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屹科技投资备忘录-不考虑

用户头像
点一
 · 广东  

朋友推荐的烟蒂股,花点时间看了看,确实看不懂。

看了看pb0.2,现金8亿(全靠股权融资了十几亿,亏得只剩了8亿),经营债务8亿左右,刚性负债1亿多,总体看资产质量还可以。

但是家装互联网这个生意可能是个伪命题,亏了很多年,历史累计亏损超过20亿,至今未盈利,每年亏一两亿,不裁员的话,过几年又亏没了。

以下是腾讯AI回答:

⚠️ 一、财务持续恶化,亏损扩大

连续亏损加剧

2024年预计归母净亏损1亿至1.4亿元(2023年亏损9690万元),主要因长期投资减值增加3000万–5000万元。

自2022年中报起已连续6个财报期亏损,盈利拐点未现。

收入全面下滑

2024年总营收10.56亿元(同比降11.07%),三大业务全线收缩: 室内设计及建筑(占比63.01%)收入降8.8%; SaaS及营销服务(占比31.61%)收入降20.2%。

盈利能力弱化

毛利率降至39.13%(2023年为41.74%);

净利率恶化至-12.53%,净资产收益率(ROE)跌至-13.24%

现金流压力

近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应收账款回收困难,流动比率(1.68)和速动比率(1.65)均下滑。

📉 二、商业模式困境:平台价值弱化

“流量贩子”模式失效

核心SaaS业务本质为向装修公司转售客户信息(每条线索卖多家),导致低价竞争、增项频繁、投诉激增。2021年因服务质量问题被列入“中国家居十大质量黑榜”。

商户流失加速

付费商户数从2020年2621家降至2021年2242家(-14.5%),反映平台吸引力下降,中小装企逐步抛弃第三方撮合模式。

流量成本与转化效率矛盾

2019年平台业务增速已从97.7%骤降至42.9%,每位推荐用户收入仅微增0.1%(此前增速16.7%)。线上获客成本攀升但转化效率停滞,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存疑。

🏗️ 三、行业与市场风险

房地产依赖度高

公司超60%收入来自室内设计与建筑业务,与新房交付量强相关。2024年房地产深度调整抑制装修需求,尤其二三线城市分化加剧。

竞争红海与巨头挤压

互联网家装赛道竞争者众多(如土巴兔、酷家乐、住小帮等),综合平台与垂直SaaS企业混战。传统家居卖场(如红星美凯龙)亦分流线下客源。

存量市场转型缓慢

公司虽提出转向“存量房再装修市场”,但创新业务(智能家居、特许经营等)收入占比仅5.38%,尚未形成规模贡献。

📉 四、流动性及估值风险

股价暴跌成“仙股”

2025年8月股价0.19港元,较2018年IPO价(6.8–9.0港元)跌超97%,市值仅2.13亿港元(巅峰时近60亿)。

低流动性陷阱

单日成交额不足6万港元,换手率仅0.03%,机构关注度低(仅1家机构覆盖),融资能力几近丧失。

🧩 五、管理与战略风险

家族化治理隐患

创始人邓华金之妻孙杰于2024年任执行董事,管理层家族化特征凸显,可能影响决策独立性。

战略摇摆与执行不力

多次战略转型(如2017年智能家居合作、2019年供应链布局)未能落地,2020年“火炬计划”扶持装企数字化转型亦未见成效。

💎 总结:风险评级与关注点

齐屹科技面临短期财务恶化、中期模式失效、长期转型乏力的三重压力,投资风险极高。若需博弈反转,需密切跟踪以下信号:
应收账款改善与现金流转正
SaaS业务模式重构(如严控商户质量、提升服务确定性)
存量市场业务收入占比突破
当前环境下,投资者宜保持谨慎,避免左侧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