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球友在讨论洪田十日涨幅偏离100%会触发异动监管的风险,我自己也算了一下,结论是:除非大盘今天大跌3%,否则洪田就算涨停也不会触发监管。结果今天大盘大涨,洪田跌停。还是那个熟悉的洪田,好消息是未来几天都不用担心监管风险了。。。
盘后天风孙潇雅对今日大跌进行了点评,并认为是资金波动所致,龙虎榜出来后果然是前几天买入的游资在出货。资金分析我不擅长,我且从估值的角度分析分析洪田的投资价值:
8月12号,天风电新更新了洪田的估值到300亿,其组成结构如下(除括号内内容,其他均为原文摘录):
1、铜箔设备+集流体设备,50亿:公司在手铜箔+集流体订单有近20亿。公司的磁控溅射技术、蒸发镀膜技术均处于国内第一梯队。我们按公司单年确认15亿收入,20%净利率,3亿利润,15X+,对应约50亿。
(点评1:洪田的主营业务价值100亿。洪田的主营是电解铜箔设备,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复合铝箔一体机、复合铜箔一体机。目前贡献营收利润的主要还是电解铜箔设备,复合铝箔一体机和复合铜箔一体机由于还没交付,其价值量并没有体现在洪田的估值中。随着三季度复合铝箔一体机的交付和年底复合铜箔一体机的交付,产率和良率双双领先的一体机设备至少可以贡献50亿的市值,考虑到5月洪田最悲观的市值是50亿,因此我认为洪田的主营业务可以给到100亿。)
(点评2:洪田HVLP铜箔表面处理机价值50亿。受益于高端PCB行业需求复苏,业内人士认为PCB铜箔需要至少扩产20万吨,对应设备需求60亿,扩产将根据行业节奏将在1~3年内建设完毕,具体分析可见:洪田股份在HVLP铜箔的增量空间。考虑到存量的60万吨PCB铜箔产能也面临技术更新换代,洪田作为铜箔设备龙头,掌握hvlp1~4代技术,有望获得绝大部分改造订单。根据洪田股份的交流纪要,以30%市占率、30%净利率计算,对应利润增量约1.8亿/年的扩产+2亿/年的维修升级,给15PE,毛估估给50亿市值增量。考虑到铜冠铜箔、德福科技和隆扬电子的涨幅,这个估值增量很克制了。)
2、光学3家控股子公司,50亿:此前市场并未重视洪田的洪镭光学(微纳直写光刻设备)、洪星真空(超精密镀膜设备)和洪瑞微电子(智能检测设备)3家光学控股子公司,基于子公司成立的时间短,业务处于起步阶段。
实际上三家子公司均是洪田和国内一流团队合作,技术能力被低估。以洪镭光学为例,是与中科院上光所合作,核心团队由精密光学专家、半导体装备原厂技术骨干组成,解决了国产光刻设备在复杂图形加工中的稳定性问题,其掩模版直写光刻机的解析能力已接近国际同类设备水平,成本降低约30%~50%,实现国产替代。
后续洪镭光学将和上光所共同纳米级精度的直写GKJ(此前是微米级),引领国产设备在最高精度上的突破。
洪田通过控股3家光学子公司,实现 “光刻 - 镀膜 - 检测” 的半导体光学全链条布局。目前3家子公司均已获取头部客户订单。国内半导体光学设备总需求达500亿+,向上空间广。我们预计未来2-3年3家子公司收入有望达10亿级,按20%净利率对应2亿+利润,25X对应50亿。
(点评3:直写GKJ价值90亿。洪田的掩模版直写GKJ是与中科院上光所合作的研发的,具有国产最高的2.5um解析度,已经获客户订单。这一块估值很简单,同行业的芯碁微装市值179亿,考虑到洪田刚进入行业不足一年,产品技术指标已经挤进第一梯队,打个5折估值也有90亿。)
(点评4:泛半导体真空镀膜价值30亿。同样成立刚满一年的洪星真空,专注于泛半导体精密真空镀膜,今年已获得5000万订单,发展势头很猛。这块业务的行业标杆是汇成真空,如今市值160亿,这里打个2折,给30亿的成长空间)
3、至臻精密的GKJ业务,200亿:至臻精密光学产品: 1)高精度镜片:占收入30-40%(其中1/3用于半导体,2/3是航空航天/科研)。2)离子束/磁流变等粗抛、精抛、超精抛设备,纳米级精度,用于加工核心元件,占收入50%。3)镜头组装:占收入10~20%,25年开始拓展。
为何至臻在GKJ上游卡位重要? 镜头组装、镜片加工是GKJ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其中: 1)镜头组装:主要由GKJ整机企业完成光路设计、镜头组装,部分组装份额可委外。2)镜片加工:光源、曝光系统直接决定GKJ的分辨率。从i线、k线、DUV到EUV,分辨率的要求持续提高,镜片从光学透镜升级为反光镜,BOM成本呈非线性增长(<500w→5kw→1e)。
至臻卡位HW系下一代GKJ镜片,同时可承接部分SMEE外溢订单。至臻壁垒:1)从下一代GKJ镜片研发配套出发,逐步过渡到GKJ现有技术平台量产。2)纵向开拓:构建设备→镜片加工→镜头组装,对标茂来打造一体化平台。3)航空航天高精密光学能力基础强,与上光所合作,底蕴深厚。
至臻的中性市值目标:按GKJ镜头300亿空间,国产化率30%,至臻国内30%份额,30%净利率对应10亿利润,30X对应300亿中长期估值弹性,考虑设备销售、镜头组装100亿市值空间,对应至臻中长期估值400亿,50%持股比例对应200亿弹性(可结合市场风偏适当贴现)。洪田近期落地至臻8%+股权收购,向GKJ光学方向持续迈进。
(点评5:洪田近日宣布获得海外90纳米光刻机整机代理权(董秘特意强调了整机),正洽谈技术引进合作生产,目标市场是需要高稳定性的军工、航天。考虑到洪田和上光所的紧密合作关系,再联想到公司布局的离子束/磁流变抛光技术、超精密真空镀膜技术、精密光学器件生产制造平台的技术协同,这里的想象空间真的很大
(点评6:至臻拥有4米超大直径离子束抛光设备的制造能力,这个直径是全球领先。)
(点评7:至臻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离轴椭球镜已成功应用于 14nm 制程半导体设备,整体面型精度 RMS 优于 7nm,国产光学元件首次在半导体核心制程中实现性能反超,应用于国内的头部半导体设备公司的晶圆加工。)
(点评8:至臻的创始人施春燕博士,曾经是上市公司福光股份的核心技术人员,21年有大领导考察福光,施博士作为技术讲解员向大领导做了技术汇报。这个含金量无需多言。新闻链接:至臻光学创始人施春燕博士汇报超精密离子束抛光设备)
(总结:基于上述八个补充信息,我认为洪田的中长期成长空间至少在500亿,从5月至暗时刻算起,将拥有三年十倍的进阶之路)
天风对洪田的估值是从100亿提到200亿再到300亿的,后面会不会再次修正为500亿呢?我认为概率很大,洪田的在复合集流体、泛半导体和光刻机的业务今年才徐徐铺开,市场看到确定性后会提前炒作。
洪田4月25号因为信披被立案,同时立案的还有诺德股份。6月中旬诺德股份因为锂电箔的复苏开启了翻倍行情,3天后英联股份也因为复合铝箔+固态锂金属负极开启了连板,在这期间洪田并没有反应。
在我持有洪田的这段日子里,我也尝试向机构、私募朋友们推荐过洪田的投资机会,很可惜,这些大资金拒绝的理由都指向了立案调查尚未结案。
洪田首次涨停是8月6号,契机是5号洪田入股了至臻光学,成为了第三大股东。现在也很难说清洪田这一波涨的是什么,最直接的结论是通过至臻获得了光刻机概念。
在8月11号的龙虎榜总,罕见的出现了机构的大笔买入。完整跟踪洪田立案调查的球友和机构们,应该也从这次难得的工商变更中嗅到了些积极地信号吧:在今年监管趋严的情况下,立案的公司是不允许有收购并购的大动作的,甚至连会影响股价的大额合同也要申报审批后才能公示。8月5号能完成工商变更实属不易,是不是也说明立案的调查快到尾声了?按照历史数据,比较简单的案子最短能在6个月内结案,按照时间推算,那么大胆推测洪田解封的日子便是9月下旬~10月中旬。
那么,洪田的进阶之路进行到哪一步了?这个我确实还说不清,不过我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洪田结案的那一天,就是洪田向着十倍进阶之路出发的第一座里程碑。
$赤潮(ZH3355867)$ $洪田股份(SH603800)$ $索通发展(SH603612)$
——————————
参考材料:
1、【天风电新】洪田股份更新推荐:主业为何值百亿?-0815;
2、【天风电新】洪田股份更新推荐:如何理解至臻的价值?-0812;
3、【天风电新】洪田股份推荐:入股至臻光学,半导体光学布局重点突破 -0806;
4、【天风电新】洪田股份交流要点:HVLP铜箔设备、直写GKJ(LDI)-0714;
5、方正电新洪田股份近况更新-0709、天风电新HVLP铜箔专家交流-0710、天风电新洪田股份交流-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