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大宸小媛
 · 上海  

$中银香港(02388)$

首批牌照申请截止在即,香港稳定币怎样了?

产业研究院

2025年09月26日 16:58 北京进入2025年9月,香港稳定币市场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随着《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香港已成为全球首批为法币挂钩稳定币建立全面、清晰监管框架的主要司法管辖区之一。截至目前,市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监管框架已全面启动,首轮牌照申请进入冲刺阶段,但尚未有任何牌照正式发放;市场参与者热情高涨,传统金融巨头与科技企业争相布局,在金融管理局(HKMA)的“沙盒”机制中积极测试;市场应用场景聚焦于跨境支付,潜力巨大但实际采纳数据尚待积累;技术与安全成为监管合规的核心,推动了相关解决方案的创新。

业界普遍认为,香港的监管举措虽短期内提高了准入门槛,但长远看将为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领先虚拟资产中心的地位。01监管框架的正式落地与执行2025年9月,香港稳定币市场由监管主导。历经数年的公众咨询与立法过程,一个明确且严格的监管时代已然开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生效香港稳定币监管的里程碑事件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5月21日获立法会通过,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生效。该条例的生效,标志着任何在香港发行或向香港公众推广法币参考稳定币的活动都必须获得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许可。这一举措旨在将稳定币纳入主流金融监管体系,其核心原则是“同风险、同规则”,目标在于保护投资者、维护金融稳定,并为金融创新提供明确指引。

与条例配套,金管局于2025年7月29日发布了一系列关键的监管指引和说明文件,包括《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适用)》等,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具体的合规操作路径。牌照制度与申请状况根据金管局的安排,首轮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这使得整个9月份都笼罩在紧张的“备考”氛围中。

截至8月底,金管局已收到77宗申请意向显示出市场对获得合规身份的强烈渴望。然而,9月下旬,金管局明确表示尚未发出任何稳定币发行人牌照。

市场普遍预期,鉴于监管的审慎态度和高门槛,首批牌照的发放可能要等到2025年底或2026年初,并且初期数量将非常有限。金管局采取的是“持续受理、分批审批”的模式,以确保申请机构能充分满足所有监管要求。核心监管要求:储备金、资本与合规新的监管框架对稳定币发行人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旨在从根本上杜绝类似TerraUSD崩盘的风险。

关键要求包括:储备金管理: 发行人必须为其发行的稳定币维持100%的储备资产支持。这些储备必须是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如现金、短期政府债券等。储备资产必须与发行人的自有资产完全隔离,并由独立的持牌银行进行托管。同时,储备金情况需接受独立审计并定期向公众披露。资本要求: 发行人需满足最低2500万港元的初始实缴股本要求,以确保其具备抵御基本风险的能力。金管局可据未偿稳定币余额动态上调资本要求。禁止算法稳定币: 由于条例要求100%高流动性储备+随时按面值赎回,算法稳定币无法满足核心监管要件,等同于被事实禁止。赎回机制: 发行人必须确保用户能够以1:1的面值随时无条件地将稳定币赎回为挂钩的法币。

全面合规: 发行人必须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反洗钱(AML)和反恐怖主义融资(CFT)体系。02市场格局与主要参与者动态在严格的监管框架下,香港稳定币市场的参与者结构正在重塑,呈现出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兴科技力量并存、竞争与合作交织的局面。

牌照申请者概览:

银行、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牌照争夺战的参与者背景多元,主要可分为几大阵营:传统发钞行: 汇丰银行渣打银行(香港)和中国银行(香港)被市场视为最有可能首批获牌的机构。它们拥有丰富的法币储备管理经验、完善的合规体系和强大的信誉背书。

科技巨头与金融科技公司: 京东币链科技(JD-HKD)、蚂蚁集团以及由渣打银行、安拟集团(Animoca Brands)和香港电讯(HKT)组成的联合体,均是积极的申请者和沙盒参与者。它们在技术、应用场景和用户基础上具备独特优势。虚拟资产原生企业与初创公司: 圆币创新科技(HKDR)等专注于数字货币领域的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并已进入沙盒测试的后期阶段。

此外,还包括部分券商、支付机构等,它们希望通过稳定币业务拓展新的增长曲线。“沙盒”测试项目进展金管局的“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是新规落地前的重要试验场。2024年7月公布的沙盒参与名单,包括京东币链科技、圆币创新科技、渣打银行联合体等,代表了未来香港稳定币生态的雏形。这些项目在沙盒中测试了其技术方案、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能力,应用场景覆盖零售支付、跨境贸易结算和数字资产交易等。

进入2025年9月,这些项目已经积累了宝贵的运营经验,为其正式申请牌照提供了有力支持。全球稳定币巨头与本土项目的潜在竞合目前全球稳定币市场由Tether (USDT) 和 USD Coin (USDC) 主导,两者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香港的新规无疑对这些现有巨头构成了合规挑战。它们若想在香港合法运营,同样需要申请牌照并满足所有监管要求。这为香港本土或区域性的稳定币项目(如港元稳定币HKDG、HKDR)提供了独特的竞争窗口。

市场预期,未来香港市场将形成全球美元稳定币与本土港元、甚至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共存的多元化格局。03市场表现、采纳度与应用场景尽管合规稳定币尚未正式发行,但市场对其潜力的预期极高,尤其是在提升支付效率和赋能数字经济方面。市场规模与交易量分析从全球视角看,据Artemis研报,稳定币市场在2025年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9月,全球稳定币总流通量已达到2870亿美元。图源:Artemis民生证券研报引用VISA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2025年全球稳定币日均成交量高达1279.6亿美元,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活动。这些宏观数据为香港稳定币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参照系。跨境支付:核心应用场景的崛起在所有潜在应用中,跨境支付被视为香港稳定币最重要、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相较于传统依赖SWIFT的电汇系统,稳定币支付具有近乎实时、成本低廉、7×24小时可用等优势。安永在2025年9月发布的一份全球调研报告显示,已有13%的企业开始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验证了这一趋势。图源:安永 EY.com香港作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其庞大的跨境支付需求为稳定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土壤,尤其是在企业对企业(B2B)的贸易结算和供应链金融领域。用户增长与市场采纳趋势目前尚无针对香港市场的稳定币用户增长和采纳率的具体数据。然而,从全球范围看,持有稳定币的地址数量持续增长,据rwa.xyz数据,2024年已增长15%至9360万个。图源:rwa.xyz随着香港持牌稳定币的推出,预计将首先吸引机构用户和企业用户,因为合规性和安全性是它们采纳数字资产的首要考量。个人用户的广泛采纳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并依赖于零售支付场景的拓展。04技术架构与安全保障创新香港的监管框架不仅定义了业务规则,也对稳定币的技术实现和安全措施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创新。监管驱动下的技术合规要求新规的核心是“价值锚定监管”,要求稳定币的技术架构必须能够确保其价值的稳定。这推动了对储备金透明度和可验证性的技术需求。

例如,利用Chainlink的储备金证明(Proof of Reserve, PoR)等链上验证技术,可以为监管机构和公众提供近乎实时的、不可篡改的储备资产数据,极大地提升了透明度。安全硬件与风险防范机制为保障私钥和资产安全,监管要求发行人采用高级别的安全措施。这包括使用硬件安全模块(HSM)来管理加密密钥,防止单点故障和内部欺诈。此外,结合人工智能(AI)行为识别技术来监控异常操作,也成为提升物理和操作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整个技术栈的设计都围绕着吸取Terra等项目失败的教训,通过技术手段强制执行资产隔离、超额抵押和安全的赎回流程。

05行业看法与市场展望.

金融市场的分析师们正密切关注香港稳定币市场的一举一动,并对其长远发展给予了积极评价。对香港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的意义HashKey首席分析师丁肇飞指出,香港《稳定币条例》的实施,标志着稳定币技术正式迈入监管轨道,其清晰的框架和可信度将吸引大量企业申请牌照,推动相关技术从概念验证转向大规模商业部署。

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洪丕正也强调,稳定币是一场关乎支付基础设施和资产市场数字化的“长期战局”,而非短期炒作工具。分析师普遍认为,这一领先的监管举措将极大提升香港在全球虚拟资产领域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与机遇稳定币的出现无疑会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支付和汇款业务构成挑战。然而,它也为银行等机构提供了转型和开拓新业务的机遇。

银行可以直接参与稳定币的发行和托管,或围绕稳定币生态提供资产管理、清算结算等增值服务。有学者提出,美元储备型港币稳定币可在离岸市场提供额外流动性,但其对联系汇率的冲击/缓冲效应仍存争议。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尽管前景光明,香港稳定币市场仍面临挑战。首先,首批牌照发放后,市场竞争将异常激烈,如何构建独特的使用场景和用户生态是成功的关键。其次,需要与传统金融系统做好衔接,并解决用户教育和接受度问题。最后,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虽然备受期待,但其推出仍需取决于更广泛的监管立场和政策协调。未来,稳定币与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的结合,以及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等项目的对接,将是香港稳定币生态系统深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06结论

2025年9月的香港稳定币市场,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起点。严格而清晰的监管框架已经就位,市场参与者的热情空前高涨,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探索正在加速。虽然具体的市场数据和持牌机构名单尚待揭晓,但香港通过立法先行,已经成功地为稳定币的合规发展铺平了道路。未来,随着首批持牌机构的正式运营,香港稳定币预计将在跨境支付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会重塑本地金融生态,也将为全球数字资产监管和发展提供一个宝贵的“香港样本”。