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投资的领悟,也是逐渐加深的。以前老巴说投资的第一要义是不要亏钱。但是很多人上来,不是追求不亏钱,而是追求十倍高收益,或者跟别人比收益率。其实这两种心态都是要命的。追求高收益的心态,本身就像是给自己设了一个kpi,很容易就违背规律。跟别人比收益率,就很容易误入歧途。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投资是一个人的修行,回归到投资本身。想象一下自己财富自由了的状态,你财富自由了之后怎么投资,你就怎么投资。
近一两年的工作其实也是如此。虽然工作十年,疲态渐现,但是今年开始算是回归到工作本身上来了,开始学会享受工作的过程,对自己没有升职加薪的幻想,也就没有去讨好别人、内耗自己、与别人争斗的必要,一切回归到开心做事,如何解决工作中的一个个的麻烦上来。所以当别的部门、自己的下属陷入内卷、内耗时,自己反而能泰然处之。因为大家已经忘记了工作本身的意义,只剩下kpi主义和生存斗争了。
归结下,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稳定年化超过 5%,就已经比存银行强了,这个投资就是合格的;稳定年化超过 10%,说明自己投资上道了,有了可复制的方法论和心得了;稳定年化超过 20%,那就封神了,不追求,知道自己是个普通人。偶尔的年化超过 50%,那不是实力,那是运气,以及平日基本功的厚积薄发。
目前持仓的确实比较集中,精力原因:
$中炬高新(SH600872)$ 中炬高新,股价修复的时间可能时间比自己预期的要长。但是因为自己不对收益率设预期,且基本面已经走到右侧了,以及估值还在低位,没什么可担心的,唯一可担心的就是时间。既然想明白了自己没那么急迫,拿着收点微薄的股息,再静待估值反转,也不是不可以。既然也不存在跟别人比的问题,那么全是管理自己预期的问题了。多点耐心,就可以了。
另外就是,消费品的渠道管理,自己没怎么接触过,有机会还想去深入学习学习,这个是自己的盲区。不知道有没高人指点一下,有什么比较好的推荐的学习资料不。另一个一直想去做的事,就是去调研一下厨邦和海天的经销商。以前在前东家的时候做过田野调查,大概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嘉益股份(SZ301004)$ 嘉益最近走势确实不太好。公司本身并不太担心,本分、踏实、专注,ROE也很高,越南工厂也在放量,短期也没有什么在建工程,利润释放应该会加快,对单一大客户也没那么担心。唯一担心的就是终端消费市场会不会有拐点。这块坦白说还不算特别的洞悉市场。
$拼多多(PDD)$ 拼多多我是不担心的,98 美金拿到 130 美金,其实上次跌到 90 多美金时也买了一些,拿到 120 多又卖了,这回又买回来了。我喜欢拼多多的本分文化,这几年也是在身体力行本分文化,起码逐渐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也面过拼多多的员工,印象还是深刻的。这可能是少数不内耗的互联网大厂吧。买拼多多,真的最后就是买对拼多多企业文化的认可——本分,做什么都是往ROE最高的地方使力。
赛轮轮胎:给儿子买的,给他建了个账户,存在他妈妈名下。打算从他 3 岁一直买到 18 岁,每年买至少 1 万块钱。目前对轮胎这门生意还没那么了解,不敢买多。轮胎是个重资产生意,也是周期性生意,生意模式一般。看点就是龙头、中国汽车工业的出海加速,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分一杯羹。
其它的,还在观望研究中。近几个月变懒了,没有去研究新企业了。看看再了解点新公司吧,了解了解也行,保持一份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