看着这个盲盒这个词汇,从一个新鲜词汇到潮流词汇,到大家不理解它变成个负面词汇,你会发现为什么它从一个好像大家质疑的词汇变成一个中性词汇?
因为你会发现我记得当年我们 IPO 的时候,很多企业就会说,唉,这是一家这个盲盒成功的企业,但是慢慢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你会发现今年大家讨论我们讨论的是更多是拉布布啊,更多的是新兴人,然后大家当认知是我们是一家 IP 企业的时候,大家才会知道,诶,原来那个只是锦上添花的一个点,如果我们是一家盲盒类的公司的话,那我们就不需要做 IP 的,不需要做产品了。那它这个所有产品卖的都一样了。
能量化吗?比如说在ipo的初期,盲盒的业务所占的比例和今天盲盒业务比例。
其实现在硬线的这些盲盒类的已经在50%以下了,它本质上还是属于内容本身,你还是想要个labubu。然后盲盒只不过增加了一些趣味。
我买到的是个红色拉布还是个蓝色拉布,但是它实际上我还是想买个拉布布,它其实只是一个锦上添花,而不是属于那种好像我就要么拆出来一个袜子,要么拆出来一个手机,就这种巨大价值,差的就这个不是我们想做的东西。
但它有隐藏款。
其实还是给到大家一个一个特殊的惊喜
这个特殊的惊喜会困扰你吗?因为毕竟这个特殊的惊喜在有一定程度上会带来质疑,因为它变成了一个可以溢价的巨大的空间。
我觉得其实你看我们,我看最近大家都在报道我们怎么大战黄牛,本质上我们是不太在乎,也不希望就是它变成一个,好像是一个好很大二手市场交易的这样一个产品。
因为就是因为对于我们来讲,我们更关注的是一这个一级市场,就是或者说我们更关心这个产品是不是真正受大家欢迎,可能大家买不到,或者大家想要它。
但甚至会有人就会说那泡泡玛特开始使用饥饿营销。
他并不是说就跟大家想象的是你是不是在做饥饿营销,你看labubu,我们现在每个月要卖掉1,000万只labubu,然后我觉得我们已经在尽全力在优化我们的这个供应链了,labubu又是爆炸性地成为一个世界级的 IP。
那确实是属于需求大,过于我们整个供量的增长。
嗯,面对所有的网友在提问,我什么时候才能买到一个labubu的时候。
我们在努力,已经缝纫机踩冒烟了。
我们会由此扩大多少条生产线呢?
每个月都在增加产能,我们这个月我觉得比我们上个月其实产能翻一倍,下个月可能还会再很大的提升。
品控都能够做到一模一样的好吗?
所以说我们,其实我们并没有说是那种很夸张的,我们产能翻一倍,没有翻十倍。就是因为我们希望它品控是一个很严格的一个品控。
现在还在摸索吗?还是说我们会有专业的团队去把控整个市场。
至少比如说我们前段时间,其实我们甚至在用预售的方式,你看来去,我们至少不希望它是一个二手市场,是一个过度被炒作的市场,你会发现就很多人说我们大战黄牛,就是我们希望它不要有太高的溢价一样,就是哪怕等等,我们就是有预售的方式,哪怕就是大家8月底或者说个两个月以后才能拿到,但是我们希望我们真正的用户他可以正常地去买到。这个是我们在努力的一个过程。
当您开始做预售的时候,股价就下跌了,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的市值大概3,000多亿,那你每天涨两个点,然后就上升100亿,跌两个点就下跌100亿,那如果就标跌档的话,那他每天都有说你这个暴跌百亿,就是他的绝对数和相对数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的市值不管是大家认为当年很高,又降下来,现在又回上去,它是一个非常市场化,就大家其实是通过一个非常用市场来投票认可你的价值。
但会不会也会有另外的声音说,你看拉布现在这么火。它有可能就是一个泡沫。
有很多人对我们有各种质疑,然后这个你想想,如果我们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或者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那我们有太多,就十五年当中有太多我们可以去急功近利的事情了,就是我可以去做加盟,我可以去做批发,我可以开更多的店,然后我可以就比如说推出更多,哎,拉布的产品我们都没有,其实我们还是属于回到刚开始,我们回到我们的初心,认真做一件事情,做一个美好的企业,然后做一个长期的企业。
这个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所以说大家对我们那些质疑要割韭菜了,然后要你这个饥饿营销,你想如果我们是一个
如果说labubu就是一个泡沫,所有泡泡玛特的 IP 都只是一个泡沫来收割韭菜,你会怎么说?
什么叫割韭菜呢?如果我们想赚钱,那我们岂不是赶快卖点labubu?那不是赚钱更直接吗?那我们如果真的是属于想要去真的纯商业主义,或者说投机也好,或者说短期主义,那我就消耗它就行了,我们没有,其实作为一个长期的企业,我们肯定不希望去过度地消耗 IP。
你比如说像labubu很受欢迎,那我是不是可以去做各种各样labubu的产品呢?做labubu这个盘子、杯子、桌子、椅子,然后我就是各种各样的这些产品数量,然后到处都可以买到,我开更多的店,我去做更多的批发,让全世界每个人都有一款。我们也不希望,就是属于好像过度地去,好像就一锤子买卖去消耗掉它。
我们还是希望它是一个很长期过程,它已经十年了,就是我们觉得未来我们还希望它成为一个百年的 IP 核心,其实我们还是希望它健康,就是它是个健康的企业,是个健康的 IP,是个健康的labubu,它本身它的成长也是健康。
泡泡玛特的这家企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个品牌是个什么样的品牌?
品牌,我们希望成为一个全球有影响力的潮流文化娱乐公司啊。
所以说其实我们现在在做很多事情,我们希望我觉得这些年我们有两个核心的一个战略,一个是国际化,一个是以 IP 为核心的集团化啊。这两个事情是我们其实是一直做的。
当然我觉得现在大家看到阶段性,比如说我们国际化获得成功,但实际上我们认为国际化的路还很远,你比如说我们对 IP 的这个运营和积累,其实我跟我们跟迪士尼都很大的差距。
未来有可能会超越迪士尼吗?
当然我说我们原来是希望成为中国的迪士尼,我们说现在希望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就是我觉得我们肯定是不希望去,就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去走同样的路,我相信就比如说我们走一模一样的路,我们不会成为,也不可能超越他们,那别人走我们同样路,也不会超越我们一样,那我们也希望就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 IP 的一个平台,是不是有我们自己的路,然后用我们的方式去给这个世界带来不一样的这个东西?
回顾到你整个创业的历程里面,你是希望你心目当中什么样的价值观未来能够成为在商业化的路途中始终被讲述的故事?
因为其实我自己理解企业就三类,一类是像草一样的企业,一类是像花一样的企业,一类是像树一样企业。
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可能一下子长得很快,像草一样,但是到最后你发现它很快地就枯萎,因为它们它可能长得很快,但是不一定有那么大的一个价值。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可以像花一样,它可以获得阶段性的成功,但是你会发现它不持续。
就是那我们是希望他是不是可以去像树一样,做一家像树一样的企业?
但是树其实很难,你需要花很长时间地去向下生长。
其实我记得在 IPO 的时候,我们几年前我们在内部一直在讲,我说我们向下生长了很多年,然后我们做了很多扎根的事情,当有一天我发现开始向上生长的时候,其实向上生长的速度其实是超出我们的一个一个想象,做梦都没有想过,说我有一天可以把店开在全世界各地,开在法国卢浮宫旁边,然后我开在纽约,开在东京,是不是你可以去抓住这个机会,然后去真正意义上,然后我们一起继续努力,然后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品牌?
//泡泡玛特很可能成为一个百年企业,它IP的生意模式支持这一点,管理层的文化也支持这一点。国内能有这种能见度的企业寥寥无几。
泡泡玛特到底未来该怎么走?
内心我觉得还是有个使命感,我们其实也希望就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品牌,是不是可以真正意义上做出来一些更高附加值的消费品,然后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消费品牌?
那我们也希望就是这个平台以 IP 核为核心,孵化出来更多全世界优秀的艺术家,孵化出来更多的 IP,然后能够做出来更多,让大家去感受到这个美好的一个一个产品,去影响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