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大宸小媛
 · 上海  

$同源康医药-B(02410)$

WCLC25 | 靠双倍剂量头对头胜出合适么

原创 虾滑

2025年09月15日 12:11 江苏 前段时间同源康已经发布了关于其EGFR小分子抑制剂艾多替尼头对头打败奥希替尼的新闻稿。此次WCLC有一个迷你口头汇报,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数据更加详尽。艾多替尼实为奥希替尼的氘代分子:“其通过氘代修饰,优化药代动力学特性,提高血脑屏障穿透率,减少毒性代谢物,以 160mg 每日一次剂量用于治疗。”这项头对头II期ESAONA研究研究针对的是携带EGFR敏感突变NSCLC脑转移患者,评估艾多替尼(160mg)对比标准治疗奥希替尼(80mg)一线治疗的疗效——这都二倍剂量了,不看结果预测也应该是疗效更佳、副作用更大吧?结果也确实。在主要指标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上,艾多替尼 vs 奥希替尼用不同标准评估的结果:RECIST标准评估,盲法独立影像评估(BICR):92.8% vs 76.1%,P=0.0006;研究者评估:91.0% vs 75.2%,P=0.002。RANO-BM评估标准、研究者评估:90.1% vs 74.3%,P=0.0023。全身客观缓解率(ORR)呈有利趋势(84.7% vs. 75.2%),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全身和总生存期(OS)尚未成熟。安全性方面,艾多替尼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5%,奥希替尼组为15.0%。——很合理,剂量加倍事件也加倍了。早在2019年,AZ就发表了奥希替尼BLOOM研究的结果,在41名EGFRm NSCLC脑转病人中用到了160mg的剂量,结论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可控的安全性。但似乎AZ的脚步也就到此为止了,后面也有多个回顾性研究支持在脑转的NSCLC患者中用到160mg剂量,但这并没有获得正式的label。最新版的NCCN指南中在脚注提及BLOOM研究,“Consider osimertinib (regardless of T790M status) for progressive CNS disease or lentomeningeal disease In the BLOOM study osimertinib was used at 160 mg once daily for patients with leptomeningeal disease.”所以ESAONA研究从设计到结果像是钻了个聪明的空子。鉴于4月已经向CDE递交了pre-NDA附条件批准申请,是否能转为正式的NDA deadline就看10月了。目前同源康已经在开展3期注册研究(CTR20221053),仍是160mg艾多替尼 pk 奥希替尼80mg,用于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终点为PFS。附:WCLC PPT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